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江西赣州:现代农业新答卷 三张名片擦亮

江西赣州:现代农业新答卷 三张名片擦亮

农信网 2024-02-18 20:15:38 综合内容 269

江西赣州:现代农业新答卷 三张名片擦亮

江西赣州位于中国江南,素有“江南明珠”之称。近年来,赣州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擦亮“三张名片”,即绿色有机农业、有机生态茶叶和畲族生态农业。通过推广科技创新和生产方式转变,赣州市的农业产业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活力。在不断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的道路上,赣州市不断交出令人瞩目的答卷。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西赣州正在以创新的务实作风,为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图为于都县段屋乡千亩富硒绿色蔬菜基地。

近年来,赣州市依托农业资源优势这棵大树,全力做好赣南脐橙、赣南蔬菜、赣南油茶这三张名片,阔步走出了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的一方朗朗晴空。目前,赣州市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已达374个,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江西省著名商标110件、市知名商标120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件。赣州市因地制宜发展赣南脐橙、赣南蔬菜、赣南油茶三大产业,不断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格局,昔日的“小农业”,正成长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大产业。

小橙子大未来 脐橙摇身一变“致富果”

走近瑞金市坳背岗万亩无公害脐橙基地,只见山间绿意盎然,这里种植的1.5万亩脐橙采用了新技术,平均每亩节约用水3吨、减少用药成本50元,平均亩产1660公斤,高于瑞金全市平均水平近50%,果品质量也得到有效保障,农业部将这里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赣南脐橙出口基地。这个时节,尚未成熟的绿色脐橙挂在树枝上,待到11月成熟后,将成为上万人的致富果。

万绿丛中,一条写有“一亩脐橙一万块,脱贫致富来得快”的横幅格外醒目。果农邓大庆看着缀满枝头的小脐橙,绽放出喜悦的笑容。曾因患病等原因致贫的邓大庆,如今种植30多亩脐橙,年产销利润超过15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再大的困难也休想让我屈服。”身体残疾的邓大庆曾两次种果遇挫,累计亏损17万多元。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辗转于四川、湖北等地,学习脐橙种植技术,终于在,邓大庆的脐橙园开始有了越来越可观的收益。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脱贫致富的榜样,还要做带领乡亲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2月,邓大庆牵头与龙湖村党支部成立了“瑞金市主平果业专业合作社”,邀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脐橙产业。合作社通过实行统一规划流转、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害防控、统一市场销售的“五统一”产业扶贫机制,帮助贫困户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起初,贫困户入社的积极性不高,合作社成立时社员只有5人。“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我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把我学到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邓大庆的真心帮扶,终于得到了大伙的信任。合作社成员增加到18人,脐橙园面积扩大到930亩。目前,合作社还在积极吸纳周边贫困户,社员达到60余人,果园面积扩大到3200亩,年产值非常可观,许多人通过网上预约提前几个月订购脐橙,一度“供不应求”。

如今,脐橙成了赣南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和“致富果”,果农们却没有为此停下前进的脚步,邓大庆告诉记者,他要不断学习,走科学管理脐橙的路子,树下用防草布,树上用防虫网,全面使用物理防治技术,降低除草剂使用,减少病虫害,把脐橙打造成“生态果”“绿色果”“放心果”,搭上互联网快车,卖到世界各地去,让乡亲们更多获益,过上更红火的日子。

绿油油“金”灿灿 蔬菜搭上改革“快车”

三伏时节,在于都县段屋乡富硒绿色蔬菜基地里,绿油油的甘蓝和花菜等正长势喜人。该基地引进江苏启东蔬菜行业龙头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发展了2000余亩连体大棚蔬菜,经营范围涉及蔬菜育苗、种植和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等,不仅每年向市场提供新鲜蔬菜8000余吨,还提供了日均500余人次的用工机会,带动当地百余户贫困群众发展农业促进增收。这是于都县抓实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农业+科研”“农业+互联网”“农业+旅游”三道加法,加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喜人景象。

按照工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的理念,于都县围绕打造蔬菜这个农业首位产业,着力整合资源,推进连片开发,规划蔬菜种植区域30块、专业村5个,面积达4.4万亩,并引进江苏启东、福建漳州等地的10余家蔬菜种植企业入驻,辐射带动建设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规模蔬菜基地30个。

同时,该县积极用好对口帮扶契机,实现了江西省科学院与该县农业基地、相关企业的科研对接,推动农业企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于都县农粮局负责人表示,仅启动建设的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便入驻了4家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科学、效益显著的省外现代农业企业。项目建成后,将每年为市民提供时鲜富硒蔬菜6万吨,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带动周边1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了解,上半年,赣州市已流转土地12万亩用于发展蔬菜产业,落实主体399个,基本已完成土地流转和主体落实等前期工作,建成钢架大棚3.61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36.1%;共有35个主体的7966亩新植茶园面积、茶机购置款项和6个“互联网+”茶叶示范项目通过了市级考核验收和奖补。蔬菜产业驶入丰收“快车道”,正向着越来越明朗的未来昂首阔步。

“国字号”平台托底 油茶产业精准“加成”

在赣县区南塘镇金溪油茶基地里,基地负责人黄欣良正拿着手机观察新下肥的那片油茶长势情况,偌大的一个油茶园在他五寸多的手机屏幕上展现着每个角落。

黄欣良操作的这个掌上系统正是依托赣县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字号”平台建成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安装的3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着该区18个现代农业基地作物的虫情、苗情及生产环境、生产信息等,让农产品健康绿色成长。

“这些油茶树都是去年刚种下去的,现在长得还不错。”黄欣良介绍,该基地规划建设5000亩,涉及南塘镇大都村、都口村、南塘村、白溪村4个村,项目可辐射带动贫困人口约450人,实现贫困人口年均增收3000元。

近年来,南塘镇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模式,引进金溪油茶种植龙头企业,建设扶贫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随着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个“国字号”平台不断发挥作用,赣县区通过现代科技、专业管理等方式,培育出一批安全、健康、质量过硬的农产品,树立优质品牌。

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和“土地入股分红”机制,由油茶生产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油茶种植合作社,把农民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一亩山地为一股入股到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农民依股权从经营收益中按一定比例获得分红。

如今,黄欣良的3000多亩油茶基地产品利用“互联网+公司+基地”的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每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目前有100多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

图为邓大庆正在检查脐橙生长情况。

油茶茁壮生长,农民喜笑颜开。

图为于都县段屋乡千亩富硒蔬菜基地里一片忙碌景象。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尐の潴潴≈

    ﹎尐の潴潴≈

    赣州的名片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是现代农业的新活力展现,值得一去!

    2024-02-18 20:33

  • 风都吹不过去的坎

    风都吹不过去的坎

    江西赣州的现代农业实践让人印象深刻,加油!

    2024-02-18 20:2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