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冬春季节多发病的防治

猪冬春季节多发病的防治

农信网 2023-11-07 02:17:01 畜牧养殖 370

猪冬春季节多发病的防治

核心提示: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4)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5)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实施消毒的难度加大,消毒效果明显降低;(6)寒冷的气候影响,饲养管理人员疏懒,日常管理操作不到位。一、猪瘟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传染病,是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近二三十年,猪瘟由过去的典型性转为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为主,这给猪瘟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流行特点。(1)只发生于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而且流行广泛;(2)感染后还未表现临床症状时已可向外排毒,耐过猪在一二个月后甚至终生仍可带毒、排毒,引起健康猪感染发病;(3)近些年典型性猪瘟大为减少,主要发生的是非典型性的温和性猪瘟;(4)以零星散发为主,没有明显季节性,但寒冷季节发病加重;(5)用疫苗免疫后猪仍有发病。

(二)临床症状。(1)典型性猪瘟:多见于未用猪瘟疫苗免疫的猪和猪群。急性型体温41-42℃,滞留不退,病程可持续1-2周,嗜睡、怕冷、有眼屎、包皮积尿、便秘及腹泻交替,皮肤上有小的圆形出血点。慢性型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行走无力,后躯摇摆,便秘腹泻交替,皮肤上有小出血点及出血斑,耳朵、尾巴干性坏死,病程可达1个月以上,形成“僵猪。(2)非典型性猪瘟:母猪出现不孕、流产、产死胎或产木乃伊胎儿。新生胎儿衰弱,吃奶无力或不吃奶,拉稀,陆续死亡。猪体内长期带有猪瘟病毒,持续向外排毒,或用疫苗免疫,不产生抗体,增重缓慢或形成“僵猪。

(三)诊断。典型性猪瘟可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做出诊断。非典型性猪瘟需依靠实验室诊断和动物试验才能确诊。

(四)防制措施。(1)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猪圈空出后用2%-5%苛性钠或20%热石灰乳涂白消毒。粪尿要定点堆积发酵,病死猪要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2)使用的疫苗要合格,要选用猪瘟单苗,并从出厂到使用时全程冷藏贮运;稀释后4小时不要再用。每注射1头猪应换1个经煮沸消毒的针头。(3)一般地区在猪25日龄及65日龄左右各免疫1次,每次注射疫苗4头份。繁殖母猪在配种前15天或在仔猪断奶时注射疫苗4头份;配种或怀孕期不要注射猪瘟疫苗。种公猪每年注射2次猪瘟疫苗,均为4头份。在一个猪场内,猪瘟的免疫注射应达到头头不漏。(4)猪瘟发生较重地区,对仔猪可用乳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过1-2小时才让仔猪吃奶。乳前免疫后应在猪35日龄和70日龄时再各注射4头份猪瘟疫苗1次。(5)为提高免疫效果,可使用猪瘟牛体反应疫苗或猪瘟淋脾疫苗。

二、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目前该病在我国普遍存在,发病数逐年升高,并可引起7-10日龄以内的仔猪近于100%死亡,成为冬春季节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猪病。

(一)流行特点。(1)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2)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染,对其他动物无易感性。(3)在猪群中传播迅速,数天内可传遍全场及周边猪场。(4)新疫区常呈暴发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或间歇性地方流行,又称常在型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率低,症状较轻。

(二)临床症状。哺乳仔猪突然发生呕吐,急剧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色,有时呈白色,并含凝乳块,气味恶臭。体温在病初升高,腹泻后迅速下降。病猪迅速产生严重脱水,体重明显下降,被毛粗乱,出现口渴症状。在发病2-7天内,多数或全部仔猪死亡;日龄越小,死亡越快,死亡率越高。3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低,耐过不死的仔猪发育不良,有的成为“僵猪。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症状较轻,只有1天至数天的减食、腹泻,个别猪有时出现呕吐、水样腹泻,呈喷射状,粪水呈黄绿或灰白色。泌乳母猪泌乳量减少或停止。育肥猪及成年猪发病后1周内好转康复,极少死亡,发病后体温一般正常或略低。

(三)诊断。根据发生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先呕吐后水样腹泻,10日龄内仔猪高死亡率等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用实验室方法。但在诊断中应注意与猪大肠杆菌病、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鉴别和混合发病。

(四)防制措施。(1)免疫: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于妊娠母猪产前20-30天免疫1次,以保护出生仔猪,必要时于产前7天再用疫苗免疫1次。新发病区对育成猪也应进行免疫接种。(2)药物治疗:口服抗菌药物如氟哌酸、庆大霉素、磺胺、黄连素、高锰酸钾等,可防止继发感染,减轻症状。腹泻严重时给收敛性药物,如次硝酸铋矽碳银等;为减轻因剧烈腹泻引起严重脱水,还可注射适量的阿托品。(3)补水:应首选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温开水1000毫升),让病猪充分饮用,对仔猪1天多次灌服,可挽救不少仔猪生命。(4)注意猪舍保温和清洁卫生,空气应新鲜,湿度不可过高。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4 评论

  • 无忌

    无忌

    冬春季节是猪病高发期,及时的防治措施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到这个问题。

    2023-12-30 03:40

  • 0523

    0523

    对于猪的疾病防治要重视,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要做好保健工作。

    2023-12-16 21:19

  • 清风拂月,星舞凌空

    清风拂月,星舞凌空

    我家养猪也是经常在冬春季节生病,防治工作真的不能放松啊!

    2023-12-03 14:58

  • 温暖了四季

    温暖了四季

    冬春季节真的容易让猪生病,养猪的朋友一定要加强防治措施!

    2023-11-20 08:37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