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符合国情民意:高层建筑开发的必要条件

符合国情民意:高层建筑开发的必要条件

农信网 2024-02-14 13:09:42 综合内容 623

符合国情民意:高层建筑开发的必要条件

开发高层建筑必须符合国情民意,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民众的利益诉求。高层建筑的开发应当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一致,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同时,高层建筑的设计应当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风貌,确保城市的建筑风格多样性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高层建筑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民意,进行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民意调查,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建筑的合理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最终使得高层建筑的开发符合国情民意。

余永佳

房屋是供人居住、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的建筑。自古以来平房一枝独秀,楼房如凤毛麟角。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财力不济。

在土坯结构和砖瓦结构时代,兴建楼房是奢侈之梦。几十层的高楼,若是得不到先进工艺和优质建材的鼎力相助,一般盖了几层,楼体就可能会出现倾斜或垮塌。再说,即便是耗巨资建成了一座摩天楼,由于没有电以及升降机、管线等配套设施,人员上下、物资输送、给排水等等,都将成为不解的大难题。

楼房的单位造价远高于平房;在维护和保养方面,同样存在着人财物投入量大、工序繁复、费时费力等缺陷。

进入21世纪,人类历史变得更加厚重,数千年来无法驾驭的高楼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工艺难题,如今均已成了过去式。

高层建筑造型不一、气度非凡,不仅吸引了人气和人才,创造了繁荣和兴旺,更已成为现代都市最璀璨靓丽的新风景线。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本世纪初用重金打造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高828米,162层,金碧辉煌,雄奇壮观。不过,这远非是人类建筑创意的极限。

在城市高层建筑争奇斗艳的同时,目前也出现了一股质疑和讨伐高层建筑建设热的新舆情。主要抨击点是:

高层住宅不接地气,让大量市民蜗居在远离地面的鸽子笼中,活动半径小,出行不便,无社交空间,与大自然隔绝,故不符合人类的宜居要求;

密不透风的高楼大厦污损着城市的绿色生态,且常与噪音雾霾、风雨雪雷、停水停电、烟火灾害、高空坠落等隐患为伴。

尽管高层建筑还不完美,但是其发展脚步依然矫健。由于城市建筑的土地价已远远超过建安价,同样面积的地块,容积率越高,房价越容易稀释;容积率越低,房价就越是触目惊心。高层建筑单位用地量少,因而能在容积率、房价以及居民入住量等方面占得优势。

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汽车化、生态化等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更为强烈,土地开发效益与城市人口密度、楼宇资源丰度、环境保护强度、经济上行力度互为因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土地粗放开发和人口低密度的城市因存在着“势单力薄”和“船小易倾覆”等先天缺陷,其生存发展之路将变得更加狭窄和崎岖。

相反,土地复合开发和人口高密度的城市在综合实力、科技创新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等方面,则长期处于一种“势强力盛”和“船大好冲浪”的领先地位。

例如纽约曼哈顿,面积59.5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摩天楼最集中的地区,人口密度26668人/平方公里,容积率>10,人均GDP已接近50万美元。

为满足各项社会和经济活动、市民高品质生活以及配套设施需要,城市人均建筑面积一般不宜少于100平方米。我国城市建成区建筑容积率平均值低于1,平均人口密度低于8000人/平方公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城市若是一刀切拒绝开发高层建筑,不仅容易激化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无法全面展现出建筑高容积率、人口高密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风貌,更会丧失应有的前行动力和振兴腾飞的机遇。

一般来说,人口密度为8000人/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不应低于80万平米。倘若全部兴建环境较优的多层建筑,容积率仅1.2,需用地66.7万平方米,土地占比67%;而环境一般的容积率为1.5,用地量53.3万平方米,土地占比53%。

要是再加上30%的蓝绿空间用地,20%的道路用地,以及10%左右的广场、仓储、风景游览区等用地,就会使城市用地出现入不敷出和捉襟见肘的巨大危机。

实现城市人口高密度目标,理应以建筑高容积率为支点,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开发高层建筑必须符合国情民意。只有紧紧依托举国体制和深化改革优势,坚定走节地型、集约型开发新路,才是中国城市的振兴之本。

一是大力推广“路房合一”和“底层架空”新工艺,将城市建筑的土地占比降到最低点。

二是鼓励兴建新型庭院房,把生态民居搬到空中,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新亮点,让开放式绿色空间更贴近大自然,杜绝高楼林立和水泥森林等乱象,确保高层建筑的宜居性、便利性、安全性、优质性和完美性。

三是用新创意新思维根治高房价、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在全方位提升城市容积率、人口密度、蓝绿空间、土地产出率、人均GDP以及破解城市用地赤字、住行难题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新突破。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水洛云裳

    水洛云裳

    我认为,高层建筑的发展要兼顾国情民意,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支持。

    2024-02-14 14:05

  • 我的懷抱い只会有ni

    我的懷抱い只会有ni

    我同意,高层建筑的开发应该考虑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民众的实际需求。

    2024-02-14 13:46

  • 梦想天空分

    梦想天空分

    这是非常合理的观点,地产开发需要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和民生需求。

    2024-02-14 13:28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