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避免猪周期(需从我国生猪生产的模式转换上寻求出路)

避免猪周期(需从我国生猪生产的模式转换上寻求出路)

农信网 2024-01-15 07:53:01 畜牧养殖 523

避免猪周期(需从我国生猪生产的模式转换上寻求出路)

从肉价上涨看加快养猪产业化紧迫性

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市场的猪肉价格突然出现了持续上扬的趋势,时至今日,仍然维持高位。商务部官员日前接受央视记者访谈时称:国庆、中秋处于用肉高峰期,猪肉价格仍有可能继续上涨。

引起当前肉价上涨的原因是市场猪肉供不应求,由于生猪生产的周期较长,肉价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降下来。虽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生猪生产,以缓解市场猪肉供不应求的矛盾,但这个周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也就是说,猪肉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要持续到今年底明年春才有望缓解。估计到了那个时候,猪肉价格虽不会再在高位运行了,但有可能又逐渐回落到低谷,那时农民高涨起来的养猪积极性自然又会随着价格的回落而下降,养猪数量又会逐渐减少,猪肉市场也就有可能再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要想避免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就得探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笔者认为:要从我国生猪生产的模式转换寻求出路。当前我国生猪生产还处在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的模式之下,产业化的程度并不高,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生产的规模也就不具可控性。在价格上涨时,农户养猪会一哄而上;在价格下跌时,农户养猪又会一哄而下。这将使养猪的农民无所适从,让猪肉市场供求矛盾反复发生。同时生猪散养模式也不便于有关部门加强生猪疫检和疫病的防治,生猪生产经营的风险也很大。一旦暴发疫情涉及到千家万户,控制的成本和难度都很大,如果失控就会造成生猪生产的严重损失,出现猪肉市场供应不足,引起价格上涨。

世界上一些农业先进国家的生猪生产早已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形成了规模经营,从生猪饲养、出栏、宰杀直到猪肉包装,再到送往超市、饭店,都是“一条龙”式的作业。由于是“规模经营”而不是“家庭散养”,其生产经营的规模也就更易于按照预测的市场需求量来调控,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供求平衡,保持肉价相对稳定。同时,也可节省生产经营成本,减少了浪费和污染的环节,更便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疫检、质检等方面的监管,降低其生产经营的风险,减少因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由此带来的市场需求不足。

有关人士曾经指出:我国以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户生产方式,是很难应对市场经济规模化的客观需求的。这在当前猪肉供需矛盾中得到了应验。因而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在生猪生产上进一步加大推进产业化的力度,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生猪生产的产业化程度,既是解决我国当前猪肉市场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避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和长远之计。

养猪像炒股政府该怎么服务

在养猪大户刘小解眼中,养猪像炒股。他说:“我们国家的养猪很乱,一窝蜂上来,一窝蜂下去,这必然导致价格起伏太大,很多养殖户就这样被淘汰了。那些小生猪养殖户与股票市场上那些抱着投机心理赚一把的散户太像了。”(《信息时报》7月11日)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的猪肉价格接连看涨,“吃不起”的抱怨声遍布

全国各地。“养猪像炒股”——这句来自养猪户的感叹,是他们对自身经历的概括,很值得政府思考。农副产品的养殖、种植,原本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自身规律,动不动就跌停涨停,跳跃式的价格变动,反映出市场供需的失衡。解决这种失衡,种植养殖专业户无法做到,消费者也做不到,唯一能够发挥作用、施加影响的只有政府。

有人以为,农副产品现在已经完全市场化了,供应不稳价格波动,都不应该是政府管的事。还有人以为,政府管理农副产品,应该在确保供应量和限制价格上做文章。其实,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政府是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最具权威性的组织,没有任何个人和单位,能够像政府那样在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上发挥巨大作用。政府发挥积极作用,也不是通过行政手段强行限制价格,而是提供服务。政府的服务到位,供需就稳定,物价就不会大起大落。

政府可以为社会、为市场提供很多服务,就以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来说,政府首先可以收集、整理供需信息,提供信息服务;还可以通过税费等手段影响生产和消费,提供政策服务;在农产品价格低廉的时候,政府可以收购大量的产品,不至于谷贱伤农,在市场价格高涨的时候,平价出售稳定物价,提供一种抗风险的服务。可以想见,只要政府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生产不会出现“一窝蜂上来,一窝蜂下去”,市场价格更不会大起大落如同股市。

现在,“养猪像炒股”,大量的散户们原本指望通过养猪赚一笔,结果被套牢,最终被淘汰。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政府的服务不到位,没有给大家提供应有的信息服务、政策服务和抗风险服务,给市场留下了盲目投资、无序发展的空间,使生产如同投机,投机失败的后果直接反映到百姓的餐桌上——这就是猪肉涨价的深层原因。

现在,许多人在讲“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干预经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目前能够真正理解“服务”二字的人并不多,现在许多政府官员依然习惯于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性手段来行使行政职能,以“统治者”而不是服务者的姿态给百姓办理公共事务。政府的这种状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适应,与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不适应。

今天,大家抱怨吃不起肉,就像曾经抱怨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一样,实质上是在提醒政府:你为调控涨价做了些什么?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5 评论

  • ぃ记忆摇晃着昨天的微笑

    ぃ记忆摇晃着昨天的微笑

    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支持力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24-01-18 20:00

  • 紫萌芽

    紫萌芽

    创新技术能够为生猪产业带来更稳定的发展。

    2024-01-18 03:11

  • D_H

    D_H

    只有做到科学养殖才能避免周期性的波动。

    2024-01-17 10:21

  • 一米距离

    一米距离

    我们需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2024-01-16 17:32

  • haizi

    haizi

    转变生猪生产模式是解决猪周期问题的关键。

    2024-01-16 00:4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