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嗜血杆菌病不可忽视

猪嗜血杆菌病不可忽视

农信网 2023-08-08 04:32:01 养猪 376

猪嗜血杆菌病不可忽视

该病由巴氏杆菌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发病特点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临床症状包括厌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关节肿胀,跛行,严峻呼吸难题,泛起振颤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暴发时引起极高死亡。剖检病表现为腹膜炎,心包炎和肋膜炎,关节炎,全身浆膜表面泛起浆液性纤维素性以及纤维素化脓性渗出,肺郁血、有出血点,肝肿大,肾有大量出血点,胃溃疡。病死猪体表伴有大面积淤血和淤斑,四肢末端、耳朵和胸背部的皮肤呈蓝紫色。因为药物滥用导致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峻。

鉴别诊断

本病常泛起高烧、皮肤潮红、耳朵发绀.呼吸难题等症状,而误诊为蓝耳病、附红体病或弓形体病。蓝耳病常伴有显著的母猪流产和种猪的一系列其他繁殖障碍,而本病危害主体只是2周至4月龄的仔猪和生长猪;附红体病或弓形体病的体表出血与本病的体表皮肤潮红发绀有显著区别。

本病常泛起体温升高、喘咳和呼吸难题等症状而误诊为肋膜肺炎。肋膜肺炎时。喘咳和呼吸难题症状显著,程度剧烈,有时呈犬坐张口呼吸姿势。而本病病猪咳声稍微,且每次只表现2~3声短咳。

本病常泛起渐进性消瘦、被毛粗乱等症状而误诊为圆环病毒感染。圆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本病在病初用敏感药物施治疗效尚可。

本病常泛起关节肿痛、跛行和神经症状等而误诊为链球菌病。链球菌病虽有关节炎及脑膜炎症状,但典型的皮肤潮红、耳朵发绀症状却很少发生。

本病常泛起喘咳和腹式呼吸症状而误诊为气喘病。气喘病多为个别少量发病,病程较缓和。呈连声咳嗽,用支原体敏感药物治疗有效,本病则呈两三声短咳,且多伴有体表、耳朵发绀、关节肿痛和脑膜炎等症状。

副猪嗜血杆菌是前提性细菌,在正常猪群中约85%猪只上呼吸道可分离到。细菌可从母猪传给仔猪或从大猪传小猪,因此,该病最常发生于保育猪,哺乳仔猪。当新引进种猪,或泛起新菌株也是重要发病原因。假如阴性猪与副猪嗜血杆菌病原携带猪混养的话可能引起灾害性后果,其他的原发性感染尤其是蓝耳病,喘气病和萎缩性鼻炎.蓝耳病发生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继发感染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日龄以前小猪死亡率升高最重要原因,反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严峻感染又成为蓝耳病存在的"指示病".另外猪场治理与环境原因,断奶后的应激,密度高,温度及湿度波动大等均有关系。

免疫程序

试验表明;不管仔猪是否免疫,后备母猪免疫对仔猪攻毒都有保护作用,母源抗体对仔猪1周和3周免疫无干扰作用.母猪产前免疫所产生的初乳免疫力以及对断奶仔猪免疫2次可以提供必要的保护.详细操纵:发病猪场母猪首先实施一次全群普免,3周后再次普免,随后每隔6个月对母猪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同时对仔猪在7日龄和21日龄进行免疫.免疫母猪母源抗体可保护6~7周龄前仔猪,因此假如在哺乳阶段或保育阶段发病,可按母猪免疫程序进行,并在每胎次产前6~4周免疫1次,后备母猪则需要在配种前免疫2次,距离3~4周,假如保育后期或育肥前期发病,则需要对仔猪进行免疫,首免1~2周龄,二免3~4周龄.

特别提示:尽量减小避免在保肓阶段打针各种疫苗,特别是囗蹄疫疫苗,可推迟至65日龄后打针,但必需处于高免状态,减小仔猪产生应激而诱发疾病。

为减小霉菌对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导致猪的抵挡力下降,在饲料中应添加改性的霉菌毐素处理剂。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人间过客

    人间过客

    真的吗?猪嗜血杆菌病听起来好可怕,一定要重视预防和治疗!

    2023-10-28 12:3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