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规模养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规模养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农信网 2023-08-14 05:31:01 畜牧养殖 697

规模养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生产中发生于猪的病例较多,特别是自2001年之后,该病在我国出现了大面积流行,目前已经成为养猪过程中的一种常发病。虽然人们对该病的认识较早,病原也早已得到鉴定,但其病原附红细胞体的种属分类问题却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其大致经历了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几个阶段,目前被划分为支原体属,称为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suis)。该病发生时主要吸附并破坏猪的红细胞,从而引起感染猪的相应病变。

一、流行特点

研究发现附红细胞体可经口服、伤口、皮下、呼吸道及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发生传染,其中蚊虫叮咬在该病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或许是导致该病在夏秋及降水较多的季节多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猪场在即将达到来的高温季节应加强对该病防控的重视。附红细胞体能够感染各年龄段猪只,如母猪、仔猪及生长育肥猪等,但其对生长育肥猪的危害在临床上报道的发生案例最多、仔猪发生后的死亡率最高。

二、发病表现

附红细胞体感染后其首先会吸附于感染猪的红细胞表面,然后通过特异性物质的释放逐步破坏红细胞使其失去原有的功能以致破裂溶血。其感染后的前期多为隐形感染,潜伏期短,在感染动物体内的繁殖周期为14-16h。临床表现主要为感染猪只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猪只外观贫血、黄疸和发热。杨猛研究发现患病仔猪肝、脾和淋巴结等器官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红细胞破裂增加;患附红细胞体病仔猪的贫血属于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的大量破坏以及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细胞的大量变性、坏死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除上述主要症状外发病猪可能还会有如下表现: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仔猪皮肤上特别是腹部皮肤有小的出血斑点;育肥猪多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症状即外观皮肤潮红、毛孔出有针尖状红斑。

发病猪或死亡猪剖检后的肉眼可见病变为黄疸和贫血。主要表现为皮下组织、黏膜、脂肪和脏器显著黄染,常呈泛发性黄疸;肌肉色泽变淡,血液稀薄呈水样,凝固不良;淋巴结肿大,潮红、黄染、切面外翻;胸腹腔及心包积液;肝脏肿大、质脆,呈脂肪变性、土黄色;胆囊肿大,含有浓稠的胶冻样胆汁;脾肿大,质软而脆;肾肿大、呈土黄色,包膜下有出血斑;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肺肿胀;心外膜和心冠脂肪出血黄染,有少量针尖大出血点,心肌苍白松软;软脑膜充血,脑实质松软,上有针尖大的细小出血点,脑室积液。

如果猪场自身有条件或将病变器官送实验室进行组织学观察,则可见到的组织学病变表现为肝实质灶状坏死,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肝小叶间胆管扩张,有含铁血黄素沉着;脾小体中央动脉扩张充血,滤泡纤维素增生;肺间质水肿,肺泡壁增厚;心肌变性;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周围间质增宽、有浆液性及纤维素性渗出,脑软膜充血、出血,有大量白细胞堆积,其中以小脑最为严重。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ehy`

    ehy`

    @潇╰★つ飒对于猪附红细胞体病这种疾病,我们作为消费者也有责任,要选择优质放心的猪肉,让规模养猪场更有动力做好疫情防控。

    2023-12-10 22:09

  • 潇╰★つ飒

    潇╰★つ飒

    非常重视规模养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工作,希望养殖企业能够认真执行相关措施,确保生猪质量和安全。

    2023-10-12 13:50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