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规模猪场母猪的管理要点

规模猪场母猪的管理要点

农信网 2023-01-08 04:10:01 畜牧养殖 823

规模猪场母猪的管理要点

规模猪场母猪管理要点

安静 施慎山 李东

江苏省涟水县畜牧兽医站

猪场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生产成绩的好坏,生产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母猪饲养管理水平。实际生产中很多是由于没有把一些细节做好而造成母猪生产性能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1后备母猪的管理

1.1提供良好的饲料

为后备母猪提供良好的饲料,粗蛋白要求≥16%,且要保证原料的新鲜。如果没有后备母猪料,可用哺乳母猪料来代替,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实验表明蛋白质对后备母猪初情期影响明显,饲喂10%的蛋白质饲料的母猪比饲喂14%蛋白质的母猪初情期推迟19d。

1.2要保证后备母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1.2.1后备母猪的理想温度为19℃~21℃,热应激可延迟母猪的初情期,并增高卵巢卵泡囊肿的发生率。

1.2.2密度:水泥地面1.5m2/头,漏粪地板1.2m2/头。光照:每天光照14h~16h,光照强度50Lex。

1.2.3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舍内氨气浓度达到20mg/L~35mg/L,200日龄达到初情期的母猪会减少30%。

1.3保证自由采食后备母猪要保证自由采食

研究发现,采食量为自由采食量的50%,初情期会大大延迟;采食量为自由采食量的80%~85%,初情期大约延迟9d。

1.4公猪诱情

1.4.1后备母猪达到160日龄左右开始用公猪诱情,2次/d,诱情的效果是老公猪好于年轻公猪、性欲强的公猪好于性欲差的公猪、直接接触好于间接接触(公猪外激素的气味只能传1m远);

1.4.2每栏30头母猪以下的放1头公猪,如果超过30头则要放2头公猪,接触的时间每栏不低于20min;

1.4.3诱情最好用结扎公猪(国内还比较少见),公猪没有结扎则要人看管,防止偷配。

1.5建立档案卡

后备母猪要建立档案卡,记录每天发情情况,这样就及时了解每头猪的发情情况,为配种作准备。配种时母猪至少发情2次~3次,初配体重要达到要求。

1.6输精前

输精前15d进行短期优饲,保证每头猪最大采食量,饲喂2次/d~3次/d。

1.7疫苗注射结束后

疫苗注射结束后抽取部分母猪血液进行化验,检测抗体水平;如果全部合格,可以正常配种;如果部分不合格,则要查找原因,进行补防。

2妊娠母猪的管理

妊娠期的目标是在妊娠期母猪背膘增加2mm,保证母猪在泌乳期能正常采食;在泌乳期背膘减少2mm,断奶后4d~6d能正常发情配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减少非生产天数。妊娠中期过量饲喂是现在的通病,过肥的母猪会降低泌乳期的采食量,采食量低泌乳性能就差,仔猪生长慢,容易得病及拉稀,增加断奶仔猪的生产成本。

2.1胎次结构

理想的母猪群构成是以年替换率45%为基础的,以配种时计算,后备母猪第一胎后,只有92%的猪进入下一周期,第二胎后只有85%的猪被保留,第三胎后只有75%的猪继续生产,六胎以上的猪只要生产性能降低立即淘汰。猪场理想的母猪胎次构成见表1。

2.2喂料

妊娠0~30d,正常体况的经产母猪和初配母猪饲喂1.8kg/d~2.0kg/d,膘情差的母猪饲喂2.5kg/d;30d~100d,正常体况的经产母猪及初配母猪饲喂2.0kg/d~2.3kg/d,肥胖的母猪饲喂1.8kg/d~2.0kg/d,膘情差的母猪2.5kg/d~3.0kg/d;在妊娠最后2周,对正常体况的初配母猪及经产母猪在正常饲喂基础上每天再增加1kg,肥胖母猪不增加,110d后减为1.8kg/d,直到分娩,这样可以减少MMA综合征,以及减少死胎的发生。每周固定一天对所有母猪进行评分,体况与实际妊娠日龄不符的母猪及时调整饲喂量。

2.3控制体重

初配母猪第一胎增重应控制在45kg内,第二胎控制在25kg,第三胎及以上控制在18kg~20kg。

2.4特别关注

输精后10d~17d,胚胎漂浮在子宫内直到着床,因此妊娠前3周要对母猪特别关注,任何刺激都会导致怀孕失败或降低产仔数,这个阶段尽量不要注射疫苗,妊娠前30d也不要转移猪群。

2.5按胎次分圈饲养

初产母猪断奶后应关在一起饲养,仔细观察它们。不要把初产母猪关在体重相差太大的母猪、老母猪或有攻击性母猪旁边。

2.6公猪诱情

母猪断奶后当天开始用公猪对其进行诱情,每天1h,断奶母猪每天饲喂2次,保证最大饲喂量,以尽快恢复膘情发情配种,断奶母猪应放在定位栏饲养而不是大栏。

2.7查情配种

2.7.1断奶母猪、后备母猪、妊娠21d的母猪每天查情2次,流产母猪、空怀母猪每天查情1次。

2.7.2在不影响配种计划的情况下,断奶前2d及断奶7d~14d后的母猪不要配种,等下个情期再配,以免影响生产成绩;较早断奶的母猪在断奶21d内不要配种,即使发情也不配。

2.7.3确定母猪发情后转入配种区域2h后输精,这样可有效避过不应期,输精前母猪不能接触公猪。

2.7.4每头每天输精1次,一直到不能出现静立反应为止。

2.7.5输精时用两头公猪刺激母猪,第二头公猪应在第一头公猪后1.5m,加强刺激母猪子宫的收缩,5头猪输精完毕后再赶1头公猪继续刺激2h,促使母猪对精液的吸收。

3泌乳母猪的管理

泌乳母猪的管理是尽可能地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减少膘情的损失,促进母猪断奶后尽快发情配种,断奶发情配种间隔与哺乳期的采食量呈负相关。以及母猪炎症的治疗,为下一周期母猪群高分娩率作准备。

3.1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3.1.1产仔前室温控制在16℃~20℃,产后第一天至第三天室温控制在20℃~22℃,产后第四天至断奶室温控制在18℃~20℃,保持空气的新鲜。

3.1.2每天多次饲喂,用自动喂料器,母猪想吃就有新鲜的饲料从料斗下来。

3.1.3分娩1d后就充分饲喂,哺乳期失重严重的青年母猪应提前断奶。

3.1.4料槽设计:料槽底部离产床不应超过3cm,有很多场离产床7cm~8cm,不方便母猪吃料,且料槽两边吃不干净。

3.1.5供水:饮水器应在左边离地面75cm~90cm处,水流至少1.0L/min~1.2L/min,饮水不足也影响采食量。

3.2降低死胎

3.2.1死胎随母猪年龄、胎次增加而增加,5胎以后显著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只有6胎以上母猪出现生产性能下降立即淘汰的原因。

3.2.220%的死胎出现在最后3头仔猪,因此老母猪在产仔的后期采取注射催产素和人工助产方式以减少死胎的发生。

3.2.3夏季的热应激也会增加死胎。

3.3催产素的使用

3.3.1在使用催产素前检查产道是否有仔猪,确定没有仔猪后对确实需要的母猪使用,5胎以下的母猪尽量避免使用。

3.3.2尽量避免在6头仔猪出生前注射,每次分娩不超过2次注射,间隔2h以上,同时每次注射剂量不多于10IU(通常是0.5mL)。

3.4母猪炎症的治疗

母猪产后不食应检查是否发热,体温超过39.7℃,应使用抗生素和退烧药治疗,更重要的是检查胎衣和死胎是否排完。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成叶

    成叶

    养猪是一门技术活,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专业的建议和技巧。

    2023-11-06 12:33

  • 吴小哲

    吴小哲

    感觉这个话题很实用,希望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2023-07-28 17:45

  • 淡泊清心

    淡泊清心

    母猪的管理关乎养猪场的发展,希望能有更具体的指导方针。

    2023-04-18 22:57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