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2024年@水稻种植中的关键养分管理策略:钾肥的追施时机和肥料选择

2024年@水稻种植中的关键养分管理策略:钾肥的追施时机和肥料选择

农信网 2024-06-12 15:58:57 综合内容 292

2024年@水稻种植中的关键养分管理策略:钾肥的追施时机和肥料选择

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稻农朋友们,每年为水稻追施肥料都是以氮,磷,钾为主,一般不会施用水稻生长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和一些菌类肥料。原因很简单,就是想减少生产成本。熟不知,水稻生长除大量元素外,一些中微量元素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提升,起到关键性作用。

那么水稻除氮磷钾外还需要哪些中微量元素呢?

氮磷钾我们都知道是水稻必需主要肥料,这其中还包括一些主要的中微量元素,如,被称为水稻的第四大元素,硅,和钙,镁,锌,硼等元素。这些中微量元素中,硅肥的需求量最大,虽然能够通过秸秆还田反补,但是依旧弥补不了水稻植株对硅元素的需求。以上这些中微量元素在水稻高产栽培中起到,举足轻重关键性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中微量元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如此重要,水稻要高产优质就必须解决土壤缺素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土壤缺素问题呢?

其实问题本身还在于我们对于氮磷钾施用这块,由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化农业,我们田间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而有机肥的施用量逐渐减少,甚至没有。这也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越来越缺乏,不仅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决土壤缺素的有效办法,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土壤属性,实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下是几种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

缺锌:碱性土壤易缺锌,碱性土壤PH值大于7,早春低温,磷肥施用量过高,导致诱发缺锌。

缺钙:酸性土壤易缺钙。土壤酸度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钾,镁元素补充过多过含量高易发生缺钙。

缺硅:硅肥的缺乏主要是因为,氮素水平过高,土壤中硅元素被利用的少。

缺镁:土壤缺镁,主要是降雨量多的稻作区域,且土壤含钾量高或施用石灰易引起缺镁。

缺硼:土壤缺硼,多以碱性土壤或施用石灰过量的酸性土壤。

根据以上总总来看,往往我们土壤中缺素情况发生均与氮磷钾失衡有一定关系,所以根据所在区域土壤属性及土壤元素含量高低进行科学均衡施肥弥补各种元素肥料的不足,来满足水稻生长对各种元素的需求。

何时追施钾肥效果更好

钾元素做为水稻生长发育的三大元素之一,在水稻生产上不可或缺的主要原素。

何时施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这需要我们了解水稻整个生育期对钾肥的需求。也就是要掌握其对钾元素的吸收规律。

水稻一生对钾元素吸收量较大,甚至高于氮元素,但是水稻对钾元素吸收较早,基本在水稻抽穗开花前就完成了钾元素的吸收。水稻幼苗期对钾元素需求量较低。植株内钾元素含量只要保证在0.5~1.5%之间就不会影响水稻的正常分蘖。钾元素吸收高峰时段,表现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此时植株茎叶中的钾含量应保持在2%以上,如果孕穗期茎叶含钾量不足1.2%会导致颖花数明显减少,使稻谷籽粒的结实率降低,影响水稻产量的提升。

一般钾肥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当中,分蘖期吸收钾肥元素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1%左右,长穗期吸收钾元素占全生育期总量的59%左右。

根据以上总总,我们应该根据水稻的需钾规律,结合田块土壤钾元素高低含量,以及所施肥料含钾量适当调整水稻生全年需钾量,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施用钾肥。往往在实际生产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钾元素不足,二是施用时间不准确。

如何调整钾元素不足?

水稻种植一般要求,氮,磷,钾施用比值:2:1:1.5,其中纯钾含量在90公斤左右,而现在大大多稻农都选择不同含量的复合肥料或掺混肥料,其中钾元素含量在10%~19%之间。按其标准使用量来计算,其中的钾元素明显不足。如果不适时适量补充,会导致水稻植株缺钾而引发抗旱,抗寒,抗倒伏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引发不同程度缺钾型症状及病害。所以我们要根据所施肥料的含钾量,来适当增加钾元素施用量。

何时施用效果更好更为突出呢?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施用复合肥料和掺混肥料时,都是以基肥方式,氮,磷,钾一次性施入田内。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很少补施钾元素。这也使得水稻生长前期需求量小且过剩,中其需钾量大且不足,后期虽需钾量降低,但也会因长穗期钾元素不足而导致缺钾现象发生。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水稻生育期的两个需钾高峰阶段,适时适量补施钾元素肥料。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分蘖盛期

水稻营养生长苗期阶段,盛蘖期是水稻吸收钾元素第一个高峰值时段,此时段需求钾元素营养多为基肥当中的钾肥供应。如果所施用肥料中钾元素含量低,仅在10%左右,这就使得吸收钾元素高峰时段略显不足,所以我们在施用分蘖肥料时应在氮肥中添加60%氯化钾30~50斤,或施用35%的氮,钾复合肥料,施用时间,根据水稻叶龄5.5叶期施用为宜。亦可结合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长穗期

水稻生长进入长穗期,也就标志着水稻营养生长期结束,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幼穗分化至出穗前这阶段。此时是水稻整个生育期需钾元素肥料最多时期,约占全生育期需钾元素总量的59%左右。所以此时期钾元素缺乏,是必会影响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输送,及茎叶光合产物的生产能力和运输。由此,钾元素是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的关键因素,那么适当提高钾元素供应,能够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运输。

实际生产中,大多数稻农施穗补加多以倒二叶露尖施用,60%氯化钾100斤左右。起到保花增粒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结实期养分,水分的运输能力。

在实际生中发现,钾元素施用时期一般相对较晚,施用后肥效反应却没有在需肥高峰阶段,这显然是失去补施钾元素的实际生产意义。

以上浅析,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一同探讨交流。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4 评论

  • 橙色心情

    橙色心情

    @伤感人生作为农民,了解这些关键养分管理策略对提高水稻产量真的太重要啦,感谢专家们的辛勤劳动。

    2024-06-12 16:52

  • 伤感人生

    伤感人生

    水稻种植领域的专家们一定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才得出了这样的关键养分管理策略。

    2024-06-12 16:38

  • 静语华年

    静语华年

    钾肥的追施时机和肥料选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方面的研究真是及时。

    2024-06-12 16:25

  • 羊习习

    羊习习

    2024年的水稻种植技术真是越来越先进了,关键养分管理策略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2024-06-12 16:1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