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引起猪后躯瘫痪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猪后躯瘫痪的因素有哪些

农信网 2022-12-20 02:48:01 养猪 229

引起猪后躯瘫痪的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性因素

遗传性因素造成的猪后躯瘫痪主要有两种疾病:一种是遗传性佝偻病,另一种是仔猪先天性震颤。

遗传性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性佝偻病相似,区别在于前者出生时健康,随后发生低血糖症及高磷酸血症。仔猪遗传性先天性震颤是以肌肉震颤,共济失调,难以站立和发出尖叫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英国的白肩猪和丹麦的长白猪。

二、营养代谢因素

营养代谢性因素引起猪后躯瘫痪多为日粮饲喂数量不足或需要量增加,日粮中营养不平衡造成的。其中以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最为常见。这些疾病通常能根据饲养条件的调查、生理状况和生产性能的了解和临床特征作出鉴别诊断。如佝偻症和低血糖症,它们只发生于仔猪,而产后瘫痪只发生于产后母猪,白肌病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三、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引起的猪后躯瘫痪病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寄生虫性因素。

传染性因素

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猪只发病,多波及全群,并且全群具有同样的临床症状这一点与中毒性疾病相似,但此类疾病体温多升高。

有的传染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生在7~9月份,主要侵害小猪;猪李氏杆菌病多在冬季或早春寒冷季节发生;肉毒梭菌中毒症多在炎热夏季发病;猪伪狂犬病多发生在冬春两季;猪巴氏杆菌病以秋末春初气候昼变季节发生较多。除此以外,在临床上,猪流行性乙型脑炎表现除具有高热稽留,嗜睡、喜卧等一般症状外,患病妊娠母猪突然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木乃伊,公猪多发生一侧性睾丸肿胀。猪李氏杆菌病表现仔猪多呈败血症经过,病情较轻的有神经症状,常呈现运动失调,做圆圈运动或无目的地行走或头抵地不动,有的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较大的公猪行走时,步态强拘,病重的表现两后肢瘫痪,不能站立,拖地行走。猪肉毒梭菌中毒,主要表现肌肉进行性萎缩和麻痹症状,由头部向后发展,吞咽困难,耳下垂,肢体软弱至麻痹而卧地。猪伪狂犬病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神经症状、兴奋、唇颤,无目的前进或做圆圈运动,叫声嘶哑,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四肢做游泳状动作。但各病猪均不出现剧痒症状。猪巴氏杆菌病体温高达41℃以上,张口呼吸,黏膜呈蓝紫色,口鼻流出泡沫带血样的鼻汁,呈犬坐姿势。咽喉部有热痛性肿胀、坚硬、严重时可波及耳根和颈部。

寄生虫性因素

引起猪后躯瘫痪的寄生虫主要有弓形虫、肾虫和蛔虫。其中猪弓形虫病较多见,其症状相似猪瘟、猪丹毒,与它们的区别在于:病猪皮肤上的红斑不凸出皮肤表面,且无棱角,腹股沟淋巴结肿胀明显;另外,病猪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猪蛔虫病主要侵害3~6月龄仔猪,当蛔虫幼虫移行到肺脏时,可引起猪蛔虫性肺炎,表现咳嗽,呼吸困难,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多形成僵猪,有时也引起黄疸、肠堵塞或肠破裂。

四、中毒性因素

引起猪后躯瘫痪的中毒性因素有许多,如饲料品质不良、长期饲喂或一次大量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饲料加工调制方法不当、对部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如棉籽饼、菜籽饼、马铃薯等未作去毒处理,或饲喂方法不合理等均可造成中毒,引起猪后躯瘫痪。这类疾病通常能根据病史、现场调查及临床表现等作出初步诊断。如食盐、酒糟中毒。

五、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四种可引起猪后躯瘫痪外,还有其他因素如损伤等,也可引起猪后躯瘫痪。

对于损伤因素引起的猪后躯瘫痪,多由于摔跌、驱赶、碰撞等外力将骨骼或筋络损伤而发生瘫痪。特别是腰荐部剧烈外力作用后更容易引起后躯瘫痪。表现为健康猪因碰撞后,突然出现骨折或伤及神经,使之肿胀、变形和坏死,从而导致神经麻痹,或力学结构改变,发生后躯瘫痪。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雨、其实也美

    雨、其实也美

    希望能了解更多关于猪后躯瘫痪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呵护这些可爱的动物。

    2023-08-29 04:18

  • 岩浆

    岩浆

    这个问题提醒了我要更关注小猪的健康,猪后躯瘫痪听起来很可怕。

    2023-04-25 03:33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