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疥螨病

猪疥螨病

农信网 2023-11-15 06:13:01 养猪 390

猪疥螨病

概 述

疥螨病(Sarcoptidosis)是由节肢动物蜘蛛纲、螨目的疥螨所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病猪与健康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圈舍、垫草和饲养管理用具间接接触等而引起感染。幼猪有挤压成堆躺卧的习惯,这是造成本病迅速传播的重要因素。此外,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营养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秋冬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本病蔓延最快。由于虫体在皮肤内寄生,从而破坏皮肤的完整性,使猪瘙痒不安,导致生长发育不良,逐渐消瘦,甚至死亡。

病 原

疥螨成虫身体呈圆形,似龟状,微黄白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

雌螨体长0.33~0.45mm,雄螨体长0.02~0.23mm。躯体可分为背胸部和背腹部。躯体前方有一假头。躯体腹面有4对短而粗的足。

疥螨的口器为咀嚼型,在宿主表皮挖凿隧道,以皮肤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为食,在隧道内发育和繁殖。疥螨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宿主体内度过,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离开宿主体后,一般仅能存活3周左右。

流行病学

1.本病流行十分广泛,我国各地普遍发生,而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较高,危害也十分严重。规模化养猪场的感染情况尤为来得。

2.阴湿寒冷的冬季,因猪被毛较厚,皮肤表面湿度大,有利于疥螨的生长发育,病情较严重。

3.经产母猪过度角化(慢性螨病)的耳部是猪场螨虫的主要传染源。由于对公猪的防治强度弱于母猪,因而在种猪群公猪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大多数猪只疥螨主要集中于猪耳部,仔猪往往在哺乳时受到感染。

4.猪螨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密度较大,猪只间密切接触,为螨病的蔓延提供了最佳条件,因此猪群分群饲养,生长猪流水式管理,以及按个体大小对仔猪进行分圈饲养均有助于螨病的传播。

临床症状

猪疥螨病通常起始于头部、眼下窝、颊部和耳部开始,以后蔓延到背部、体侧和后肢内侧。剧痒,病猪到处摩擦或以肢蹄搔擦患部,甚至将患部擦破出血,以致患部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病情严重时体毛脱落,皮肤的角化程度增强、干枯、有皱纹或龟裂,食欲减退,生长停滞,逐渐消瘦,甚至死亡。疥螨引起的过敏反应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和饲料转化率。

诊断鉴别

除进行临诊观察外,尚可在患部与健康部交界处采集病料,用手术刀刮取痂皮,直到稍微出血为止。将刮下的皮屑,滴加少量的甘油水等量混合液或液体石蜡,放在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可发现活螨。此外,尚可将刮到的病料装入试管内,加入5~10%苛性钠(或苛性钾)溶液,浸泡2小时,或煮沸数分钟,由管底沉渣镜检虫体。

防治措施

(一)治疗 治疗螨病的药物很多,介绍数种供选用:

①0.5~1%敌百虫 洗擦患部,或用喷雾器淋洗猪体。

②蝇毒磷乳剂 0.025%~0.05%药液喷洒或药浴。

③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 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3mg。

④溴氰菊酯溶液 乳剂喷淋患部。

⑤双甲脒 溶液药浴或喷雾。

⑥多拉菌素 每千克体重0.3mg,皮下或肌肉注射。

(二)预防

第一,搞好猪舍卫生工作,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进猪时,应隔离观察,防止引进螨病病猪。

第二,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冶疗,以防止蔓延。以治疗病猪的同时,应用杀螨药彻底消毒猪舍和用具,将治疗后的病猪安置到已消毒过的猪舍内饲养。

第三,定期按计划驱虫。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琴小妞。

    琴小妞。

    抱歉,我无法满足你关于这种医学疾病话题的要求。

    2023-12-08 20:2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