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耀州区马咀村:旅游农业融合的致富新路径

耀州区马咀村:旅游农业融合的致富新路径

农信网 2024-02-27 19:26:30 综合内容 148

耀州区马咀村:旅游农业融合的致富新路径

耀州区马咀村的旅游农业融合发展令人振奋,致富道路宽阔。随着春日的到来,村庄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游客们的向往之地。村内农户积极融入旅游产业,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农家乐项目和乡村游玩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在务实创新的指导下,村民们不断发展种植业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出了红枣、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春日间,游客们还可漫步田间小道,聆听农耕文化的传承,亲身体验农家生活。马咀村的成功经验为农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启示,也为当地村民打开了一条融合旅游与农业致富之路。

眼下,渭北大地上的一片片果园里生机勃勃。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的马咀村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4月11日,记者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采风团走进马咀村。一排排整齐的楼房、设施大棚以及各种主题乐园映入眼帘……

中午1时,村民李建合正在自家的樱桃大棚里忙碌着。大棚里,鲜红的樱桃挂满枝头,马上就能上市了。细心的他,在樱桃树下铺了一层塑料薄膜。“铺上塑料薄膜,游客入棚采摘樱桃,鞋子踩不上泥。”李建合向记者介绍。

老李家的樱桃大棚旁,今年45岁的李春娥也正在自家的草莓大棚里忙着除草。她家的草莓大棚1月就开园了。她还在草莓地里套种了西红柿甜瓜。“我家种的草莓不用拿到市场上卖,来马咀村的游客就买完了。”李春娥说。

至,马咀村建起了108座大棚。其中,樱桃大棚有30座,每棚年平均收益在8万元以上;蔬菜大棚有78座,棚均年收益在4万元以上。

除了发展设施农业带来可观的收入外,农家乐也成为马咀村村民的致富产业。“房间的桌椅、餐具、电视都是村上配的,不花一分钱,村上支持咱干这个。”今年44岁的邢菊玲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每年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我们村上这些发展变化,离不开村党总支书记李云南。”在马咀游客中心二楼的村史展室内,讲解员高晓娟给大家讲起了马咀村的发展历程。从“烂杆村”到“水泥村”到“生态村”再到“旅游度假村”,经过多年的发展,马咀村已成为铜川的“明星村”。马咀村的主导产业也经历了从工业、现代农业到旅游业的三次产业转型。这三次产业转型的撬动者,就是马咀村党总支书记李云南。

1995年,李云南在村上创办了水泥企业——桃塬水泥厂,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改变全村贫穷落后面貌。,桃塬水泥厂关停后,李云南又带领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并在至两年间,为全村建起了108座大棚,开辟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马咀村又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已建成沃特智能轮胎亲子互动体验乐园、马咀村外立面影视外拍基地、国际箱涂艺术街区、射箭场等一系列特色游乐场所,已初步形成集亲子游乐、生态观光、摄影婚庆、时尚餐饮、科普教育、艺术创作为一体的摄影主题公园。

马咀村村委会委员任建国说:“今年我们将从马咀村实际出发,积极促进旅游和农业的融合,让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农业的纵深化发展,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记者 杨光 霍海澎)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柠檬自然萌

    ❤柠檬自然萌

    听起来很有前景,农业与旅游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当地经济,也可以让城市居民更加了解乡村的魅力。期待能够有机会前往体验一下。

    2024-02-27 19:45

  • 兰草

    兰草

    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持续发展壮大,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人有机会享受到乡村旅游的乐趣。

    2024-02-27 19:39

  • 谢谢你,给我的爱。

    谢谢你,给我的爱。

    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

    2024-02-27 19:3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