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龙田镇李洞村走出一条旅游+农业+宜居乡村振兴路

龙田镇李洞村走出一条旅游+农业+宜居乡村振兴路

农信网 2024-03-06 13:03:36 综合内容 664

龙田镇李洞村走出一条旅游+农业+宜居乡村振兴路

龙田镇李洞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水间,近年来,村民们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逐渐走出了一条旅游+农业+宜居乡村振兴之路。村内景点丰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同时,村民们还注重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如绿色有机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李洞村更致力于打造宜居环境,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设和改善,让村民和游客在这里享受宁静且舒适的生活体验。李洞村正在以鲜活的实践诠释着乡村振兴的理念,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干净平坦的村道……行走在龙田镇李洞村,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美景随处可见。当前,李洞村结合自身特色优势,通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农业和旅游业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旅游+农业+宜居”的乡村振兴路

兰花产业已逐渐成为李洞村特色产业之一。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摄

绿色村庄舒画卷,环境宜居获点赞

青山掩映下,平坦的村道围着村子蜿蜒延伸,河边步道两旁草木葱郁,倒映在清澈如镜的河面上,群鱼畅游其中。漫步在李洞村陈洞村民小组,依山傍水的环境、清新宜人的空气,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陈洞村民小组仅是李洞村美丽人居环境的缩影。这背后,离不开该村坐拥的丰富森林资源,也离不开全村上下创建绿色村庄、改善人居环境所做的努力:以村庄绿化美化为切入点,推进村内道路、河道坑塘、闲置空地和公共场所普遍绿化;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实现绿化;村庄周边普遍有绿化林带,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绿树围合;古树木实现调查、建档和保护;建立有效的种绿、护绿机制……“创建绿色村庄后,整个村子感觉都不一样了。”村民潘叔说。

美丽的人居环境不仅需要镇村相关部门的努力,也离不开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早前,李洞村党总支部利用上级帮扶资金以及发动村民自筹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全村村级道路硬底化4790米,各村民小组铺设草皮、种植灌木乔木等绿化工程,铁泉大道安装路灯,实现了村级主要道路的绿化、美化、亮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去年全村投入500多万元用于亮化工程、乡道硬底化和污水处理设施安装。”李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伟东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对没有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的村民小组作进一步完善,争取上一级资金支持,继续完善其他村民小组主干道的亮化工程,方便村民出行。同时,继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绿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看着村子的道路由坑坑洼洼变得平整干净,看着邻居从泥砖房住进了新楼房,50多岁的村民陈铺桢切身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成效:“村子变美了,路也好走了,晚上有路灯,串门更方便了。”

幽幽兰花香,敲开致富门

独具韵味的秀美乡村,也正催生出新的乡村业态。山更青,水蕴秀,阵阵兰花的幽香,点缀着满目翠绿的田园美景。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龙田镇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为兰花的培育和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近年来,经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兰花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洞村的兰花产业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正逐步形成集“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种植体验、花卉观赏”于一体的“兰花种植+旅游+服务”产业融合业态。

实际上,李洞村的兰花种植传统可追溯至清朝。在明清两代,李洞隶属龙门十八堡,北接上建地区。据清咸丰版《龙门县志》记载,“上建山谷间产素心兰,清香不减闽中来者,又有大叶紫兰。”

旧兰无觅处,新兰有来者。如今,走进李洞村的御花源兰花种植基地,一个个黑色遮阳网覆盖的大棚下,是一株株长势挺拔的墨兰。不久后,这些苍翠欲滴的兰花将售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李洞村这片300多亩的兰花种植基地,始于。基地负责人钟志奇回忆,基地落户李洞村3年后,就迎来一个关键的转折点。12月,该公司向惠州海关申报的首批7.5万株出口国兰(墨兰)经蛇口港起运前往韩国,曾引起省内多家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出口效率大幅提高。”钟志奇算了一笔账,企业能在龙门自主办理兰花出口业务,每年预计可节省约100万元运输费用,每批次平均减少3天的运输时间,这也让落户龙门的兰花种植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更足。

事实上,龙门为兰花企业送上的“大礼”远不止于此。作为农业大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龙门充分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计划高起点规划布局发展花卉产业,把发展花卉产业作为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和精品农业的重要措施。

其中细分的兰花产业,被定位为龙门未来的朝阳产业和主导产业。在《龙门县兰花产业园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及将重点扶持辐射范围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全县兰花产业整体稳步发展。

在此利好消息下,10月,龙门县与多家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在龙田镇打造计划总投资20亿元、种植总面积约16000亩的龙门县国家级万亩兰花产业园。目前,该项目已举办动工仪式并于今年2月建成100亩兰花种植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李洞村内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该村的热水村民小组,明清时期时为“热水堡”,民间称作“热水锅”。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到处是热水沸腾的村子。据了解,热水温泉出露范围约1平方公里,水质为硫酸重碳酸钙钠型水,因含硫,泉口附近可嗅到硫磺气味。这一地热资源优势,为该村发展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又一个着力点。

【来源:今日惠州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4 评论

  • 弓想

    弓想

    这种综合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希望能够带动更多地方的乡村振兴。

    2024-03-06 13:24

  • God bless you

    God bless you

    听起来像是一个理想的生活方式,希望这种模式可以在更多乡村得到应用。

    2024-03-06 13:19

  • 青衿

    青衿

    农业与旅游结合,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希望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

    2024-03-06 13:14

  • 伪艺青年

    伪艺青年

    这个村庄很有潜力,希望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024-03-06 13:08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