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2011年下半年生猪病毒性腹泻防控指导方案

2011年下半年生猪病毒性腹泻防控指导方案

农信网 2023-10-21 05:45:01 畜牧养殖 928

2011年下半年生猪病毒性腹泻防控指导方案

猪病毒性腹泻是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和猪轮状病毒(RTV)感染等由病毒引起的以水样腹泻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此类传染病虽然病原和流行规律不同,但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致病机理相似,养猪现场不易鉴别诊断,并且常呈混合感染,不同年龄的仔猪都可发生,20d内的仔猪极容易感染,数日内可蔓延全群,并且死亡率95-100%,表现为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一群仔猪只要有一头感染发病,只需1-5d全群几乎100%会发病,造成重大损失。

一、流行规律

1、混合感染多:大部分生猪病毒性腹泻为合并流行,多由猪轮状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混合感染引起,或病毒与大肠杆菌等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单一的很少见。大、中、小猪均可发生,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2、冬春季节发病多:本病在我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每年12月到次年4月多发,发病后病猪呈水样性腹泻,颜色草绿色、恶臭,随后诱发全群腹泻。

3、传播途径多:猪的排泄物均可带毒,通过饲料、饮水、生产用具和空气传播,消化道、呼吸道均可感染,数日之内可蔓延全群。

4、小猪发病多:哺乳仔猪发病率80%~100%,病死率80%~100%,尤以1周龄之内仔猪严重。随日龄增加,患病猪症状减轻,病死率降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

二、临床症状

病毒性腹泻的示病性症状:稀便、水样腹泻,迅速消瘦。仔猪偶见呕吐,幼猪和育肥猪少见呕吐。排出的粪便先为稀软,后为稀水样,呈喷射状。仔猪排泄物以黄、绿色为主,偶见白色或暗红色;幼猪和育肥猪排泄物以黑色、灰色为主,偶见绿色和黄色。患猪脱水、迅速消瘦,病程稍长出现贫血、皮肤发白,患病幼猪和育肥猪体重1周之内可减轻3~5千克,随体重的降低,死亡率上升。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一般经5-7d死亡,也有的48h内死亡。5d龄以内的仔猪致死率高达100%。

三、综合治疗

一般认为,本病无特效药或药物治疗无效。但是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采用对症疗法(调代谢、强免疫、促排毒)+复方抗病毒药物+抗菌药+进行综合治疗,有效率80%以上。

1、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做好消毒卫生与防疫工作,注意猪舍的保温和通风。

2、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清除粪便及其污染的垫草,消毒被污染的环境和器物。

3、治疗措施

3.1、常规情况下采用:A、饮水:用0.2~0.5‰高锰酸钾溶液饮水;B、肌注:仔猪腹泻后使用止痢兽药肌注,连用2-3天;C、对症治疗:根据仔猪体重和日龄大小,每头腹腔注射4~8万单位庆大霉素+30~50毫升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一天1~3次(根据仔猪脱水严重程度),直到症状消除为止(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控制食量;刚开始腹泻伴有呕吐时,可考虑禁食1天)。

3.2、病情严重时,常规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情况下,采用:仔猪腹泻后使用免疫球蛋白+恩诺沙星混合肌注,腹腔注射庆大霉素+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一天2~3次,连用2-3天。

四、预防措施

1、卫生消毒:保持猪舍、环境卫生,注意保持适宜的舍温;在秋冬季节,坚持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可在白天气温稍高时消毒,可选用双季胺盐络合盐、烧碱等消毒药物消毒。

2、跟胎免疫:母猪产前30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2毫升,对7日龄的仔猪保护率达95%以上。

3、全群普免:10月上旬注射1次,2ml/头,对冬季病毒性腹泻很好的预防作用。后海穴免疫可以对腹泻二联苗疫苗起到免疫放大作用,后海穴位(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注射,进针时保持与直肠平行或稍偏上。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魔神  龙胆

    魔神 龙胆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这个防控指导方案,减少生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确保猪肉品质安全。

    2023-12-09 07:52

  • LHMLGDM

    LHMLGDM

    这个指导方案真的太重要了,希望能够有效控制猪病毒性腹泻,保护生猪健康。

    2023-11-14 18:48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