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业种植技术 > 防治高粱丝黑穗病须知

防治高粱丝黑穗病须知

农信网 2023-02-03 04:37:01 农业种植技术 333

防治高粱丝黑穗病须知

症状 病株矮于健株。发病初期病穗穗苞很紧,下部膨大,旗叶直挺,剥开可见内生白色棒状物,即乌米。苞叶里的乌米初期小,指状,逐渐长大,后中部膨大为圆柱状,较坚硬。乌米在发育进程中,内部组织由白变黑,后开裂,乌米从苞叶内外伸,表面被覆的白膜也破裂开来,露出黑色丝状物图及黑粉,即残存的花序维管束组织和病原菌冬孢子。叶片染病 在叶片上形成红紫色条状斑,扩展后呈长梭形条斑,后期条斑中部破裂,病斑上产生黑色孢子堆,孢子量不大。该病在辽宁、吉林、山西发生普遍且严重。

病原 Sphacelotheca reiliana (Ktllln.) Clint.异名Sorosporium reiliaum(Ktlhn.) Mc.Alp.称高粱丝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球形至卵圆形,暗褐色,壁表具小刺,大小10―15×9―13(um).初期冬孢子常30多个聚在一起,后形成球形至不规则形的孢子团,大小50一70um,但紧密,成熟后即散开。孢子堆外初具由菌丝组成的薄膜,后破裂冬孢子散出。冬孢子需经生理后熟才能萌发,在32―35℃,湿润条件下处理30天,萌发率明显提高。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

防治高粱丝黑穗病须知

以种子带菌为主。散落在土壤中的病菌能存活1年,冬孢子深埋土内可存活3年。散落于土壤或粪肥内的冬孢子是主要侵染源。冬孢子萌发后

以双核菌丝侵入高粱幼芽,从种子萌发至芽长1.5cm时,是最适侵染期。侵入的菌丝初在生长锥下部组织中,40天后进入内部,60天后进入分化的花芽中。该病是幼苗系统侵染病害。病菌有高粱、玉米两个寄主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主要侵染高粱,虽能侵染玉米,但发病率不高。玉米专化型只侵染玉米,不能侵染高粱。中国已发现3个生理小种。土壤温度及含水量与发病密切相关。土温28℃、土壤含水量l5%发病率高。春播时,土壤温度偏低或覆土过厚,幼苗出土缓慢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抗丝黑穗病的

杂交种有:黑杂34、黑杂46、齐杂1号、晋杂5号、忻杂5号、忻杂7号、冀杂1号、辽杂4号、辽饲杂2号等。抗病亲本有黑龙14A、7152A、吉农105A等。(2)大面积轮作 与其它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能有效地控制该病发生,是经济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3)秋季深翻灭菌 可减少菌源,减轻下一年发病。(4)种子处理 ①温水浸种。用45―55℃温水浸种5分钟后接着闷种,待种子萌发后马上播种,既可保苗又可降低发病率。②药剂拌种。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g拌1kg高粱种,防效优异。也可用50%萎锈灵粉剂358拌5kg种子,拌种后播种。(5)适时播种,不宜过早。提高播种质量,使幼苗尽快出土,减少病菌从幼芽侵入机会。(6)拔除病穗,要求在出现灰包并尚未破裂之前进行,集中深埋或烧毁。

防治高粱丝黑穗病须知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豆豆乖宝

    豆豆乖宝

    农业知识分享很重要希望文章能够继续深入探讨高粱黑穗病防治方法受益良多。

    2023-10-24 09:35

  • 刘志松

    刘志松

    我在种植高粱候也遇到过黑穗病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有效地进行防治。

    2023-07-28 15:55

  • 我们说过、此生不换。

    我们说过、此生不换。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帮助对于农作物病害防治提供了很多实用建议。

    2023-05-01 22:16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