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冬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冬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农信网 2022-12-01 06:09:01 畜牧养殖 219

冬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冬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寒冷天气,一些养猪农户因防寒保温和管理不当,造成仔猪出生后死亡。那么冬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冬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舍内温度应保持在28℃

仔猪在断奶和转群等受到应激时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强化保温,开启保温灯,垫上保温垫、木板等,使栏舍温度相对断奶前提高3℃以上,达到28℃。

有些养猪场以为仔猪大了,不需要保温了,以人对温度的感知来确定仔猪环境的温度,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晚上去巡栏就会发现,断奶仔猪全部挤在一堆,猪压着猪睡觉,尤其是断奶后的**周,这样几天下来,仔猪必然发病。仔猪刚转入保育舍时,需要进行定位调教,防止仔猪乱拉粪尿,导致保育舍潮湿和空气质量差。

重视仔猪补料教槽

常见猪场在仔猪5~7日龄开始补料,但一次性放料太多,饲料结块发霉,甚至补料槽变成了仔猪的厕所,没有及时清洗和更换,**终补料教槽不成功。

补料教槽的方法有很多,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如仔猪2日龄开始在料槽中添加少量牛奶,以补充营养和让仔猪熟悉补料槽的位置;5日龄开始,使用牛奶+教槽料+水调成稀糊糊强制性教槽,连续三天,引导已经熟悉牛奶香味的仔猪吃教槽料,并让仔猪从液态的奶水慢慢过渡到固态的饲料;仔猪8日龄开始,每天少量多次的教槽(保证5次以上),及时清理料槽,保持料槽干净、饲料新鲜。

饲喂宜少量多餐

仔猪在产房时,1小时左右吃一次奶,习惯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一般猪场仔猪断奶后,采用一天4餐的饲喂方式,此时仔猪的肠绒毛变短,饲料消化能力下降,极易出现消化吸收不良腹泻,或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圆环病毒等,出现关节肿胀、毛松、苍白、消瘦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应采用少量多餐饲喂方式,从早上起床,到晚上10点,每2个小时喂一次饲料,每次喂八成饱,并在饲料中添加促进消化吸收的微生态制剂。此种饲喂方式可使仔猪与之前相比吃的饲料更多,也不会拉稀,仔猪的生长速度更快。转入育肥猪舍前10天,慢慢减少饲喂餐数,调整为每天饲喂2~3餐。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管理措施


让初产仔猪及早获得免疫力。

早吃初乳是仔猪成活的关键,仔猪早吃初乳,就可早获得免疫力,获得丰富营养,尽快产生体热,增加抗寒抗病能力。同时应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中部乳头,弥补先天不足,确保整窝仔猪均衡生长。

做好防寒保温措施。

仔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因此,生产前要做好保温准备工作。刚生下来的仔猪皮肤湿,散热较多,**好在产圈内设置红外线保温箱,地面均铺干暖柔软垫草,并经常更换,同时要注意小环境内的空气流通。

及时诱导补料。

仔猪出生6-7天后应及时进行诱导补料,从第10天开始就应该逐渐补充优质全价混合料。哺乳仔猪料的细度以直径1.2-1.8毫米为宜,同时注意观察仔猪吃料的动态,及时进行调料、调节。

不忘补充饮水。

有的养殖户认为初产仔猪不需补水,往往导致仔猪水分失调,或误饮尿水、脏水,给仔猪生长带来不利。因此,出生后3-5天,就应供给仔猪适量温水,并加少量食盐和麦麸。

注重补充铁制剂。

仔猪每天需铁量约7毫克,而每天仅能从母猪乳中获得1毫克,铁是造血原料,若得不到及时补充,一般10日龄左右会因缺铁而患贫血症,出现食欲不振、皮肤苍白、生长停滞等症状,严重的会发生死亡。因此,在仔猪出生后2天内就应补充铁制剂,以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发育。

预防仔猪白痢。

出生后一周左右和20日龄前后是仔猪发病的高峰期。要保持仔猪圈内清洁卫生,不让仔猪乱饮脏水;科学地饲喂仔猪全价饲料,必要时添加复合维生素添加剂、生长刺激剂、抑菌药物。同时搞好预防注射。通常在1月龄左右,进行猪瘟、猪肺疫、猪丹毒和仔猪伤寒的预防注射。

讲究断奶质量。

仔猪多在30-35日龄断奶,与预防注射、去势等时间错开,减少应激因素的刺激。仔猪断奶方法不当,往往引起仔猪生长发生停滞,形成僵猪,甚至导致死亡。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断奶,都应根据猪的品种、母猪膘情和泌乳量、仔猪的用途、仔猪补料情况等灵活掌握,必须做好断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切莫操之过急。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