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常见猪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常见猪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农信网 2023-07-07 04:43:01 畜牧养殖 981

常见猪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猪病的发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部分老疫病呈非典型化,临床症状日渐复杂,新的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不时出现,个别传染病的免疫失败也时有发生。猪病的流行使养猪生产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养猪业每年因各种疾病直接造成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疾病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饲养和人工的浪费,含有治疗性药物的病猪及产品对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已经由原来的品种、饲料和市场转变为各种疫病的威胁,疫病的流行成为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猪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1 养殖方式落后

传统的散养方式在我国仍占有很高的比例,大部分散养户观念陈旧,技术力量不到位,管理手段跟不上,圈舍简陋,管理粗放,免疫不到位,消毒不彻底,达不到法律规定的防疫条件。

2 防疫不当

2.1 免疫操作不规范

养猪户中大部分没有受过兽医基础培训,免疫操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疫苗用量不准确、免疫时间间隔不当、免疫程序使用不当和消毒不合理(如在免疫期间消毒)等,从而大大影响了免疫效果。

2.2 疫苗运输和保管不善

经营生物制品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取得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后才能经销疫苗,但一些经销兽药、饲料的门市大都经销疫苗,有些根本不懂疫苗运输、保管常识,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

3 免疫抑制

3.1 疾病免疫抑制

猪在疾病的潜伏期或亚健康的状态下(携带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血液虫病、寄生虫病等),注射疫苗后,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虽然注射过疫苗,但抗体高度维持的时间较短,如遇强毒攻击,极易发病。

3.2 药物免疫抑制

有些养猪户为了防病,三天两头用抗生素药物预防。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因为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有益菌,引起二重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3.3 饲料免疫抑制

饲料中微量元素过量超标,猪食后全身发红,拉黑粪,是因为铜、砷过量超标。在临诊解剖猪时,发现许多猪胃底部充血、出血,怀疑是微量元素过多或者抗生素长期使用造成的。这样的猪抗病力非常低,发病的可能性就大。

4 药物滥用导致耐药菌株产生

4.1 滥用抗菌药物和激素药物

滥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造成“药物越用越多、病越来越难治”的现象。一方面,造成抗药菌株的不断出现,有时甚至达到无药可治的地步;另一方面,由于不按剂量添加或估抓药物而导致中毒,临床上常见的有喹乙醇、磺胺类药物、马杜拉霉素中毒等。

4.2 治疗不彻底

一些养殖户因为资金紧张,怕花钱,猪刚开食就停止治疗,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维持疗效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当药物降到一定浓度时就必须及时补充药物,否则,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在含有较低浓度的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今后的治疗造成较大难度。

5 随意引种,产品流通领域疏于管理

5.1 现在的猪产品市场是开放的,这有利于商品的合理流通和价格稳定,但市场管理难度加大,有的养殖户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当发生疫病时,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患病的猪私自出售,造成了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5.2 随意引种,造成疫病传播

由于一些养配种公猪的畜户不重视环境消毒和淘汰老配种猪,种公猪猪体不洁,往往带病配种,给母猪、仔猪健康生长带来隐患。

6 饲养管理不当

重保温、轻通风,这种现象在冬季比较突出,导致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引发疾病;饲养密度过大,光照不合理等因素引发疾病,如猪咬尾等。

综合防治措施

1 政府要加强投入和管理

政府要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落实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加强疫苗的监管及冷链建设,使养殖户用上安全、放心的疫苗,整顿兽药市场,严厉打击经营假劣兽药的行为。

2 发展规模养猪

落后粗放的社会散养方式不利防病控病。为保障人畜健康,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农村散养习惯,建规模化猪场,走规模化养殖之路。

3 布局合理,科学饲养

3.1 猪场建设要符合防疫条件

饲养场建设是养猪的基础,要从选址、布局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防疫条件。否则对猪的生长、猪的健康、猪场的经济效益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3.2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制定合理生产计划。饲喂配合饲料,保证营养,提高猪体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猪栏要干净,猪要吃饱,饮清洁水。冬天要保暖通风,夏天要防暑降温,并搞好环境卫生,防止蚊虫。定期对猪舍、用具及环境进行消毒,杀灭有害病原体。禁止养狗、养猫,消灭老鼠,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3.3 重视免疫注射

免疫注射是使易感机体变为非易感机体的唯一手段,也是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免疫操作要规范,免疫注射前要掌握机体的健康状况,有寄生虫病或染有其他疾病的不予防疫注射,一定要使免疫注射达到预期效果。

3.4 抓好抗体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定期监测猪体内的抗体水平,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科学免疫,提高免疫质量。

3.5 合理用药

要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病变及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等,有目的、有针对性用药,严禁滥用抗生素,杜绝长期的大量使用退热药和皮质激素,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避免机体免疫力下降。做到科学诊断,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

4 加强检疫工作,杜绝疫病传播

主要搞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督查和车辆消毒,使病猪及产品不能进入流通环节,从而在最小范围内将其控制和扑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疾病的预防控制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希望广大养猪户要正确认识疫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6 评论

  • 曼陀罗的思念

    曼陀罗的思念

    合理用药也是防治猪病关键要遵医嘱使用药物。

    2024-03-01 19:16

  • 海魂

    海魂

    3.

    2024-01-22 00:50

  • 杉樱

    杉樱

    @↖凉宫☆花音↗合防治猪病要做好环境卫生和定期检及发现并隔离病猪。

    2023-12-13 06:25

  • ↖凉宫☆花音↗

    ↖凉宫☆花音↗

    2.

    2023-11-03 11:59

  • 玖逦魅影

    玖逦魅影

    猪病发生原因很多需要加强疫情监测和科学饲养管理。

    2023-09-24 17:34

  • 沈末肆

    沈末肆

    1.

    2023-08-15 23:08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