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轮状病毒病|猪轮状病毒病症状及治疗方案

猪轮状病毒病|猪轮状病毒病症状及治疗方案

农信网 2023-05-24 03:46:01 畜牧养殖 727

猪轮状病毒病|猪轮状病毒病症状及治疗方案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猪轮状病毒。人和各种动物的轮状病毒在形态上无法区别。本属病毒略呈圆形,由11个双股RNA片段组成,有双层衣壳,直径65~75纳米。其中央为核酸构成的核心,内衣壳由32个呈放射状排列的圆柱形壳粒组成,外衣壳为连接于壳粒末端的光滑薄膜状结构,使该病毒形成车轮状外观,故命名为轮状病毒。各种动物和人的轮状病毒内衣壳具有共同的抗原,即群特异性抗原,可用补体结合、免疫荧光、免疫扩散和免疫电镜检查出来。轮状病毒可分为A、B、C、D、E、F等6个群,其中C群和E群主要感染猪,而A群和B群也可感染猪。

轮状病毒对外界环境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它在18~20℃的粪便和乳汁中,能存活7~9个月;在室温中能保存7个月;加热60℃时,需30分钟才能灭活;对pH在3~9之间较稳定,能耐超声震荡和脂溶剂;但0.01%碘、1%次氯酸钠和70%酒精则可使之丧失感染力。

2流行特点本病以10~28天龄仔猪最易感,并有明显的腹泻,但死亡率低;一般都在早春、晚秋寒冷时发生,多为散发,偶见爆发性流行;当厩舍卫生不好,又突然改变饲料时最易发生。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轮状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及带毒猪的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外界,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周围环境,经消化道感染而发病。

3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4天,仔猪感染后的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粪便为黄色、灰色或黑色,呈水样或糊状,带腥臭味。中猪和大猪则为隐性感染,一般没有临症表现。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8周以内的仔猪多发,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发病率一般为50%~70%,病死率10%以内。

4病理变化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胃弛缓,内充满凝乳块。肠壁菲薄、半透明,小肠绒毛短缩扁平。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胆囊肿大。

5诊断方法

1 诊断技术

(1)临床检查要点:①主要发生在8周龄以下仔猪,中猪和大猪为隐性感染;②多发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③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④顽固性腹泻,抗菌素治疗无效。

(2)病理解剖技术要点:①病变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②胃壁弛缓,充满凝乳块和乳汁;③肠管变薄,小肠壁薄,呈半透明,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小肠绒毛缩短。

(3)样品采集技术要点:①将小肠进行推挤,把黄色粪便推到一起,两边结扎;②粪便的量在3毫升以上,零下20℃下冷冻保存、运输。

(4)PCR检测技术要点:①控制样品、扩增试剂、扩增产物等的污染;②注意样品的保存温度。

(5)综合诊断技术要点:①符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特点,判为疑似病例;②符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特点,病原学检测阳性,判为确诊病例。

2 类症鉴别

诊断本病应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大肠杆菌等病进行鉴别。

1)、猪传染性胃肠炎由冠状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并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10日龄以内的乳猪感染后,发病重剧,呕吐、腹泻、脱水严重,死亡率高。剖检见,胃肠变化均较重,整个小肠的绒毛均呈不同程度的萎缩;而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小肠损害的分布是可变的,经常发现肠壁的一侧绒毛萎缩而邻近的绒毛仍然是正常的。

2)、猪流行性腹泻由类冠状病毒所致,常发生于1周龄的乳猪,病毒腹泻严重,常排出水样稀便,腹泻3~4天后,病猪常因脱水而死亡;死亡率高,可达50%~100%;剖检见,小肠最明显的变化是肠绒毛萎缩和急性卡他性肠炎变化;组织学检查,上皮细胞脱落出现在发病的初期,据称于发病后的2小时就开始;肠绒毛的长度与肠腺隐窝深度的比值由正常的7:1,降到2:1或3:1。

3)、仔猪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于10~30日龄的乳猪,呈地方性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病猪无呕吐,排出白色糊状稀便,带有腥臭的气味;剖检见,小肠呈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绒毛有脱落变化,多无萎缩性变化,用革兰氏染色时,常能在肠腺腔或绒毛检出大量大肠杆菌。本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仔猪黄痢由大肠杆菌所致,常发生于1周内的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呕吐,排黄色稀便;剖检见,呈现出急性卡他性胃肠炎变化,其中以十二指肠的病变最为明显,胃内含有多量带酸臭的白色、黄白色甚至混有血液的乳凝块;组织学检查可检出大量大肠杆菌。发病仔猪的病程较短,一般来不及治疗。

5)、仔猪副伤寒有沙门氏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1个月以内的乳猪很少发病。病猪的体温多升高,呕吐较轻,病初便秘,后期下痢。剖检见,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与本病有明显的区别。

6防治措施

1、治疗:

目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发现立即停止喂乳,以葡萄盐水或复方葡萄糖溶液(葡萄糖43.20克,氯化钠9.20克,甘氨酸6.60克,柠檬酸0.52?克,柠檬酸钾0.13克,无水磷酸钾4.35克,溶于2升水中即成)给病猪自由饮用。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投用收敛止泻剂,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一般都可获得良好效果。

2、预防:

主要依靠加强饲养管理,认真执行一般的兽医防疫措施,增强和的抵抗力。在流行地区,可用轮状毒油佐剂灭活苗或猪轮状病毒弱毒双价苗对母猪或仔猪进行预防注射。油佐剂苗于怀孕母猪临产前30天,肌肉注射2毫升;仔猪于7日龄和21日龄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在后海穴(尾根和肛门之间凹窝处)皮下,每次每头注射0.5毫升。弱毒苗于临产前5周和2周分别肌肉注射1次,每次每头1毫升。同时要使新生仔猪早吃初乳,接受母源抗体的保护,以减少发病和减弱病症。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多情的二货

    多情的二货

    希望政府和社会可以加强对猪轮状病毒病防控工作。

    2023-12-05 18:08

  • 乌黑雾

    乌黑雾

    @pml22797了解症状及治疗方案对预防猪轮状病毒病至关重要。

    2023-10-01 13:20

  • pml22797

    pml22797

    猪轮状病毒病是种严重疾病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2023-07-28 08:33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