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

农信网 2023-08-06 03:37:01 养猪 243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链球菌病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养猪业中的广泛应用也使其耐药性随之产生,国内外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较严重,耐药率达50%以上。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包括ermA、ermB、ermC和mefA,其中最常见的是ermB基因编码的内在型cMLSB耐药。大环内酯类耐药性特点表现为多重耐药株(MDR)占很大比例且与菌株血清型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耐药基因erm及mef均为获得性耐药基因,位于转座子内,或由质粒携带,可在细菌间广泛传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耐药性监测,开发新药以及疫苗等对于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猪链球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

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猪链球菌病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尤其在养猪业发达的地区,猪链球菌病发病率也越高。该病是由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多型性疫病,对易感猪群可导致败血症,引起突然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该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使用药物和疫苗,在兽医临床主要应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红霉素和泰乐菌素[2]。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养猪业的广泛应用,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株也迅速发展,耐药率持续增加。

1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状况

由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支原体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不仅在人医临床上作为一线用药或联合用药制剂,而且在兽医临床上也广泛应用。近年来一些国家均报道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存在不同的耐药机制和耐药表型,且表现为多重耐药,从而对该病的治疗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998年至2003年分离自江苏、上海、杭州等地的38株猪源链球菌及2株德国、丹麦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及替米考星的耐药率分别达72.5%、67.5%、72.5%和62.5%[3]。2000年至2001年分离自长春地区不同猪场的22株猪链球菌的耐药性试验表明,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均为86%[4]。分离自河南省15个县、市33株猪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为78.8%[5]。上海、沈阳、吉林、长春分离的36株猪链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86.1%[6]。检测常用抗菌药物对东北地区猪源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发现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药物耐药率高达82%~100%[7]。对浙江部分地区屠宰场38株猪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调查,表明对红霉素、麦迪霉素耐药菌株分别为57.9%和81.6%[8]。MartelA等[9]检测了87株1999年至2000年分离的猪链球菌,其中71%的菌株对多种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药物表现高耐药性。VelaAI等[10]对151株分离自西班牙的猪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超过87%的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酰胺类药物耐药。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外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严重,耐药率均达50%以上。近年来由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大量应用,以及长期在饲料中添加亚治疗剂量该类药物,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选择性压力,亦加速了细菌耐药性产生[11]。

2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靶位点50S亚基,促使肽酰tRNA在移位的过程中从核糖体上脱落下来,而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12]。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通常是由于核糖体靶位改变以及外排泵介导的药物外流。

2.1核糖体靶位改变

核糖体靶位改变包括甲基化酶修饰、核糖体大亚基23SrRNA/蛋白质突变及抗性短肽所引起的抗性[13]。其中甲基化酶引起的靶位改变最常见,由Erm家族催化23SrRNA上单个腺嘌呤残基甲基化,导致核糖体构象发生改变,可显著降低大环内酯类药物与靶位点的亲和力。链球菌中主要的编码甲基化酶耐药的是ermB基因和ermA基因。因大环内酯(M)、林可酰胺(L)及链阳菌素B(SB)的作用部位相仿,所以耐药菌对这三类药物常交叉耐药,称为MLSB(macrolide-lincosamide-streptograminB)耐药。由erm基因介导的MLSB耐药可分为内在型耐药(cMLSB)和诱导型耐药(iMLSB)。内在型由于翻译弱化系统的碱基发生改变,使erm基因mRNA有活性,能被核糖体翻译,导致核糖体在合成时甲基化。在诱导剂存在或不存在情况下对MLSB类抗生素具有同等程度的耐药。诱导型erm基因的mRNA不具活性,仅在可产生诱导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存在条件下被激活,翻译erm甲基化酶表达耐药[14]。在链球菌,诱导剂除14、15元环大环内酯外,还包括16元环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类,iMLSB耐药菌对14、15元环大环内酯类耐药而对16元环大环内酯、林可酰胺及奎奴普丁仍敏感(部分菌株对16元环大环内酯和林可酰胺也耐药)[15]。

2.2主动外排系统

在链球菌中,由mef基因编码产生一个能量依赖的外排蛋白,可将药物泵出细胞外[16]。该机制提供一种新的耐药表型即M表型,对14、15元大环内酯低水平耐药(最小抑菌浓度MIC1μg/mL~32μg/mL),对16元环大环内酯、林可酰胺及链阳菌素B敏感。mef基因有mefA和mefE两种,两者在核苷酸水平上具有90%的同源性[16]。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主要由甲基化酶基因ermB、ermA和外排泵基因mefA编码,均为获得性耐药,位于转座子或质粒上,可在不同种属细菌间传播。尚未在猪链球菌发现23SrRNA/核糖体蛋白突变引起的耐药,该耐药机制在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及A群链球菌中均有报道。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猪链球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包括ermA、ermB、ermC和mefA,其中最常见的是ermB基因编码的内在型(cMLSB)耐药,iMLSB和M型耐药菌株的比例尚不高。如王丽平等[17]研究国内兽医临床分离的111株链球菌耐药性表明,ermB基因检出率为85.5%,cMLSB耐药表型占81.6%,M型和iMLSB型耐药分别为6.6%和11.8%。杨建江等[18]对长春地区22株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均扩增出ermB基因,而未扩增出mefA/E基因,cMLSB耐药表型达86%,未检测到M型耐药,提示猪链球菌M型耐药所占比例非常低。这与MartelA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墨随

    墨随

    这方面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希望尽快取得突破。

    2023-12-07 06:25

  • 张老师

    张老师

    猪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很重要,希望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2023-10-06 17:01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