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养牛村为何没了牛粪味

养牛村为何没了牛粪味

农信网 2024-03-09 21:49:30 综合内容 463

养牛村为何没了牛粪味

养牛村昔日以肥美的草原、满店的牛群和浓厚的牛粪味而闻名,然而如今却已不再弥漫着牛粪的刺鼻味道。一些村民表示,养牛规模已经大幅减小,甚至有些家庭已不再养牛。他们认为这是因为村庄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产业。与此同时,环保政策的推行也让村民更加注重生活环境的卫生和整洁。虽然牛粪味已经消失,但一些老村民仍然怀念过去那种典型的农村气息。他们希望能够保留一些特色的牛群,不仅仅是出于经济考量,更是为了传承古老的农耕文化。

进入雨季后,即便三伏天,六盘山脚下的气温有时也会降至10摄氏度左右。和往年一样,65岁的邓得录如今要生炉子“御寒”,但不同的是,今年屋里已闻不到那股柴火混着牛粪的“烟熏味”了。

“这个炉子升级了,不烧牛粪,烧的是‘洁净煤’,屋里更暖和了,也没味儿了。”邓得录说。

邓得录家住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何堡村,这里地处六盘山脚下,年平均气温不到6摄氏度,且湿度较大,每年常规采暖季超过5个月。对于邓得录等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他们的采暖季更长。

在像何堡村这样的北方农村,用牛粪、废柴等生火做饭、取暖并不稀奇。邓得录养了12头牛,虽然烧牛粪能节省些煤,但牛粪味却让他发愁。“牛粪多了,做肥料用不完,但一烧就总带股臭味儿,每次进城我都得换身衣服。”他说。

肉牛养殖是泾源县的一大主导产业,目前全县年肉牛饲养量保持在16万头左右,7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靠养牛脱贫致富,但牛粪也让不少村民“头疼”。

何堡村副支书赵陆军告诉记者,何堡村户均肉牛存栏在5头左右,堆积如山的牛粪是个大麻烦。“村组道路、房前屋后一度晒的都是牛粪,没下脚的地方。特别是夏天,村里臭烘烘的,苍蝇蚊子多得很。”他说。

为解决包括牛粪在内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让农民也能享受低成本的清洁取暖、清洁炊事、清洁如厕,从去年10月起,泾源县开始在何堡村试点低碳环保、高效安全的清洁煤炉、水暖炕、电焰灶、生物牛床等新设备。

“牛粪、柴火烧炕有异味,还忽冷忽热,经常不小心把褥子烧出洞来。”邓得录说,“我去年冬天用水暖炕,只用了三瓶矿泉水,花了100多块钱的电费,还能调温度,热得也均匀,干净、方便又实惠。”

借助清洁能源设备,村民基本告别了烧炕、做饭时的烟熏火燎。牛粪等废弃物也没有浪费,而是摇身一变成为环保燃料——“洁净煤”。

据何堡村清洁能源试点项目技术负责人马迅介绍,以牛粪、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生产出的新型清洁燃料燃烧更充分,且低硫低碳,添加到洁净煤炉具后,炉子可根据温度自动添料。

“我们测算过,农户一个取暖季烧‘洁净煤’,用量要比烧散煤少一半。”马迅说,村里的“洁净煤”生产车间很快就要投产了,预计半个月就能解决掉村里一年的鲜牛粪。“洁净煤”一吨卖1200元,这样一来,牛粪不但没味了,还增值了。

泾源县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常志福说,泾源县是肉牛养殖和苗木生产大县,牛粪和农林废弃物资源丰富,新型洁净煤炉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很受农民欢迎,今年全县准备推广4000套。

“不仅要让农民脱贫,还要把农村变得更加生态宜居,让农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常志福说。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4 评论

  • 旺仔广广

    旺仔广广

    可能是养牛村周边发展了,新的建筑物或设施遮挡了牛粪的气味。

    2024-03-09 22:27

  • 雪,又下了

    雪,又下了

    或许养牛村转型了,不再只以养牛为主,减少了牛群规模。

    2024-03-09 22:17

  • □□□□√小宝

    □□□□√小宝

    @张威可能是养牛村的环境治理做得很好,减少了异味的传播。

    2024-03-09 22:08

  • 张威

    张威

    很可能是因为现代养牛技术的改变,牛粪处理得更加科学环保了吧。

    2024-03-09 21:58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