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大围产期”管理提高母猪繁育营养

“大围产期”管理提高母猪繁育营养

农信网 2024-01-17 06:59:01 养猪 972

“大围产期”管理提高母猪繁育营养

近年来,母猪流产、返情、产弱仔、缺奶水、蹄裂腿软等情况愈发常见,导致母猪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下降,严重影响了猪场的产值。湖南农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中平医师指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内猪场母猪普遍缺乏生殖营养。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商品母猪料仅有后备母猪料、怀孕母猪料、哺乳母猪料三种,无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生产阶段的母猪对营养的需求;同时,养殖场片面追求育种速度,却忽略同步提高饲养标准,导致母猪对生殖营养的需求被动改变,抗病力逐渐变差。对此,朱中平医师强调,“应在母猪产仔前后的3个月制定一个母猪‘大围产期’健康管理计划,以加强母猪的生殖营养。”制定‘大围产期’很有必要

“仅仅关注母猪产前产后各7天的围产期保健是远远不够的,”朱医师指出,“母猪的生殖营养需要一段时间逐渐积累沉淀,而这段时间的跨度需要以哺乳期为中心,向前延伸至供胎1个月,向后延伸至配种后一个月,总计3个月,我们将这3个月称为‘大围产期’。”

“这3个月,是促进母猪‘多情,多奶,多仔’的关键时期,让母猪断奶后发情率高、奶水量多质好、胚胎成活率高。”朱医师介绍,在供胎1个月中,通过按需补充营养,能够提高母源抗体免疫力和仔猪初生重量;在哺乳、空怀1个月中,充足的营养可以促进母猪奶水的产生和快速重新发情;而配种后1个月的营养又与胚胎的成活率紧密相关。抓紧“大围产期”提高母猪生殖营养

1、营养抗病:“养重于防”是一个重要的养殖理念,朱医师认为,营养抗病是“养重于防”的最高体现。他建议在母猪的整个大围产期的日粮中,分别针对母猪的免疫营养、生殖营养、生态营养添加“健力源”(盐酸左旋咪唑、淫羊藿等)、“仔多多”(亚硒酸钠维生素E预混剂)、“肠生源”(酵制大黄、苦参、陈皮等)等营养保健药剂。

同时,还可以在产前3天的饲料中拌喂“围产康”(金银花、益母草等),以加强母猪子宫的收缩力,增加羊水并缩短产程。2、输液清宫:产后输液是促进母猪产后康复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一般在母猪产1~3头仔猪后开始输液。“输液的原则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宁少勿多。”朱医师强调。第一瓶可用:生理盐水500毫升+“佐特星”(氧氟沙星注射液)30毫升+维生素C20毫升,第二瓶可用:10%葡萄糖500毫升+“强勉”(黄芪多糖注射液)30毫升+“牲力源”20毫升。

母猪产完仔后药进行清宫,可向子宫灌注“宫炎净”(促孕灌注液)50毫升。

3、六不一优:在配种后30天内实行“六不一优”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胚胎早期死亡。“六不”指的是不踹(不在授精后拍踹母猪臀部)、不饱(对怀孕母猪限制饱食)、不热(尽可能为怀孕母猪降温)、不毒(避免使用有胚胎毒性的药物)、不转(配种后3~28天停止换圈、混群)、不免(怀孕40天内避免注射疫苗,尤其是灭活苗)。“一优”指的是养分优,尤其是对与生殖相关的特殊养分要全面补充。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7 评论

  • 境由心造

    境由心造

    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科学技术在大围产期管理上的应用,提高养猪效率。

    2024-01-19 11:49

  • 弥妖妖

    弥妖妖

    做好大围产期管理,有助于提高猪肉供应,促进市场稳定。

    2024-01-19 04:16

  • 墨丹青

    墨丹青

    母猪的繁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养猪户的经济收益,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2024-01-18 20:43

  • 刘晓雅

    刘晓雅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更多的政策,推动大围产期管理的实施。

    2024-01-18 13:10

  • 三国无双

    三国无双

    大围产期管理的加强可以促进养猪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2024-01-18 05:37

  • 蘩埖、殘緣

    蘩埖、殘緣

    母猪的繁育营养管理对猪肉质量也有很大影响,期待能够提高猪肉的品质。

    2024-01-17 22:04

  • 蓝未来等待

    蓝未来等待

    这对于提高猪肉产量来说非常重要,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母猪的繁殖效率。

    2024-01-17 14:31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