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

农信网 2023-05-23 04:41:01 养猪 756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某些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饲料原料中,毒素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由于目前饲料原料霉菌毒素的含量普遍超标,猪采食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引起急性死亡、种猪繁殖障碍,免疫功能降低、饲料利用率降低、抗病力下降和生产性能下降等,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

猪群采食含有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其中一种或多种毒素的饲料时,经常表现为食欲下降或不采食饲料,全身皮肤出现红点,阴囊部皮肤呈水浸样病变,病猪犬坐、咳嗽、气喘、包皮红肿、顽固性下痢或便秘,部分出现呕吐、直肠脱甚至阴道脱;母猪不发情,配不上种,怀孕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或产后无乳。个别重症患猪出现瘫痪。

解剖可见有肺炎、胃炎、胃溃疡、肠炎和肾炎等病变。有些霉菌毒素能直接导致猪肺水肿而急性死亡。其他病变还有淋巴结肿大充血、胸腔积水、心包积水、心脏冠状沟脂肪呈黄色胶冻样,胃穿孔,胃内膜脱落,肠壁增厚,肠内部腐败变黑,膀胱穿孔,肝硬化,皮下脂肪黄染,血液稀薄,凝血不良,胆囊发炎,下颌淋巴结附近的结缔组织有腐烂病灶等。

二、预防措施

1.碎粒或有虫蛀的玉米中毒素含量最多,可对玉米进行过筛,将碎粒、有虫蛀粒的玉米去掉;并应加强检查,防止发霉变质的原料入库;保持库存环境通风干燥并缩短饲料成品和原料的贮存时间,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并及时清理已被污染的原料;严重发霉的饲料绝对禁止饲喂。

2.中、轻度霉变可根据具体情况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或处理剂进行脱毒处理。目前饲料中的玉米一般都在收获前在田间感染霉菌,建议全年在公母猪饲料中加入霉菌毒素处理剂,在每年的2~9月份,除乳猪以外的全部猪群都应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吸附剂。猪场应选择由伊利石、绿泥石等双极性改性水合硅铝酸盐、中药提取物等成分组成的霉菌毒素处理剂,不但能吸附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等多种毒素,还有增强免疫力、护肝强肾等作用,而且不会吸附饲料中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另外霉菌毒素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对肝功能的损害,而大部分霉菌毒素吸附剂或分解剂都没有保护肝脏的解毒功能,所以不能促进病猪的康复。

3.在豆粕、膨化大豆粉、麸皮、米糠、鱼粉等原料中霉菌毒素的超标现象比玉米还要严重,因此在不能对每批原料进行霉菌毒素检测的情况下在饲料中长期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是必要的。在母猪料和断奶仔猪料中添加尤为重要。

三、中毒后的控制

1.目前猪霉菌毒素中毒无特效药物治疗,当发生霉菌毒素中毒时,必须立即停用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原料,更换饲料并在全群猪饲料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和多种维生素,保证猪群充足的饮水供应。

2.急性中毒引起的重症病例,可先内服或灌服人工盐,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保肝,同时皮下注射适量的20%安钠咖注射液,促进毒素排除;多喂青绿饲料,提高饲料中复合维生素、硒、叶酸的添加量。

3.由玉米赤霉烯醇中毒引起的母猪不发情,可1次注射氯前列烯醇0.2毫克,或每天注射0.1毫克,连用2天。

4.由麦角毒素中毒引起的无乳症,可多次少量外阴部皮下注射缩宫素,每次10国际单位,每4~6小时注射1次,连用2天。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厦门乒乓☆

    ☆厦门乒乓☆

    非常重要话题需要加强对猪霉菌毒素中毒防控工作。

    2023-09-09 05:25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