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农信网 2023-08-27 07:12:02 畜牧养殖 988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伪狂犬病病毒在病原分类上属疱疹病毒科,伪狂犬病是一种以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和产仔旺季多发,往往是分娩高峰的母猪舍首先发病,窝发病率可达100%。发病猪主要在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最早日龄是4日龄,发病率98%,死亡率85%。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可下降,成年猪轻微发病,但极少死亡。母猪多呈一过性或亚临床感染,很少死亡。

一、流行病学

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对其危害大。可致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及胎儿干尸化。对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衰竭死亡,病死率100%。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但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1、传染源: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除,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一年。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接触,还可经呼吸道黏膜、破损的皮肤和配料等发生感染。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可经胎盘侵害胎儿,泌乳母猪感染本病的1周左右乳中有病毒出现,可持续3~5天,此时仔猪可因哺乳而感染本病。

3、潜伏期:本病潜伏期一般3~5天。

二、临床症状

1、发病仔猪最初眼眶发红,闭目昏睡,接着体温升高到41℃~41.5℃,精神沉郁,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有的病猪呕吐或腹泻,内容物为黄色,初期以神经紊乱为主,后期以麻痹为特征。最常见的是间歇性抽搐、癫痫发作、角弓反张、盲目行走或转圈、呆立不动。出现神经症状的仔猪几乎100%死亡,发病仔猪耐过后往往发育不良或成为僵猪。

伪狂犬患猪神经症状两肢张开

2、20日龄以上的仔猪到断奶后小猪症状轻微,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呼吸短促,被毛凌乱,不食或食欲减少,耳尖发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15日龄以内的仔猪。

3、4月龄左右的猪,发病后只有轻微症状,有数日的轻热、呼吸困难、流鼻汁、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有的呈“犬坐”姿势,有时呕吐和腹泻。

4、母猪有时出现厌食,便秘,震颤,惊厥,视觉消失或结膜炎,有的分娩延迟或提前,有的产下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产下的仔猪初生体小、衰弱,弱胎2-3日后死亡,流产发生率约为50%。

三、诊断

诊断中应注意本病不易与猪瘟、蓝耳病、细小病毒、乙脑等病区别,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检验。

四、防治

1、治疗: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它对断奶仔猪有明显效果,同时应用黄芪多糖中药制剂配合治疗。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预防:①本病主要应以预防为主,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②种猪要定期进行灭活苗免疫,育肥猪或断奶猪也应在2~4月龄时用活苗或灭活苗免疫,如果只免疫种猪,育肥猪感染病毒后可向外排毒,直接威胁种猪群。③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④在猪场内要进行严格的灭鼠措施,消灭鼠类带毒传播疾病的危险。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八零后

    八零后

    病毒带来的威胁真的不容忽视,及时预防和诊断非常重要。

    2023-11-09 16:0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