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重视这5类母猪管理(子宫炎能减少一半)

重视这5类母猪管理(子宫炎能减少一半)

农信网 2023-11-03 07:50:01 畜牧养殖 382

重视这5类母猪管理(子宫炎能减少一半)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当今规模猪场最为常见的繁殖性疾病之一。通过对湖南、广东、河南、广西、海南、吉林和黑龙江7个省份的437家规模猪场进行母猪繁殖状况调查发现,非正常淘汰母猪中70%以上是由子宫内膜炎引起,60%以上的弱仔是由于子宫内环境不良引起的。而在当前低迷的猪价行情下,如何提高猪场生产成绩和降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得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我们猪场更应当利用好有限资金和资源治疗更有价值的母猪来提高猪场生产成绩。

一、你知道哪些母猪易发生子宫炎,更值得我们关注?

1、产程超过4.5h的母猪

原因:产程过长引起母猪体力消耗过大、剧烈的疼痛引起机体的各种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子宫和产道的出血、水肿和血肿等,产后恶露不净,产后便秘、产后子宫不能复原、产后感染和子宫内膜炎等。

2、产仔数在13头以上的母猪

原因:产仔数在13头以上往往产仔时间都比较长,体力消耗大,极易感染发生子宫内膜炎,并且产仔数多的母猪往往是生产性能优良的母猪,因此更加需要保护好这样的母猪。

3、头胎母猪与原种母猪

原因: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对于猪场来说都是非常关键和非常重要的,头胎母猪窝产仔数少,食欲比较旺盛,最容易出现胎儿过大,加上头胎母猪产道狭窄,产道损伤,非常容易出现产后感染。更重要的是头胎母猪和原种母猪购买和培育的费用高,如果因子宫内膜炎被淘汰,损失非常大,因此要对这两类母猪保持高度的关注。

4、用手掏过的母猪

原因:被掏过的母猪产道极易水肿,有时第2次或第3次掏猪时,手根本伸不进去,相信掏过猪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而且即使手洗干净后也极易将细菌带入子宫内引起感染,因此被掏过的母猪一定要进行防治。

5、产后外阴恶性水肿、产黑胎的母猪

原因:此类母猪很可能已感染子宫内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影响发情配种,甚至直接被淘汰,浪费成本更多,因此应及时治疗。这些母猪更容易因死胎、胎衣碎片、恶露滞留子宫而发生子宫内膜炎,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上5类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二、防控子宫炎建议

首先 做好清洗消毒

母猪产完排出胎衣后用0.1%的高锰酸钾水对其后躯及尾根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并擦干。因分娩时子宫颈打开,消毒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降低感染压力。

其次 做好产后清宫

在母猪产后按人工输精的方式向子宫内投放猪易自营1-2颗宫炎栓;能引起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促进子宫内异物的排出,加快子宫复旧,防止胎衣、死胎、碎片等异物滞留子宫出现腐败发酵而发生子宫内膜炎,同时使子宫内脓包成熟并破溃,修复伤口,加快子宫内脓汁的排出,促进子宫复旧。

再次 强化消炎

此五种情况的母猪更容易出现炎症,如果按照猪场常规消炎方案,往往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强化产后消炎。可以从药物选择和消炎时间上进行强化,选择对厌氧菌敏感的氧氟沙星30mL,1天1次,连用3天,能够有效的进行产后消炎,防止产后感染。

小结:子宫内环境健康与否,决定着胎儿的发育进程和健康程度,也决定着乳猪能否成功哺育,而子宫内的炎症病变也直接影响到母猪下个情期的受孕率,从而影响到这个猪群的繁殖性能,因此,加强母猪子宫保健是提高猪群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母猪产后使用一心养猪的复方阿莫西林做好消炎的猪场很少有子宫炎发生。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桐花声落

    桐花声落

    这篇文章真是及时雨啊,学到了很多关于母猪管理的知识,特别是关于预防子宫炎的方法,非常实用!

    2023-11-24 05:1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