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规模养猪场可能出现的三大弊端

规模养猪场可能出现的三大弊端

农信网 2023-06-17 04:22:01 养猪 754

规模养猪场可能出现的三大弊端

规模养猪以其高密度、高产出、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然而,人们在片面追求“三高”的同时,一些违背猪的生物学特性的建筑设计正威胁猪的健康,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都存在以下三大弊端

1、 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生比例较高

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原因主要是:母猪生产时圈舍环境污染导致外阴感染。发生难产时助产不当损坏产道引起;怀孕时运动不足,分娩无力,导致胎儿滞留腹中,引起胎儿腐烂,进而造成子宫化脓。其中因母猪运动不足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相当普遍,归根结底还是规模猪场的建筑设计存在缺陷所致,猪场没有运动场,母猪笼养,致使母猪活动量太小。

2、 黄白痢连绵不绝

规模化养猪场由于采用高密度笼养,笼与笼之间相互连通,疾病防控困难,只要一窝仔猪发生黄、白痢病,便很快传播到临窝仔猪,致使整个猪场污染、循环感染,很难根除。

3、 种用猪的高淘汰率

许多猪场的公猪舍没有运动场,公猪养在栏内,缺乏运动,加之猪栏内粪尿一般不能及时清除,也容易引起公猪过肥,影响精子质量,增加肢蹄病的发生,直接导致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变短。母猪长期生活在狭窄的限饲栏中,运动不足,又担负繁重的生产任务,肢蹄病,产道病等时常发生,加上休产期不足,母猪未老先衰,缩短了使用年限,引起高淘汰率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对规模化养猪场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争取生产更为合适的商品猪;同时又要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满足猪的生物学特征,创造适宜其生长的生活环境,保证规模适度,密度合理。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一个人的旅途

    一个人的旅途

    养猪场规模化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动物福利问题和疾病传播风险增加。

    2023-09-25 03:30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