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业种植技术 > 作物营养缺乏的防治

作物营养缺乏的防治

农信网 2023-10-02 05:44:01 农业种植技术 810

作物营养缺乏的防治

作物营养缺乏防治,可通过提高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如施用相应的元素肥料及通过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等措施来实现。而施用相应的元素肥料是防治作物营养缺乏迅速而有效的方法。在施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肥料要有所讲究。

一、氮氮素缺乏的矫正较容易,其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叶色无光,由绿变淡,略带黄色。一般只要及时追肥都能迅速见效,如尿素作叶面喷施效果较佳。但对于一般大田作物后期施氮时,应注意两点:第一是谨慎对待追施与否,第二要斟酌用量,因为后期施氮用得不当,不仅不能增产,相反常导致减产,特别是禾谷类和薯类作物尤应注意。

二、磷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像缺氮那样明显,一般早期不易发现,在要求迅速见效而土壤固磷力不强时,宜用过磷酸钙肥;在磷力强的土壤中宜用钙镁磷肥;而磷矿粉一般只宜于酸性土壤中作基肥用。磷肥的施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用时期强调作基肥的施用,做到重在预防,发挥磷在作物早期生长的作用;2、技术上强调近根施用,以利于吸收,如采用蘸根方式施用效果更佳;3、在南方酸性缺磷土壤如红黄壤和砂砾薄土田,施磷肥应以钙镁磷肥和钢渣磷肥较适宜,起到供磷与中和土壤酸化的作用。

三、钾作物缺钾应以土壤施用为主,一般不作喷施,适宜用量一般每亩为5—15公斤,需钾较多的如薯类、玉米等每亩为10—15公斤,其他作物每亩为5—10公斤。在水稻施用时,主张以后期为重点,原因是钾对水稻后期影响较大,同时前期一般不缺钾,一般在水稻拨节后应补充钾肥。

四、微量元素微肥由于作物需求量少,因此一般不宜大量施用,施用时大多采用叶面喷施效果较好;对于一些难溶性微肥则采用土壤施用,如硼镁肥;也可采用拌种方式,如硫酸盐0·05公斤/亩拌种,效果很好,另外硅肥是水稻的特殊肥料,其他作物应用较少。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孜子•

    孜子•

    作物营养缺乏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需要及时防治。

    2023-11-10 21:17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