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场中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猪场中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农信网 2023-05-25 04:45:01 畜牧养殖 991

猪场中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1 提高产仔数的措施

1.1 增加母猪排卵数 实践证明,对空怀母猪在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有促进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的良好作用。另外,给母猪一次注射750-15001u的孕马血清(pmsg),并配合使用500-10001u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母猪发情并刺激母猪超数排卵。

1.2 适时配种,提高排出卵的受精率 由于品种、年龄及个体排卵时间的差异,因而在确定配种时间时,应灵活掌握。从品种来看,我国地方猪种发情持续时间较短,排卵较早,可在发情的第2d配种:引入品种发情持续期较长,排卵较晚,可在发情的第3-4d配种;杂种猪可在发情后第2d下午或第3d配种。从年龄看,引入猪种青年母猪发情期比老龄母猪短,而我国地方品种则相反。

1.3 改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 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期是合子形成9-13d,此时期是合子附植初期,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死亡,死亡率在50%左右。因此,应尽量减少此时期各种应激因素,一般是在配种后3-4周内,要保持母猪原圈原饲养方式饲养。第二个死亡高峰期是妊娠后大约第三周,即配种后第三周,此时期是器官分化时期,死亡率大约是30%-40%,应注意各种应激和营养缺乏因素。在此时期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可能由于胎盘不足以支持胎儿发育,以致死亡,死亡率大约是15%。因此,应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

2.1 仔猪早期断乳 传统养猪,仔猪哺乳期较长,一般是2月龄断乳。仔猪早期断乳是指仔猪3-5周龄离开哺乳母猪开始独立生活。早于2周龄的断乳称为超早期断乳,目前对超早期断乳仍有争议,在养猪生产中,多数推广4-5周龄断乳。

2.2 寄养 寄养是指在猪场同期有一定数量母猪产仔的情况下,将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是提高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使部分母猪尽早发情配种,缩短了这部分母猪的产仔间隔。

2.3 诱导发情 经常用试情公猪去爬跨不发情的母猪,通过公猪分泌的外激素气味和接触刺激,以及神经反射作用,引起脑下垂体分泌促卵泡素,促使母猪发情排卵。另外,还可以注射性激素诱导发情,如注射孕马血清(pmsg)(前已作介绍,此不赘述)。

3.仔猪出生重直接影响到猪的肥育形状,因此应注意仔猪适宜的出生重。母猪在妊娠90d以后,胎儿的增重占出生重的70%,因此,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不仅能提高产仔数,还能增加仔猪的出生重。

4.1 加强母猪哺乳的营养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分两部分,一是本身的维持需要,二是泌乳需要;母猪本身的维持需要主要依其体重大小而定,体重越大,其维持需要亦越多。因此选择母猪时,不要选择体重过大的母猪。母猪的泌乳能量需要与每日泌乳量有关,一般每分泌lkg乳需净能5.23kj;猪乳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6%,而且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因此,为了保证哺乳母猪的产乳需要,不仅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而且要满足各种氨基酸的需要;水对哺乳母猪来说也非常重要,一般哺乳母猪每昼夜需供水10-20kg;另外,还要注意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并且注意彼此之间的平衡。

4.2 适当运动,增强母猪体质 母猪分娩5d后,每天需要运动1h左右,产后10d,每天运动2次,每次约1h,尽量让母猪和仔猪多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以增强母猪体质。

此外,还应注意保持猪舍和猪体卫生,特别是母猪乳房的清洁,防止疾病发生,维持母猪健康。

整个孕期及哺乳期,皆应注意饲料原料及饲料不能霉变。霉变饲料所含的黄曲霉素极易造成死胎、流产及影响仔猪增重。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物遈乆已非

    物遈乆已非

    猪场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是个技术性很强话题。有效措施包括优化饲养管理、改善饲料营养成分以及使用进遗传选择技术。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母猪健康状况和生育效率对猪场整经济效益有着直接正面影响。

    2023-09-10 11:2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