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蔬菜种植技术 > 芦笋种植技术 > 芦笋茎枯病要以预防为主

芦笋茎枯病要以预防为主

农信网 2023-07-08 07:32:01 芦笋种植技术 746

芦笋茎枯病,一旦发病很难治疗,是目前芦笋种植上的一个大敌,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缩短采摘年限。在近日省农技推广总站组织召开的2007年芦笋生产形势分析会上,容城县农业局副局长郭志强针对该病的防治,把自己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讲给参会的芦笋种植户,使大家受益匪浅。

郭志强介绍说,目前,我国生产的芦笋90%要经加工后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美等国家。但2006年5月起,日本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芦笋对日出口,而容城的芦笋出口却很顺利。这主要是当地笋农严格按照“预防为主”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结果。

他把芦笋茎枯病防治方法归纳成了“一早一晚”、“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一干一湿”、“一前一后”的二十字方针。

“一早”是早预防。芦笋茎枯病一般只发生在新长出的茎秆上,因此要在留茎前3天用抑菌净打一遍药,对环境进行消毒,使新茎在无病菌的环境中长出。“一晚”是晚浇水。茎枯病是高湿型病害,应控制田间湿度。芦笋茎秆长出40天以后抗病性能显著增强,在40天内尽量不浇水,可在留茎前浇足水,施上肥,施肥要施缓释肥,保证肥效。然后中耕松土。

“一高”是采用高垄栽培,降低湿度。垄高以浇水时水面不没过垄沟的2/3为宜,使高垄上部的1/3一直保持干燥,茎枯病病菌不能萌发。“一低”是茎基部与地面的接触处在打药时重点打。

“一上”指芦笋植株地上部茎枝在打药时要打到、打匀。“一下”是地面要在留茎前进行杀菌处理。

“一干”是留茎期间40天内不浇水,下雨后及时进行中耕,降低田间湿度。“一湿”是轻浇水,在采笋期间可浇小水,能提高芦笋产量,并使笋条脆嫩。在采笋期间不怕病菌萌发,因笋茎长出后随即采割,病菌没有寄主,不会产生危害。

“一前”是浇水以前喷一遍药,“一后”是下雨后喷一遍药,防止病菌因高湿萌发。

这样,通过系统的预防,芦笋茎枯病一般发生很少,用药也就很少了。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雨落乌啼

    雨落乌啼

    这不仅现了生物多样性重要性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

    2024-01-27 13:23

  • 微凉青春

    微凉青春

    望果农注意要从源头预防疾病发生才能保障庄稼健康。

    2023-12-21 14:30

  • 闺蜜丶陪你闹゛i

    闺蜜丶陪你闹゛i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这句话在各行各业都适用不单是农业。

    2023-11-14 15:37

  • 文水自粘壁纸无缝壁画直销

    文水自粘壁纸无缝壁画直销

    学会预防才能更好地保护芦笋茎健康!

    2023-10-08 16:4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