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策略的研究)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策略的研究)

农信网 2023-10-07 05:32:01 畜牧养殖 16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策略的研究)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特点

综合防控策略研究

刘小军

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局

1流行特点

各个年龄段的猪都有感染该病的可能性,但是仔猪和育肥猪是该病病毒的主要宿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并且治愈率低。猪体重在30kg——60kg范围内发病最多,其他年龄阶段的猪发病率相对较低,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发病多。该病多发生在6月——8月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传染源主要是发病猪和带毒猪。发病并耐过的猪可以带毒,具有向环境中排毒的特征。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猪舍周围的饲料、饮水、空气、土壤等一旦被病猪的粪尿、唾液、喷嚏等排泄物污染也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猪群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该病可以引起严重的繁殖障碍,一旦和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或者由该病造成继发感染(例如原发性疾病是蓝耳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等,可以使大批量的猪死亡),对猪的健康威胁更大,可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使得猪恶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2病因分析

2.1养殖场(户)防疫意识淡薄

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多发点,因为常年没有发生过该病,相关人员容易产生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防疫意识淡薄,防疫措施不得力,加之有的年份猪的行情不好,价格低迷,个别养殖场(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舍不得使用良好的全价饲料,取而代之的是价格低廉但是质量不达标的饲料,使猪群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加之对猪群的合理免疫、消毒、管理等程序化工作做不到位,猪体不能拥有充足的抵抗力,非常容易导致该病发生。另外,个别养殖场(户)因为担心疾病发生,长期、超剂量、盲目地使用氯霉素、磺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病原产生耐药性,并致使猪体的免疫力下降,甚至会诱发或者加重感染。

2.2饲养管理工作存在缺陷

一是免疫程序不科学。疫苗注射接种操作规程不规范、疫苗保管贮藏制度不完善、免疫时间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均可以导致免疫失败。二是免疫空白期的存在。如果猪场(户)使用灭活苗免疫,产生抗体大约需要15d左右,如果猪在此时间段感染病毒,抗体达不到有效保护水平时,存在发生疾病的隐患。三是消毒制度不完善。消毒工作做不好,饲养环境恶劣,猪舍及周围环境病原微生物滋生,猪只感染病毒、细菌的几率增大,影响猪只的免疫效果。四是猪场的布局规划不合理以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等。

2.3各类应激是诱发本病的因素

一是高温应激。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是在高温季节,如果猪只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高温高湿,热量在猪舍积蓄会使猪群抗病力明显下降。二是接种因素。现代养猪生产中,为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要在不同时间段对猪群接种多种疫苗。疫苗的理化特性、接种时间、接种操作程序等都是应激因子。三是其他因素。转群、混群、运输、噪音等应激均能使猪体免疫功能降低。另外,霉菌毒素、铜、锌、砷制剂等过量使用均能使猪体抵抗力降低。

2.4其他传染病会激发该病发生

研究发现,该病可以和多种病毒病混合感染,也可由附红细胞体等病继发感染。常见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弓形体病、沙门氏菌病、猪喘气病病原体、大肠杆菌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就能使猪体发病,同时导致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抑制,使得猪体的抵抗力降低。

2.5活猪调运是该病传入的隐患

猪场引进猪苗和种猪都要经过严格的检疫、疫病检测以及隔离饲养观察程序,如果这些工作做得不到位,很可能会将其他地方(猪场)的病原微生物带到自家猪场,很容易引起该病发生。另外,患病猪的流通调运也会造成该病的流行与传播。

3诊断要点

3.1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伊始只有少部分猪会出现高热的症状,但是,传播速度非常快,会在很短时间内使整个猪群发病。

3.1.1母猪:体温41℃——42℃,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困难、咳嗽等。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母猪流产率30%以上。

3.1.2育肥猪:主要表现在食欲不振,个别猪会发生结膜炎;多数病猪的皮肤发红,个别病猪的耳部、腹部皮下出现出血点,甚至猪眼眶、肛门周围发绀;少数病猪有神经症状,最后全身瘫痪直至衰竭死亡。

3.1.3该病本身已有一定危害,但是因其可继发附红细胞体、猪瘟、猪链球菌等猪病,其危害性增加,一旦防治工作不到位,极易增高猪的死亡率。

3.1.4临床上经常使用氯霉素抗生素等配合安乃近注射液治疗,虽然能短暂降低体温,但是不能治本。药效过后会很快升至病理状态。单独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物基本无效。

3.2病理变化

肺脏病变是该病在发病伊始的典型症状,主要病变特征表现在气管内有泡沫状分泌物,肺部弥漫性间质性肺炎,病变部位较正常肺肿大,散布有斑点状淤血(花斑肺),个别病猪会发生肺与胸膜黏连的现象,胸膜炎症状明显;淋巴结肿大、水肿、出血或周边出血等;肝脏较正常肿大,边缘有白色坏死灶;肾脏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苍白、肿大,个别的心外膜和喉头黏膜有出血点。胸腹腔积水,心包积液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病死猪肾、膀胱、咽喉部有出血点,淋巴结有大理石状出血的病理特征。

3.3诊断

根据发病特征、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蓝耳病病毒分离与鉴定为阳性,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为阳性方可确诊。

4防治措施

4.1预防

4.1.1免疫。做好免疫工作是控制高致病性蓝耳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该病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所采用的疫苗主要是由政府财政统一采购,养殖场(户)可以免费使用。主要分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两种疫苗。实践证明:接种灭活苗后,可有效阻止肺部病变,猪只注射后不会散毒,十分安全,但其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长;活疫苗显着地控制猪只发病,但在有些情况下有可能使得病毒毒力返强,以至于散毒现象发生。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饲养场(户)应该根据兽医的建议并结合周围病情流行情况、猪群抗体水平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并合理做好猪瘟、伪狂犬等动物疫病的免疫。同时,要规范免疫操作规程,严格一针一畜原则,严禁“打飞针”、随意减少注射剂量等现象的发生。

4.1.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主要是控制其他细菌性疾病发生,减少细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可在饲料中添加氟甲砜霉素、强力霉素、洛美沙星、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进行预防,也可在饮水中添加可溶性抗生素。寄生虫能够降低猪群的抵抗力,使用药物驱虫,提高猪体抵抗能力,能够很好地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4.1.3作好消毒灭源工作。消毒是杀灭病原微生物最有效的手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此项工作落实到猪场管理的各个环节,达到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和传播的目的。要科学选择消毒药品,加强对猪舍及环境定期消毒,对来场的一切车辆、物资必须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严防本病发生蔓延。

4.1.4做好防疫管理与疫病监测。防止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病毒性疾病以及猪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链球菌病等细菌性疾病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定期对保育猪和育肥猪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病毒抗体。

4.1.5其他综合措施。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切实落实全进全出制度,对仔猪尽量实行早期断奶,不断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应激发生。加强人员管理,提高猪舍管理质量,建立病猪隔离和淘汰制度,切实履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4.2发病后治疗

一旦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如果大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和降体温药,往往会加重死亡。治疗原则是越早效果越好,若全身器官功能衰竭后则失去治疗价值。临床上治疗主要是解热镇痛、抗菌消炎、补液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可用氨基比林或安乃近、头孢噻吩钠、口服补液盐和多维电解质等药物。也可针对病毒性疾病使用干扰素、免疫球蛋治疗。同时要加强病猪护理,采食量低或无食欲可采用高营养料并添加5%葡萄糖粉、VC等用拌料饲喂。

5小结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情非常复杂,动物发病有可能涉及多种单独或协同作用的病原因子,所以防控措施也比较复杂,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猪群的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应激,合理使用疫苗和抗生素,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我只是凡人

    我只是凡人

    了解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对于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分享。

    2023-12-14 08:14

  • 常州可丰物流

    常州可丰物流

    猪蓝耳病对农业产业有很大影响,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制定出有效的综合防控策略。

    2023-11-21 15:20

  • 蓝色遐想1999

    蓝色遐想1999

    这个话题很重要,希望能够加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防控措施。

    2023-10-29 22:26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