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剖析猪病预防技术要点及难点(4)

剖析猪病预防技术要点及难点(4)

农信网 2023-01-31 06:40:01 养猪 913

剖析猪病预防技术要点及难点(4)

猪病出现新变化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病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也增加了猪病治疗难度。一是新病不断出现,如猪圆环病毒、肠道病毒感染、盖他氏病等,这些病无药可用,无商品化疫苗可防,控制难度较大;二是表现形式呈现出非典型化或亚临床感染,而典型与非典型病例在治疗方案上存在差异,治疗难度加大;三是“综合症”疾病群相继出现,如高热症侯群、呼吸道综合症、繁殖类综合障碍症等,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四是老病新形式。如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变异株引起的蓝耳病、肠型伪狂犬病、肠炎型链球菌病、亚洲I型或A型口蹄疫等,由于病原变异,或环境应激因素的影响,使得疾病表现日益复杂,诊断和治疗难度加大。同时,有些病发生后呈现出败血症,也是治疗难的重要原因。

对策:兽医部门要加强对猪病疫情的监测和通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兽医工作者要善于观察、总结,猪场可以与高校、科研部门积极合作,对“新病”、“新类型”开展及时的研究,在最短时间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细菌内毒素--猪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细菌内毒素,是G-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它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为外源性致热原,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猪某些病原体,如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脓放线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嗜血杆菌属、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在使用抗生素时会诱导革兰阴性菌释放大量的内毒素,细菌内毒素可通过两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内毒素血症,导致机体发热、血压降低、休克、白细胞减少、出血倾向、肝脏损伤及心力衰竭等,很多严重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细菌释放的内毒素有关。因此,治疗时,若不注意清除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势必会增加猪病治疗难度。

对策:配合使用细菌内毒素吸附剂,目前最常用的有中药制剂,特别是清热解毒类中药,单味或复方均可,单味的有板兰根、双黄连、清开灵、大黄、柴胡、双花、连翘等,复方制剂有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散、热毒清、清营汤等。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李智

    李智

    @凉初透。看完这篇文章,对猪病预防技术的难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实用建议和技术分享。

    2023-09-22 01:13

  • 凉初透。

    凉初透。

    这篇文章对猪病预防技术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让人对猪病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非常实用!

    2023-05-28 03:56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