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带绦虫病

猪带绦虫病

农信网 2022-12-09 04:46:01 养猪 377

猪带绦虫病

猪带绦虫病(Taeniasissuis)是由猪带绦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一种肠绦虫病。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Linnaeus,1758)也称猪肉绦虫、链状带绦虫或有钩绦虫。我国古代医书称寸白虫或白虫,并已明白吃生肉是得绦虫病的原因。它是我国主要人体寄生绦虫。[1]

病原学

1.形态

(1)成虫:虫体扁长呈带状,前端较细,向后逐渐变宽。乳白色。体长 2~ 4m。虫体分头节、颈节与链体三部分。头节近似球形,约小米粒大(直径 0.6~1mm),有 4 个杯状吸盘和能伸缩的顶突,顶突基部有 25~ 50 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颈部纤细,长 5~10mm,宽约0.5mm,是虫体最细的部分。链体又称体节,由 700~1 000个节片构成。节片较薄,略透明。靠近颈部的幼节或称未成熟节片,节片宽而短;中部的成节又称成熟节片,略呈方形,内有雌雄生殖器官。末端的称孕节,或称妊娠节片,孕节则较细长。每一孕节内含虫卵 3 万~ 5 万个。石灰小体是绦虫的特征性结构,普遍存在于绦虫成虫及中绦期虫体的实质中。

(2)虫卵:因卵壳很薄,虫卵自孕节散出时卵壳已脱落,所以粪检时所见到的虫卵已是失去卵壳只带胚膜的卵。呈圆球形,直径 31~43*m,棕黄色,外面是一层厚的具放射状条纹的胚膜,内含一个发育成熟的六钩蚴。

2.生活史

猪带绦虫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人是其惟一的终宿主。虫体借头节上的吸盘和小钩附着在肠粘膜上。虫体后端的孕节单个或 5~6 节连在一起脱落到肠腔。一个月约脱落 200 节左右,脱落的孕节因自身活动或排便时受压破裂,使虫卵散出。孕节与虫卵随粪便排出。

猪食入含虫卵或孕节的人粪而感染。虫卵在小肠内经消化,约 24~72h,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借小钩或胚体分秘物,钻入肠壁,随血或淋巴散布到猪体各处,如肌肉、心、脑等处。虫体逐渐长大,中间细胞溶解形成空腔,并充满液体。约 60d 后头节上出现小钩和吸盘,约经10 周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囊尾蚴在猪体内可活 3 ~5 年,个别可达15 ~17 年。有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米猪肉”、“豆猪肉”或“米糁子肉”。猪囊尾蚴在猪体寄生的部位以股内侧肌为最多,发现囊尾蚴的比例为 98.8% ,其后依次为深腰肌 92.8% ,肩胛肌90.4% ,咬肌 73.7% ,腹内斜肌 71.9% ,膈肌 35.4%和心肌 35.3% 。猪囊尾蚴并非绝对寄生在肌肉组织内,还可寄生于脑、眼、胸膜和肋间肌膜之间等,近年还有寄生肝脏的报告。 [1]人若食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有囊尾蚴的猪肉,在小肠内经消化,囊尾蚴翻出头节吸附在肠粘膜上,自颈部长出节片,约 2~个月后发育为成虫,并随粪便排出孕节或虫卵。成虫寿命可长达 25 年。人若食入猪带绦虫卵后,也可在人体内发育成囊尾蚴,而致囊尾蚴病(见猪囊尾蚴病)。

流行病学

猪带绦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世界上以欧洲的南斯拉夫民族为主的国家较多,如原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原苏联、德国也有发生。在拉丁美洲的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和巴西。墨西哥在 128 025 头猪中有“米猪肉”者占 4.34% 。在非洲的尼日利亚绦虫感染也很普遍,埃及也有本病发生和流行。澳大利亚有散发病例,亚洲的印度、朝鲜、中国等地都有本病发生和流行。

我国猪带绦虫及猪囊尾蚴感染的分布范围,已知有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甘肃、青海、陕西、新疆、安徽、福建、山东、上海、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广西等 25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东北三省,内蒙、河南、山东、河北及西南部为高发区。福建、山西等省也较常见,云南省部分地区有局限性地方性流行,如云南大理白族有生食猪肉(吃生皮)的习惯,个别村屯感染率高达 19.52% [2]。而且其感染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本病的流行主要与猪的饲养方式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关。由于居民随地大便、厕所简陋或猪圈与人厕连在一起,使猪能吃到患者粪便而使猪感染;猪的散养增加了猪的感染机会。人的感染则与居民饮食习惯直接相关。云、贵等地居民有吃生猪肉的习惯,如用火将猪毛烧掉后,将肉切成片蘸调料吃,因而感染率较高。我国多数地区居民多因食用未充分煮熟的大块肉或带肉馅食品蒸煮时间不足或炒肉片时加温不匀,致使肉内的囊尾蚴未全部杀死而感染。故掌握烹调的温度和时间对预防感染很重要。用切过生肉的刀或菜板再切熟食,因囊尾蚴污染熟食也可导致感染。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有活力的囊尾蚴被人食入后,在小肠内经消化,囊尾蚴翻出头节吸附在肠粘膜上,自颈部长出节片,逐渐发育为成虫,并借助头节上的吸盘和小钩附着在肠粘膜上。末端的孕节单个或几节连在一起脱落到肠腔并随粪便排出。成虫夺取营养,头节吸附在肠粘膜上引起机械性刺激,脱落的孕节通过回盲瓣时刺激局部组织,引起粘膜损伤及炎症,除此之外,致病作用轻微。

临床表现

肠内寄生的虫数一般 1 ~2 条,近年有报道一次驱出 5 条绦虫者[3]。

患者一般无显著症状,粪便中发现节片是多数患者的主诉和求医原因。有的患者有腹部不适、腹痛、食欲亢进、饥饿、消化不良、腹泻、乏力、头痛、头晕、消瘦等症状。猪带绦虫病人由于易自身感染而并发猪囊尾蚴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旦确诊应立即驱虫。

诊断鉴别

疾病诊断

应询问吃“豆猪肉”史及粪便中是否曾发现节片。粪便检查虽可查到虫卵,但检出率不高,连续数天查便的方法可提高检出率。但依据虫卵形态无法区分带绦虫的虫种。如能获得孕节根据子宫分支数可确定虫种。

鉴别诊断

常需要与纽带绦虫作鉴别,二者的节片在显微镜小可以通过各自不用的组织结构加以鉴别。

疾病治疗

驱治绦虫的药物均系在小肠中与虫体接触,然后麻痹或破坏虫体,故服药前晚建议禁食或稍进流食,早晨空腹服药,以使药物与虫体能更好地接触。服药后加服泻药并多喝水,可使麻痹或破坏的虫体迅速从体内排出。此外无论采用哪种药物,驱虫后应送检所有节片,检查头节以确定疗效。但未检出头节并不表示驱虫失败,因头节不一定在治疗后当天排出,也可能驱虫药物使头节破坏或变形而难以辨认。若未获得头节应继续随访,3个月后复查,无孕节和虫卵发现可视为治愈。

治疗绦虫病常用中药:南瓜子、槟榔合剂,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疗效高、反应小。服法:早上空腹服南瓜子仁粉 60~80g,1h 后服槟榔煎剂,槟榔片 60~ 80g置于非金属容器内加水 500ml煎制,将水煎至 100 ~200ml时止。所用容器不宜用金属制品,因槟榔所含有效成分槟榔碱与金属离子结合后能降低药效。再过 1h 后服 50% 硫酸镁60ml。槟榔碱能兴奋副交感神经引起血压降低、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虚弱和晕厥等副作用,南瓜子无副作用。

疾病护理

发现大便中有节片时,取样时要带手套。

疾病预防

1. 治疗病人:人是惟一传染源,及早驱虫不仅可减少传染源,而且可预防自身感染囊尾蚴病。孕妇或晕车船者常会因呕吐造成自身感染,更应及早驱虫;

2. 加强粪便管理:修建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不随地大便。粪便用作肥料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3. 改进养猪方法:提倡圈养,猪圈与厕所分开;

4. 严格肉类检查:严禁销售含囊尾蚴的猪肉;

5. 加强卫生宣传: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肉,切生食和熟食的刀、菜板应分开。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紫藤舞雨>>

    >>紫藤舞雨>>

    真是令人担忧的消息呀!希望都能多注意卫生,预防疾病。

    2023-06-02 20:2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