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害虫图谱 > 鳞翅目害虫 > 苹果雕蛾(雕蛾科)

苹果雕蛾(雕蛾科)

农信网 2023-07-16 06:26:01 鳞翅目害虫 123

苹果雕蛾图片,苹果雕蛾长怎么样?苹果雕蛾怎么防治,苹果雕蛾用什么药最有效?苹果雕蛾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苹果雕蛾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苹果雕蛾(雕蛾科)

一、中文名称:苹果雕蛾

二、别名:苹果雕翅蛾

三、学名:Anthophilapariana Clerck

四、分部地区:在我国分布于山西、陕西、吉林、甘肃等地;国外分布于日本、俄罗斯以及欧洲、北美等地。

五、危害作物:苹果、山楂、沙果、山荆子、海棠等多种果树植物。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以幼虫卷叶危害,多将叶片向上纵卷呈饺子状,于卷叶内食害上表皮和叶肉,或将2~3片嫩叶缀连一起成卷叶团于内取食,常将叶片食成纱网状、孔洞或缺刻,粪便黏附于丝上。

苹果雕蛾(雕蛾科)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5~6mm,翅展11~13mm,翅宽约2.5mm,触角丝状,有黑白相间的环纹,唇须密布鳞片状毛,第3节向上举,末端钝,前翅黄褐色,翅的1/3处有由前缘伸向后缘的狭条纹,其内侧呈黑褐色,外侧呈白色。2/3处有白色宽条纹,两侧呈黑褐色,外缘及缘毛皆呈黑褐色。后翅灰褐色,腹面银白色,足的胫节、跗节上有黑色、白色相间的环纹,中、后足的胫节上有明显的环状毛刺。

2、卵:近圆形略扁,初产乳白色,后变浅黄色,卵壳上具许多不规则刺突。

3、幼虫:老熟体长约10mm,淡黄绿色,头部黄褐色,每侧单眼5个,黑色呈弧形排列,胴部各节毛瘤黑色,中、后胸、第1~8腹节背面各有6个,中、后胸排成一横列,第1~8腹节排成”∵∵“形。腹足细长,趾钩单序环18~20个,臀足趾钩单序缺环16个左右,无臀栉。

4、蛹:体长约5.5mm,初黄白,后渐变黄褐色,翅芽暗褐色。第3~5腹节背面前缘各有一横列小刺,腹末背面有1对钩刺。

九、发生规律:此虫1年发生3~4代,以蛹或成虫于杂草、枯枝落叶、树皮缝隙、干基部土缝中越冬。

以蛹越冬者,翌年寄主萌动露绿时羽化为成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老熟幼虫于叶背做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成虫产卵于叶面上,卵期5~6天,幼虫危害期约半月左右,6月上中旬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7月中旬为第3代幼虫盛发期,8月上中旬为第4代幼虫盛发期。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化蛹进人越冬。

以成虫越冬者,翌年气温回升至15T时开始活动、交尾、产卵;4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约10天。4月下旬卵开始孵化,5月上旬为盛期,幼虫期约20天左右,危害至5月中旬幼虫陆续老熟化蛹,5月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约8天,5月底始见成虫羽化,6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寿命6天左右,5月下旬始见第2代卵,6月上中旬为第2代卵盛期,卵期8~11天,6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7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7月中旬左右为化蛹盛期,蛹期1周左右。7月中旬可见第2代成虫,7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第3代幼虫7月下旬开始孵化,8月中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始见第3代成虫,羽化后的成虫寻找适当场所开始越冬。

以蛹越冬者1年发生4代,以成虫越冬者1年发生3代。

成虫昼伏夜出,傍晚围绕树冠飞翔。卵散产于叶上,以主脉附近较多,幼虫活泼,有转叶危害习性,老熟后于卷叶内或转至新叶、果的梗洼内结茧化蛹。羽化时蛹体常脱出茧外。

十、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果树落叶后至成虫羽化或活动前,清理烧掉园内及附近的杂草、枯枝落叶,消灭其中越冬蛹或成虫。

2、化学防治:幼虫对药剂较为敏感,常用农药的常用浓度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苹果雕蛾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老牛拉破车

    老牛拉破车

    这种虫子真讨厌,要好好保护果园啊!

    2023-10-13 18:5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