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技综合 > 黄鳝养殖常见疾病的生态防治方法

黄鳝养殖常见疾病的生态防治方法

农信网 2023-12-25 07:24:01 农技综合 811

水产养殖要是养得好,效益是不错的,特别是黄鳝。而要想养好黄鳝,那么就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黄鳝养殖常见疾病的生态防治方法。

黄鳝疾病防治

一、黄鳝感冒

由于水温骤然变化超过±5℃,使正常的生理因素跟不上体外温度的变化,引起黄鳝身体皮层渗透不平衡和体液代谢受抑制,体温调节通路闭塞。

本病发病时黄鳝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严重者呈休克状态。此病多发于夏季。防治方法是:

1、加强水温、水质控制,换水时水温温差不超过±5℃。

2、换水时,水应先冲入池中的缓冲坑中,并以细流注入。

3、所换新水,每次不可超过全池老水的1/3,综合状况好时或水体水质极度恶化时,可适当多换一些,但注水不可太急。

二、黄鳝发烧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人工放养密度过大又不及时换水,抑制和破坏了黄鳝的正常代谢而引起黄鳝发病,病鳝表现为离穴、神经质窜游、头部肿胀、极度不安等。其防治方法是:

1、更换池水,同时进行水体增氧。

2、降低放养密度,及时换水。

3、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水溶液按每平方米水体5ml的用量泼酒全池。

4、混养部分泥鳅,以增加水体自净能力。

三、黄鳝萎缩症

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饵料不足,小黄鳝受到大黄鳝的压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鳝体萎缩,病鳝体色发黑、消瘦、头大身细。严重时会丧失食欲,最终死亡。本病的防治方法:

1、提供充足饵料。

2、严格进行分级饲养。

3、饲料久缺时可降低放养密度。

4、发病早期及时增加新鲜饵料,如蚯蚓、蛆等。

四、黄鳝缺氧症

病因:由于鳝池内水体温度较高,各种理化反应加剧而没有及时处理,使水体溶氧下降,造成缺氧。

病鳝表现为频繁探头于洞外甚至长时间不进洞穴,头颈部发生痉挛性颤抖,一般3~7天后陆续死亡,其防治方法是:

1、严格进行水质测控管理,保持水体的综合缓冲能力。

2、高温季节时,要及时采取增氧、降温等措施,预防疾病发生。

3、发病后要立即换水,同时进行水体增氧。

4、及时捞出麻痹瘫软的病鳝,以减清水体承载负担。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6 评论

  • 渝州山人

    渝州山人

    @暖暖の、拥抱♬ 感谢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会好好应用在养殖过程中。

    2024-01-14 17:27

  • 暖暖の、拥抱♬

    暖暖の、拥抱♬

    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自然方法,减少对化学药物的依赖。

    2024-01-11 07:47

  • 平安一生

    平安一生

    黄鳝养殖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时刻关注鳝鱼的健康状况。

    2024-01-07 22:06

  • 木小荫

    木小荫

    生态防治方法听起来很新颖,希望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

    2024-01-04 12:25

  • mm

    mm

    这篇文章写得很详细,很容易理解。

    2024-01-01 02:45

  • 有符于无经八怪丶

    有符于无经八怪丶

    真是太有用了,我正在养黄鳝,正好需要了解一下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2023-12-28 17:0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