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养猪效益)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养猪效益)

农信网 2023-08-13 05:35:01 畜牧养殖 918

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养猪效益)

近几年来生猪市场变化较大,主要是疫病的暴发,饲养成活率难以控制。国家补贴、收储市场调节等等。加之我国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猪源来自千家万户,难以全面反映市场本身的规律。很容易形成大起大落。特别是在一年中价格变幅较大,以月平均价为基数,极差最小的年份每市斤也在0.7元[2004年],最大的年份3.5元[2007年],20年合计各月平均极差每市斤0.78元。在这样的生猪市场环境中,对我们养猪人极为不利,养猪人如何做到节支.增收.止损.减亏,了解市场.把握市场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20年来我猪场由于品种的改良,合理的饲料配方,严格的防疫.保健等技术在不断地提高[20年未发生大的疫情]。生猪饲养效果从开始到现在提高百分之25.63,平均每年提高百分之1.28,但是生猪市场价格每年的变幅20年来,平均每年都在百分之22.6。比提高词养技术高17倍。可见生猪市场在养猪业中的重要性。

本人对生猪市场价格是比较关注的,但从中也得到了回报。养猪以来共销售41300多头,计724万多斤,销售加权平均价每斤3.81元,比市场平均价3.536元[20年平均价]高0.274元。平均每头提高效益48.03元,合计近200万元。实际成本价每斤3.55元,按照市场价3.536元销售计算每头还要亏2.45元,合计10万多元。难怪90年代和我前后始建千头以上的10个猪场[有连系的熟人和朋友,都前后改行的改行,倒闭的倒闭,转让的转让,有些规模猪场已转了几个老板,算起来就剩下我一人了。[但是人家现在都比我好]

养猪盈利最好一招:

当前的养猪形势,技术高低是赚钱多与少,而盈亏在于猪病和市场左右。所以我们养猪生产者,除把好疫病关外,还必须掌握生猪市场的信息。平时应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生猪销售点.苗猪市场,特别是猪e网能更多的了解相关信息。并进行记录整理,从微观到宏观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来把握生猪市场的波动规律,避免''追高收养''采取''探底吸纳''来调整一年中的词养结构,尽量在价格''谷期饲养''''峰期出售''这就是''养猪盈利最好一招''。具体做法有两点.

第一点:通过生猪市场微观分析、决定各月上市量和上市体重:

生猪市场的微观,这里指的是,在一年内的短期,千家万户词养生猪习惯,广大消费者消费季节性,地方区域性等因素。我国现在乃有较大部分生猪上市还是属于农家副业,留守老人养几头猪目的是家中日常生活中的潲水,口粮加工副产品的利用。''零钱瓒整钱.卖猪过大年''的习惯。生猪上市旺季集中在春节前[即12月--1月份]这时是产消两旺,因消费者习惯在春节前腌制火腿.腊肉.灌香肠,春节时买年货。在这个生猪上市的旺季期间,都能保持较好的价格,一般养猪户都能获得较好的利润。农民养猪习惯一年两茬,春节期间上市后立即补栏,养一到几头的小户一般都是老法词养,饲养周期长达5--6个月。到了5--7月份出现一年中第二个上市旺季[现在]。这时正是高温季节,又是消费猪肉的淡季,再加上农民要把手中的肥猪卖掉大忙,或作农本。易形成供大于求,出现一年一度卖猪难的季节、价格大幅下降。二十年来[包括今年]有18年4.5.6月份是价格最低季节。把这二十年各月份合计平均生猪价,绘制成升降曲线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四个季度不同的波动规律。

第一季度[1--3月份]是价格下降期:

这时生猪销售的策略是''卖头不卖尾''。生猪上市体重是''宜小不宜大'',只要有商家接受100斤都能上市。尽量把猪的体重压小,栏存数压少。控制第二季度少上市或不上市。

第二季度[4--6月份]是价格的谷期

这时最好没有猪上市即''少卖精养''。如这时有大猪上市是危险期,十年九年亏,就是不亏利闰也是大幅下降。可抓住有利时机补栏,此时大猪价低,小猪一般也根著低,而此季是麦收,麦子价也比较低。等猪长在春节前上市,正好遇上峰期。

第三季度[7--9月份]是价格上升期

这时生猪上市尽量向后推迟,即''卖尾不卖头'',上市体重''宜大不宜小''。体重大到购买商可以接受为止。一般体重可达300--400斤。

第四季度[10--12月份]是价格的峰期

这时是生猪出售的黄金季节,生猪可大量上市即''全卖''此时上市的体重是以生猪词料利用率,及生猪胴体质量来确定,即最隹屠宰体重

在什么时上市、多大体重上市有利可图:

20年来的生猪月平均价,同月合计,从12月份开始绘制的12个月份生猪价格升降图,出现很明显的降升v字型图。经过回归分析,从上年12月份到本年7月份,呈负相关y=6.17-0.223x,从7月份--12月份,呈正相关,y=4.86+0.334x。

y=预期价格

x=向后推迟的月数

例:5月份预期价=6.17-0.223*6[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

1 2 3 4 5 6

=6.17-1.338=4.832

即5月份预期价是4.832元

例2:11月份预期价=4.86+0.334*5[7.8.9.10.11.]

1 2 3 4 5

=4.86+1.67=6.53

即11月份预期价是6.53元.

现在养猪不同于过去,过去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现在就是为了赚钱,生猪在什么时上市,多大的体重上市,目的也是一个,就是在什么时上市体重多大有利可图,就什么时候上市多大体重上市。可根据上面两个回归方程进行短期预测预期的价格,可用公式计算进行比较

有利可图上市时间和体重计算: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进行比较。

当时价格*当时体重:预期上市体重*预期价格-增重部分总成本

预期上市体重=当时体重+预期天数*日增重

预期价格=回归方程代入[12月-本年7月负相关y=6.17-0.223x从7月-12月正相关y=4.86+0.334x]

y=预期价格

x=向后推迟的月数

增重部分总成本=每市斤盈亏点*[预期体重-当时体重]

例1

1月份上市的生猪体重120斤,与再养3个月体重240斤在4月份上市,是什么时候上市有利可图?

计算:

6.2*120:240[6.17-0.223*5]-4.8*120

=744:240*5.055-4.8*120

=744:1213.2-576

=744:637.

经过公式计算可以明显看出多养3个月不但没有增加效益,反而降低了每头107。这与第一季度''卖头不卖尾''''宜小不宜犬''是相合的。

例2

7月份上市的体重180斤,再养2个月到9月上市,体重280斤进行比较利润。

计算:

5*180:280[4.86+0.334*3]-5*100

=900:280*5.862-500

=900:1641-500

=900:1141

从计算多养2个月多获利241元,这也合乎第三季度''卖尾不卖头''、''宜大不宜小''。

照此公式预测比较,要注意从10月份开始每斤要减0.2元。这近两三年都从10月开始下降,可能是国储肉调控。

第二:运用生猪市宏观分析:调整年度间的词养量

生猪市场的宏观不同于微观。是方方面面大的因素形成的,国家政策,产品库存量、税收、银行贷款、价格补贴,生猪补贴、收储放储、大面积词养量,其它肉食品能代替猪肉的产量,世贸环境,甚至大自然的气象、地震、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等都能影响到生猪市场价格。

从宏观角度总结过去的生猪市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93年以前,是计划经济,生猪市场价格比较平稳。

第二阶段:94年--97年,是价格上升幅度较大阶段。每市斤价格从1.7元上升到4.13元,上升2.43倍。97年是第一次全年盈利。

主要原因:

这一阶段主要是生猪市场的开放,加之邓小平同志南巡后,全国各行各业发展很快,货币宽松,广大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形成生产、消费两旺时期。

第三阶段:98年--99年,是生猪价格大滑坡阶段。每市斤由4.13元下降到2.72元,下降百分之34,出现全国大面积亏本。

主要原因:

[1]97年养猪效益好,全国栏存数增加,供大于求。

[2]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也受到一定影响,国家采取经济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工业体制改革下岗工人增加,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等因素。到了2000年随着国内经济好转和栏存数量的减少,当年粮食全面下降,猪价不较高,但是猪粮比价全年6.8:1,出现第二个全年盈利年份。

第四阶段:01年--03年上半年,是低价走平,不死不活阶段。猪价在2.5---3.2元内走动长达29个月,此时有一部分养猪户开始退出,出外打工。到03年下半年开始回升。

第五阶段:2004年在03年下半年猪价回升后一直上升,04年猪价创历史新高,每市斤5.5元,盈利时间长达24个月,是第三次全年盈利。

主要原因:

[1]栏存相对减少。

[2]国家对三农重视,农民工工资清欠,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政策的实施,使最大消费群体农民购买力提高,农民改善生活的首选是猪肉。猪肉的需求大幅上升。

[3]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也是把猪价抬高的重要因素。

第六阶段:2005年7月份---2006年8月份,这13个月是不正常的阶段。[1]05年下半年猪价突然暴跌,在10天内全国每市斤下跌1元多,跌得如此之快不正常。[2]猪价在第三季度开始下跌前所未有不正常。[3]全国栏存已大量下降了。大猪已不多了,但是猪价仍较低,不正常。

主要原因:

[1]05年四川链球菌事件,一些谋体连续几天的不适当报道,使全国好多人不敢吃肉。

[2]大面积高热病暴发,好猪,病猪一齐大量上市。

[3]全国全面''定点屠宰''集中批发、垄断肉源、掌控价格、压迫两头、使养猪人雪上加霜。

第七阶段:从2006年7月---2009年3月长达33个月,是两谷夹一峰跨四年的大周期。猪价从2006年7月开始一直上升到2008年3月份达顶峰,少数地区每市斤出现10元的高价,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头利润达千元。顶峰后开始下降,从08年3月---09年3月长12个月,但价格仍较高,保持盈利的时段从06年8月份---09年2月份计31个月,是养猪以来盈利期最长,猪价最高,最牛的阶段。是第四次出现全年盈利,又是第一次连续两年盈利。

主要原因:

[1]05.06年亏本严重好多养猪人退出。

[2]06年高致病性蓝耳病暴发,有些地区死亡率超过百分之50。

[3]猪价大幅上升,养猪热情高涨,出现见母就留,相对减少肥猪的上市量。

第八阶段:

2009年---现在,或[预测]到11年上半年:07.08年的''暴利''让各路资本蠢蠢欲动。在一片叫好声中,在政府不应该的鼓励补贴下,全国生猪养殖速扩大。导致了2009年---现在或[预则]到11年上半年的卖猪难的局面。也可能重复2001---2003年不死不活低价上下走阶段。这一阶段猪价2009年已有全国平5.6元猪粮比价5.8:1,预测2010年猪价5.7--5.9元猪粮比价5.4--5.6:1,2011年上半年平均猪价难超6元猪粮比价5.8:1。这一阶段养猪人不希望看到,但是规律。我们要学会规避风俭。

宁可少赚不能赔,从宏观上分析,当猪粮比达7--8:1时,要避免''追高收养'',在猪粮比价5--6时[指年平均价]母猪要更新,淘汰劣种,从小开始选育良种母猪。当它们产第一胎时,就可能遇上猪粮比价的较高值。此时是''探底吸纳''[不是''逢底吸纳'']以迎接下一个猪粮比价高峰。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博之翼翼

    博之翼翼

    市场为导向的养猪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2023-12-10 11:47

  • 太空豆

    太空豆

    养猪效益提高了,生产者才有动力继续投入,才能稳定市场供应。

    2023-10-11 20:41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