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规模猪场猪口蹄疫病的有效防控方案

规模猪场猪口蹄疫病的有效防控方案

农信网 2023-06-23 05:48:02 畜牧养殖 947

规模猪场猪口蹄疫病的有效防控方案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mouth diseasevirus,FDM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经济毁灭性动物传染病。中国俗称“口疮”、“蹄癀”、“脱靴症”,又称为“5号病”等。可引起包括猪、牛、羊、鹿等在内的70多种偶蹄动物致病。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其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头、蹄叉及附蹄周边皮肤会形成水疱。

【口蹄疫病鉴别诊断】

猪口蹄疫病的临床症状易与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病、猪水泡性疹三种疾病混淆。水泡性口炎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夏末秋初多发,感染猪、牛、羊、马,其中马不感染口蹄疫,这可与水泡性口炎区别。猪水泡病由猪水泡病毒引起,只感染猪。猪水泡性疹由猪水泡性疹病毒引起,不感染初生乳猪。

【口蹄疫一般性防控方案

1、强化免疫

实行普免制或生产流程制免疫。实行普免制时,建议O型口蹄疫疫苗与外购A型口蹄疫疫苗每年联合使用2-3次,即每季度普免猪群1次左右,包括各种公、母猪及商品猪。考虑到口蹄疫的应激问题,配种30天内的母猪、临产前母猪原则上不免疫,这两类母猪群避开高风险期后再补免,配种30天以上及临产母猪普免时建议小范围免疫,观察猪群状态后再扩大免疫。

生产流程制免疫可为后备母猪、空怀期母猪、30-40日龄仔猪、70日龄生长猪各免疫1次,该方案主要针对自繁自养规模猪场

2、易发季节的严格消毒

针对易暴发口蹄疫的温度较低的冬春季节,需购买强碱(pH>9)、强酸(pH<5)性消毒剂,交替对猪舍各生产区进行消毒。消毒时按清理粪尿、清洗、干燥、消毒的顺序进行。酸碱消毒剂及氧化剂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烧碱等。

3、适宜的保健

针对口蹄疫易发区——规模化养猪场,冬春温度较低时期,建议10-15天/月按3-5kg/吨添加扶正解毒散及VC,增加猪群的非特异性保护屏障。

【口蹄疫的紧急防控与治疗】

原则上暴发口蹄疫病后实行全群销毁、并对规模化养猪场进行彻底消毒、空置半年左右后再处理。当发生疑似口蹄疫疫情时,需将疫情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得到确诊后,由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相关程序对发病猪场及猪群进行处置。

【紧急防控方案】

(一)全群防控:

1、封锁、隔离

封锁发病猪场,禁止任何猪场外来人员与猪舍内人员间相互流动。同时,猪场内划分疫区与非疫区,建立猪场内疫区、非疫区饲养与技术人员的专用通道。疫区与非疫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服等实行专门分类清洗与消毒。

2、消毒和专人专舍

发生口蹄疫疫情后,应实行专人、专舍,同时,使用强酸、强碱、过氧化剂等消毒药按2-3次/对的频率对发病猪舍进行带粪尿消毒。

3、防继发感染

全群拌料扶正解毒散(4-5kg/吨)、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或土霉素类抗菌素,抗菌素连续、交替使用3-5天。至猪群症状减轻时扶正解毒散减半使用,直至猪群恢复正常。正在使用冬春季扶正解毒散拌料养殖场,发生疫情请改用通肠散或黄连解毒散。

(二)分群治疗(基本原则:强心、抗继发感染、温度)

1、肌肉注射:使用樟脑磺酸钠、氨钠咖、洋地黄等强心药,配合使用林可霉素或头孢等敏抗菌素以及维生素C、葡萄糖液等;肌肉注射重症猪只(主要针对病仔猪)的用法为:上下午各1次,连用2-3天,抗菌素交替使用。

2、水泡创口处理,按清洗(温盐水)、消毒(70%消毒酒精及碘酒)、撒青霉素粉、涂摸红霉素软膏或冰硼散等的顺序对破溃水泡进行处理。乳头可用高锰酸喷雾消毒处理。

3、加强饲养管理

(1)保持圈舍温度,根据猪群生长不同阶段对所在圈舍进行温度调整,见下表:

(2)加大饮水量

保证饮水温度接近20-25℃,添加电解多维及葡萄糖于饮水中,投服发病猪群,3次/天,症状减轻后1-2次/天。可按4-5kg/吨扶正解毒散沸水浸泡30分钟过滤除渣后加入饮水中同时服用。症状减轻时减半服用,直至猪群病愈。

(3)保持舒适圈舍环境

保证发病圈舍地面干燥舒适。及时清理圈舍地面杂物及污物(尽量避免使用冷水冲洗地面),可用麻袋、桔梗、稻草等物铺在地面。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