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制

猪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制

农信网 2023-05-02 04:40:01 养猪 293

猪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制

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传播快等特点。该病的死亡率虽然较低,正确治疗患猪能够迅速康复,但若治疗不及时或误治,往往会造成大范围的扩散,并继发多种呼吸道疾病,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导致生长受阻,从而降低生产性能,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1 病原与流行病学

猪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引发,该病毒除感染猪外,也能致人发病。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该病毒均有易感性,气温骤变是该病暴发的诱因,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天气多变的冬春季节多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可长时间带毒,是猪流感病毒的储存宿主,往往是以后发病的重要隐患。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虽然该病病死率不高,但由于具有发病急骤、传播快速的特点,往往因防治不及时或误治而造成大范围的扩散,甚至造成地方性流行。由于该类病毒广泛存在于患猪的呼吸道黏膜,随分泌物排出后,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侵入易感猪体内,在呼吸上皮细胞内可迅速繁殖,很快就会致病,被感染的猪接着又向外排出病毒,从而形成循环传播,往往在2天~3天内可迅速波及全群,造成大面积的发病。

近年来的临床调查与研究表明,由于目前我国猪群中大多存在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隐性感染,而该病毒可导致免疫抑制,且蓝耳病也已有转型趋向,由原来的母猪流产型转为呼吸道肺炎型,因此,当猪群抵抗力下降、流感病毒侵袭时如不及时控制,很容易继发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从而加重病情,加大治疗难度,导致病死率增加。

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为2天~7天。通常发病突然,短时间内往往会造成全群感染。严重者病初体温高达40℃~41.5℃,精神迟钝,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挤堆在一起,不愿活动;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增多;病猪呼吸急促,阵发性咳嗽,鼻孔有清亮或黏性分泌物,有的可见腹式呼吸;个别病猪有肌肉与关节疼痛表现,触摸时敏感,行走无力,同时粪便干结,无尿或尿少,尿液呈深黄色。

病情较轻者,如无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一般都能耐过,多数可于6天~7天后康复;如在发病期间治疗不及时,个别病例会转为慢性并因持续咳嗽、消化不良,出现进行性消瘦;还有的则易发生继发与并发症,增加病死率;妊娠母猪感染时,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出现流产、早产,康复后的母猪常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初生仔猪因母猪发病缺奶和受感染,可造成整批死亡。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月亮上的小熊

    月亮上的小熊

    这个话题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范猪流感的措施,确保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

    2023-08-03 23:0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