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制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制

农信网 2023-05-26 03:47:01 畜牧养殖 911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制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又称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群病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表现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及肺炎。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许多学者乐于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

本病遍布全球,其污染肉、蛋食品所致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随着国际间肉、蛋食品贸易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本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出口食品的沙门氏菌污染而引起的退货和索赔在世界各国间时有发生,给出口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病原学

引起本病的细菌主要有猪霍乱沙门氏菌孔清道夫变种、鼠伤寒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此外还有都柏林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它们是一群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可运动、有周鞭毛的兼性厌氧杆菌,没有荚膜,不形成芽孢,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无色。本属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下可以存活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2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4个月龄以内的断乳仔猪。成年猪和哺乳猪很少发病。细菌可通过病猪或带菌猪的粪便、污染的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猪。鼠类也可传播本病。沙门氏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人猪群。许多猪可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但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或长途运输等,猪的抵抗力普遍下降时,或病菌几经通过猪体毒力增高,也可造成本病的暴发。1~4月龄仔猪易感性较高。半岁以上猪的免疫系统已逐步完善,感染后很少发病,但在相当一段日寸间内带有本菌。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尤其是在发生猪瘟时,往往发生本病的并发和继发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季节更易发,在猪群中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流行。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及时等应激因素易促进本病的发生。

3临床症状

3.1败血型沙门氏菌病

主要发生于小于4月龄仔猪。病猪表现为不安,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大群发病时,少数死猪尾部和腹部肢端发紫。到败血型沙门氏菌病发病的第3天或第4天,出现黄色水样粪便。本病暴发时,发病率很低(通常低于l0%)。但死亡率很高。

3.2结肠炎型沙门氏菌病

结肠型沙门氏菌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初期症状为黄色水样腹泻,不含血液或粘液。几天之内同群中多数发病,典型的腹泻症状是一种白色蜂蜡样腹泻,可在几周内复发2~3次,有时粪便带血。病猪发热,采食减少,并出现与腹泻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应的脱水。病猪的死亡率一般较低。纯系种猪群有时可发生异常高的死亡率。搜猪网感谢您的支持!

4病理变化

4.1败血型沙门氏菌病

病死猪耳、蹄、尾部和腹侧皮肤发绀;脾肿大,色暗带蓝,坚度似橡皮.切面蓝红色;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其他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淋巴结软而红,类似大理石状;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有时肝实质可见糠麸状、极为细小的灰黄色坏死点;全身粘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胃肠粘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

4.2结肠炎型沙门氏茵病

特征性病变为局部的或弥散性坏死性结肠炎和肓肠炎。盲肠、结肠有时波及回肠后段,肠壁增厚,粘膜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腐乳状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少数病例滤泡周围粘膜坏死,稍突出于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积聚,形成隐约可见的轮环状。淋巴结特别是回肓淋巴结高度肿胀、湿润。部分淋巴结干酪样变。肝脾不肿,只有末端充血。

5诊断

猪副伤寒作为原发性疾病主要发生于4月龄内的断乳仔猪,一般呈散发性,饲养管理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出现地方流行性。特殊情况,如长途运输后易暴发。临床上除少数呈急性败血性外,多数为肠炎型。典型特征是坏死性肠炎。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把肝、脾、回盲肠淋巴结等可疑病料接种到血液和麦康凯琼脂上培养.24小时后生长出中等大小菌落,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无色,接种到三糖铁琼脂上,斜面变成红色,柱为黄色,产H2S的菌株可使培养基变成黑色。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检查。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学检查即可确诊为沙门氏菌病。。

6鉴别诊断

猪副伤寒要与肠型猪瘟、猪痢疾相区别。其鉴别要点为:急性猪瘟与急性猪副伤寒,慢性猪瘟与慢性猪副伤寒.在临床上有些相似.容易混淆.但猪瘟病例皮肤常有小出血点,精神高度沉郁,不食,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极高,不同年龄的猪都发病,传播迅速,剖检时肝脾不肿大,无坏死灶,但脾有出血性梗死,回肓口附近有扣状溃疡(或称轮层状溃疡);猪痢疾有轻重不等的腹泻,与慢性猪副伤寒相似。但猪痢疾传播缓慢,流行期长,持续下痢,粪便经常带血和粘液,呈棕色、红色或黑色,剖检时见大肠粘膜表层有弥漫性坏死、出血,或有粘液,不发生像猪副伤寒那样的深层坏死。

7预防与治疗

7.1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不善和卫生条件较差.可促使本病发生和传播。因此,认真搞好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消除发病的应激因素,喂给全价优质饲料.防止突然更换饲料,也就成为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7.2免疫接种

在本病常发猪场,对1月龄以上的仔猪可用猪副伤寒冻干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期9个月。

7.3饲喂大蒜

在有本病存在的猪场,应经常在猪的饲料中添加大蒜素,不但可以防止本病的发生,而且可以明显提高猪的采食量,增加猪的抗病能力。

7.4淘汰病猪

治愈的猪有很多为带菌者.不要和无病猪群放在一起。慢性病猪愈后多发育不良,且有传播疾病的危险,在集约化养猪场应作淘汰处理。

7.5注意公共卫生

为防止本病从病猪和病死猪传染给人,对病猪和病死猪应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以防发生人的食物中毒。猪场管理人员、饲养员、技术人员、屠宰人员和肉品经营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加强消毒工作,严防受到感染。

7.6疫苗接种

在本病常发地区,可对l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用20%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肌肉注射1mL,免疫期9个月:口服时,按瓶签说明,服前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5一lOmL,掺入料中喂服:或将每头份疫苗稀释于5~lOmL冷开水中给猪灌服。

7.7发病猪群处理

隔离病猪,及时治疗:圈舍彻底清扫、消毒,特别是饲糟要刷洗干净.粪便堆积发酵后利用;必要时,对假定健康猪用痢特灵或抗生素拌料进行预防:病死猪应深埋。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4 评论

  • 龙爷

    龙爷

    ```

    2024-02-09 04:49

  • 褔

    需要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猪只免疫力才能有效遏制猪沙门氏菌病流行。

    2023-12-06 10:33

  • ♂沒有你的卐聖誕節卍空ぺ

    ♂沒有你的卐聖誕節卍空ぺ

    猪沙门氏菌病在养殖业中造成了严重危害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2023-10-02 16:18

  • ☆ 宁静致远 ☆

    ☆ 宁静致远 ☆

    ```markdown

    2023-07-29 22:0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