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大寒见三白 农民衣食足 是哪三白?常见的农业俗语不可不知

大寒见三白 农民衣食足 是哪三白?常见的农业俗语不可不知

农信网 2024-03-14 18:28:14 综合内容 292

大寒见三白 农民衣食足 是哪三白?常见的农业俗语不可不知

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是指在农历大寒节气,人们开始能够看到鹅毛白,菊花白和地白。此时正值冬季寒冷,而三白的出现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这一传统习俗被用来提醒农民及人们关注天气变化,为春耕做准备。 农民衣食足的背后是勤劳智慧的农民在过去的岁月里积累的经验,是对农业生产的理解和总结。农业俗语中的三白是指鹅毛白、菊花白和地白,它们是观察自然变化的重要标志。这些常见的农业俗语对农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反映了中国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对这些俗语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的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前,封建社会刚刚形成的时候,中国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古话常说,“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治理好一个国家还是供养一个小家,粮食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由于古代的科技水平有限,所以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望天吃饭”,如果想要获得一个丰收年,那就需要能够较好的把握住天气变化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步就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歌,如今也录入了小学课本,广为流传。今天首先要讲的便是其中的“大寒”,有一句老话说“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你们知道是哪三白吗?

(一)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

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背过“瑞雪兆丰年”,为什么只有冬天下雪了,来年才会是丰收年呢?根据一些经验老道的农民所说,大学就像是农作物身上盖的一层被子,既能保护这些农作物,还能将农作物上面的害虫子全部冻死,这样一来,等到明年开春了,这些农作物就能够茁壮的成长。

同理所得,在冬天最常见的白雪、白雾、白霜,这三样白色的东西,可以帮助农作物健康的度过一个冬天,也能帮助农民们来年获得大丰收。粮食丰收了,农民的衣食自然也就足够了。

(二)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年之中,大寒天应该是最为寒冷的一天。但是由于人们生产活动,大自然受到了破坏,还有调节气候的臭氧层也难逃此劫,根据科学家们的调查表明,近些年来,平流层臭氧层减少呈不均匀减少趋势,不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损害,而且导致了全球变暖。

根据农业生产的经验,如果大寒天没有下雪,反而下雨的话,那么来年正月二月和三月都会有较多的雨水,那些潜伏了一个冬天的种苗原本需要充足阳光来发芽成长,但却因为雨水过多,导致根部的腐烂,自然活不成又或是低产,这些对于农民来说,都是让人感到忧愁的事情。

(三)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一些文艺青年在描述,时间流逝的时候常爱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由此可见,时节的变化常常伴随着花木的变化。春天的桃花灼灼,夏天的荷叶盏盏,秋天的枫叶飒飒,冬天的梅花朵朵,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花木盛开,秋冬之季则是花木零落,这些自然现象都表明了“花木管时令”。

在以前没有具体的计时方式,农民们都是根据自己对于气候的感受,来决定何时播种何时收割,但是因为天气的变化不定,人的感受很有可能不准确,但是鸟兽对于气候的变化却是很敏感的,所以有的时候人们就会根据鸟兽的活动来判断具体的“农时”。

以上便是关于农业的俗语,你们的家乡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俗语呢?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5 评论

  • 得心人 ▲lest-

    得心人 ▲lest-

    了解这些俗语,真的有助于增进对农业的了解和尊重。

    2024-03-14 19:05

  • 7

    7

    农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很有意思。

    2024-03-14 18:58

  • 我恨阳光

    我恨阳光

    三白是指哪三种作物呢?想知道更多农业常识。

    2024-03-14 18:50

  • 兰色的风♡

    兰色的风♡

    @沧海之上 农民衣食足,这句谚语包含了丰收的喜悦。

    2024-03-14 18:43

  • 沧海之上

    沧海之上

    大寒见三白,农业知识还是很深奥的呢。

    2024-03-14 18:3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