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急性仔猪副伤寒的症状与防治技术(2)

急性仔猪副伤寒的症状与防治技术(2)

农信网 2023-10-05 07:21:01 养猪 768

急性仔猪副伤寒的症状与防治技术(2)

急性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

病猪及某些健康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来源。病原菌存在于肠道中,通过粪尿不断排泄到外界环境中,污染饲料、饮水、猪圈、食槽及周围环境,经过消化道感染健康猪,使之发病。还有的少数可通过带菌母体子宫内感染或脐带感染。有人认为鼠类可以传播本病。

沙门氏菌有时存在于健康猪肠道内、淋巴组织和胆囊中,而不引起发病。但当饲养管理不当,及各种不良因素使猪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就能迅速繁殖,引起内源性感染。由于细菌通过易感猪体毒力增强,而扩大传染,结果使其他易感猪发病,引起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冬气候寒冷多变时节发生最多。据我们对142例统计,主要发生于12月及次年1~2月。仔猪饲养管理不当,圈舍潮湿,拥挤,缺乏运动,饲料单纯,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或品质不良,骤然更换饲料,气候突变,长途运输等等都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当然,带菌猪的存在,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更有利于本病传播和造成流行。我们也曾见到,似无不良诱因时,也引起慢性发生的病例。

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猪,特别是1~3月龄(体重10~15kg左右)的猪发病较多,常呈散发性,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但在不利因素作用下,有时可引起很大的损失。我们曾在京郊两个农场观察到:一个农场因饲料突变和卫生条件差引起一次流行死亡107头,死亡率达50%,另一个新建农场因猪源缺乏,从江西等地购买,经长途运输到京,由于猪舍、饲料均较差,加之运到场后管理不当,引起发病流行,768头仔猪中死亡314头,死亡率达41%,而且绵延不断,持续1.5~2个月之久,虽经采取较多防治措施,常不能终止其流行,损失较大。

猪副伤寒带菌猪较普遍,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因此,有些地区本病长期存在,时而暴发,时而暂停,几乎每年所生小猪都有一部分发生,构成本病的常在性。当有些传染病发生时,常有副伤寒的继发或合并发生,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涟漪潇湘泪

    涟漪潇湘泪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文章,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猪病防治知识,期待作者的更多专业建议。

    2023-12-13 16:03

  • Gilla、L

    Gilla、L

    关于急性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技术,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感谢作者的分享。

    2023-11-20 13:09

  • ◇◆、黄连

    ◇◆、黄连

    这篇文章内容很实用,对于养猪户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2023-10-28 10:1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