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瘟感染分析

猪瘟感染分析

农信网 2023-12-17 02:45:01 养猪 242

猪瘟感染分析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应用猪瘟兔化弱毒苗来预防和控制猪瘟已经取得较大成果,猪瘟大面积流行已得到控制。但目前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发现,猪瘟仍是威胁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如2007年夏、秋季节,我市某猪场发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流行期间,并发猪瘟的猪场病死率最高。因此,探讨猪瘟当前的流行形式,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防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流行病学新动向(1)根据猪瘟的流行病学分析,其流行形式已从原来频繁大规模的发生流行和高度致死率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区域性散发,疫点显著减少。(2)猪源细胞苗及自然弱毒株,可能成为猪瘟的传播因素。(3)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引起胎盘和胎儿感染,在产出时,可散布大量病毒。存活的先天感染猪可长期带毒,有的终身是高水平病毒血症,成为持续病毒散播源。

2临床症状新特点患猪体温41℃左右,大多数腹下有轻度瘀血或四肢下部发绀,耳尖、尾尖呈紫黑色,出现干耳、干尾现象,甚至耳壳脱落。患猪有食欲,但采食量下降,精神欠佳。少数病猪皮肤有出血点和神经症状、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递出现,病程较长。怀孕母猪除个别母猪偶有1~2次体温升高,食欲稍减,经1~2d恢复正常外,绝大多数母猪常表现出亚临床症状,体温、精神、食欲均正常。然而多数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产下的仔猪不会吃奶或吮奶无力,肌肉震颤,腿外翻,关节肿大,蹄尖着地,走动困难;有的仔猪耳尖、嘴、四肢、尾的末端发绀,腹部皮下有出血点和出血斑;个别仔猪出现转圈运动,多数在出生几天或十几天整窝死光;部份仔猪出生时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但迅速出现长期收稿日期:2008206204宋永财,男,1963年生,中专,兽医师。杆菌对部分抗菌素耐药。药敏试验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对头孢类药物、先锋V、氟呱酸均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金霉素低度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完全耐药。(2)做好免疫接种。实践证明,猪场只要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喘气病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接种,使仔猪群处于良好的免疫状态,可有效地防止副猪嗜血杆菌在猪场的发生。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对该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进口苗较国产苗稳定。部分猪场制备自家苗,也有一定的效果。(3)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较好的猪场少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在饲养管理中,如何尽量减少哺乳仔猪断奶及断奶后的应激,是控制该病诱发的关键点。同时要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及制度建设,并给猪只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等都是减少该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养殖与饲料2008年第7期动物疾病防治?27?腹泻,反反复复,或偶有呕吐和便秘,逐渐消瘦,至1个月龄左右死亡;一小部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并迅速恢复的仔猪能出栏,但生长缓慢,形成疆猪。

3病理特征新变化大多数病猪病理变化不太明显,无猪瘟的典型病变。主要变化是扁桃体充血、出血、化脓、溃疡;胆囊肿大,胆汁浓稠;胃底呈现片状充血或出血,有的有溃疡;淋巴结肿大,多数见不到大理石样的出血性病变;肾脏、膀胱出血不明显,有的肾脏只能看到散在的小出血点。

4病因分析(1)疫苗的质量问题。猪瘟疫苗的效价和温度有着密切关系。温度升高,效价递减。如猪瘟兔化弱毒苗和细胞苗在-15℃条件下能保存1.5年,0~8℃仅能保存0.5年。因此,在疫苗的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冷藏方法,以保证疫苗效价不降低。但目前农村散养猪的防疫主要依靠村级动物防疫员,由于冷藏条件较差和疫苗配好后使用时间过长等原因造成疫苗效价不足,是农村散发猪瘟的重要原因。(2)疫苗的使用剂量问题。疫苗免疫效果通常以防止感染为标准。有部份的猪免疫后,抗体不能防止亚临床感染,该种猪如果感染强毒,可引起亚临床感染,终身带毒或散毒。据调查,很多动物防疫员在春、秋季动物防疫过程中,由于未增加免疫剂量及打“飞针”时操作技术不够熟练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疫苗使用剂量不足的问题。(3)免疫程序问题。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猪瘟疫苗的仔猪首免日期最好选定在仔猪持有的母源抗体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又能防御病毒感染的期间。但是散养户及小规模养殖户普遍没有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没有严格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4)猪体免疫功能下降。一些疾病如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等传染病都能损害免疫器官;滥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长期或大量饲喂霉变饲料、管理不良、环境污染等因素均能导致猪体免疫功能下降,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减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5防制措施(1)实行自繁自养。实行自繁自养,不从外地引进新猪,必要引种时,则到无疫地区或有资质的种猪场进行选购猪苗;猪场、猪舍经常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清扫,消毒;禁止非本场人员和其它动物进入猪舍;做好针筒、针头等器械高温消毒工作;在猪瘟流行期间,进行疫苗免疫时要做到一猪一个针头。(2)重视猪瘟的抗体检测。开展猪瘟的抗体检测,不仅可了解免疫的效果和疫苗的质量,还可及时检出低抗体的病猪,淘汰隐性感染的母猪。建议规模场根据检测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小规模场根据需要,有组织的开展分批检测;农村散养户以村为单位,定期抽查检测散养猪抗体。(3)重视防疫质量。针对疫苗保管不当、免疫剂量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强疫苗保管,疫苗的运输过程,特别在春、秋两季动物免疫期间的疫苗,从乡(镇)到村级动物防疫员手中,必须有冷存保管措施;打足疫苗剂量,如使用兔化弱毒苗20~25日龄首免要打足2~3头份猪瘟疫苗,60日龄以上要打足3~4头份。如使用脾淋苗每头要打足1.0~1.5头份;疫苗配好后必须在3~4h内用完,若超过时限不的使用。(4)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据资料介绍,免疫母猪所生仔猪,达16~20日龄时,母源抗体滴度为1∶32~64,此时攻击强毒可获得100%保护;当滴度下降至1∶16~32时,尚能保护80%(此时仔猪为23~25日龄);当滴度降至1∶8时,则完全不能保护。因此,猪瘟免疫效果的好坏与猪体保有抗体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各地养猪条件差异很大,不大可能制订出一个在各地都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各个地区的猪群应根据猪瘟抗体水平检测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免疫程序。在福建闽北地区,建议有开展墟场免疫的乡(镇),仔猪首免日龄为30日龄,二免为60日龄。没有开展墟场免疫的要建立母猪信息档案,20~2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5)超前免疫。在猪瘟流行期间,使用超前免疫(乳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注射疫苗后两小时让它吃初乳。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5 评论

  • 谷枫

    谷枫

    我觉得这篇分析很实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防控猪瘟感染。

    2024-01-11 21:39

  • 雪恋花

    雪恋花

    很高兴能看到这篇猪瘟感染分析的文章,对我很有帮助。

    2024-01-06 17:52

  • 唐古妙诗

    唐古妙诗

    @柠檬恬草通过这篇分析,我对猪瘟感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4-01-01 14:05

  • 柠檬恬草

    柠檬恬草

    对于猪瘟感染的分析,这篇文章很详细。

    2023-12-27 10:18

  • 秋水静莲

    秋水静莲

    这篇文章提供了很有用的猪瘟感染分析信息。

    2023-12-22 06:31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