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

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

农信网 2022-12-27 05:18:01 畜牧养殖 341

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epidemic diarrhea, 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引起的猪的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初生仔猪呕吐、腹泻、脱水。临床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 TGE)极为相似。1971年英国兽医科技人员首先报道该病,1978年比利时和英国爆发该病,在此期间病原得到鉴定(Pospishil Aet al., 1981)。在中国,PED流行可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最终确定流行却是10年后的1984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PED在中国各地区蔓延开来,1995年人们开始用二联灭活苗或弱毒苗进行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联合预防。直到2010年该病爆发之前,PED的流行率一直不高,多呈散发性流行。然而从2010年下半年起,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猪场开始大规模爆发PED,因此死亡的仔猪有上千万头。最先报道疫情的是山东省,随后2011年广东省也报道了严重的疫情(Yongfei Pan et al.,2012)。该疫情传播迅速,在1年内传播到至少12个省(Wentao Li et al., 2012)。2013年4月,美国也陆续爆发该病,并迅速在主要的养猪地区传播开来。病毒分离和序列分析发现,美国流行毒株与2012年中国安徽地区流行毒株的同源性达到99.5%(Yaowei Huanget al., 2013)。该病在美国的发生,对美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据有关数据统计,在美国因PED死亡的仔猪数量约占全年产仔猪数的10%。

当前PED的流行特点

1 表现与以往流行的PED不同

本次PED呈现出的流行特点与以往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流行广泛,全国各地均出现严重的PED流行;主要感染10 日龄内仔猪,1~5日龄仔猪感染PEDV后出现呕吐、腹泻,在1~2天后脱水死亡,死亡率在 50% 以上(图1-1~图1-4);低胎龄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相对较高;部分猪场反复出现PED,据统计首次爆发过PED的猪场再次发生PED的比例约30%,但有些猪场一年四季都呈散发性流行;传统的疫苗无论是弱毒苗还是灭活苗保护效果都不佳,部分猪场采用返饲的方法控制,效果也不理想。

2 PEDV发生了变异

PED大肆流行后,有关于PED病原的研究及报道也非常多,新PEDV毒株从S(纤突蛋白)基因到ORF3基因的同源性与CV777毒株比较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因此普遍的观点是:PEDV毒株发生变异及传统的CV777毒株疫苗保护力差是导致当前PED大规模流行的主要原因。

Wentao Li等(2012)从发生严重腹泻的9个猪场分离出了9株不同的PEDV(CH1~CH8、CHGD-01),并将这9个新分离株的S基因与已发布的24株PEDV的S基因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当前的PEDV毒株主要分为3个群(图1-5)。第1个群包括CH2~CH7、中国的疫苗株CV777及韩国的弱毒株DR13;第2个群包括CH1、CH8、CHGD-01及CHFJND-3,这4个毒株均是2011年从中国分离得到的,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CV777的同源性是93%;第3个群包括从韩国分离得到的9个毒株及日本的2个毒株(NK、Kawahira)。新分离的CH2、CH5、CH6、CH7,与中国以往分离的JS-2004-2、LJB03、DX毒株相关性很高;新分离的CH3、CH4与韩国弱毒株DR13的同源性很高,分别为99.2%和99.1%,其来源场从2004年至今一直接种韩国的口服PEDV疫苗,均出现了严重的腹泻;新分离的CH1、CH8、CHGD-01对仔猪有高致病性,其来源场虽然接种了CV777灭活苗,仔猪仍然100%发病。根据序列比对、分析的结果不难发现,当前的PEDV毒株出现了变异,并且毒株呈多样性。

猪场爆发PED的防控策略

一般来说,猪场受PEDV感染时,各阶段猪群受感染先后顺序一般是:首先感染育肥/后备猪,接下来积累的病毒感染怀孕母猪使之带毒,然后传至产房,亚临床感染的母猪将PEDV传染给哺乳仔猪,最后在仔猪中爆发(Long Li, 2014)。所以我们在猪场爆发PED时,首先要根据PED感染所处阶段来作出不同的处理措施,使猪场损失降至最小。根据PEDV传播的特点:PEDV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在临床情况下,PEDV在生产中通过气溶胶传播是不容易发生的(Dick Hesse, 2014),所以当出现疫情时,及时迅速的隔离、封锁发病猪/猪舍,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保护未发病猪群免受感染仍是非常有效的。

当出现疑似病例(腹泻)时,首先要做好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及时的诊断,迅速采病料/新鲜粪便送实验室确诊;二是迅速隔离,做好腹泻猪群所在猪舍及相关人员(包括饲养员、疫苗接种员等)的隔离和封锁,杜绝人员串岗,做好一切生物安全措施避免PEDV在猪场的迅速扩散。在处理具体疫情时,可根据猪群感染PEDV的阶段不同,将感染分为三大类,并采取相关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1 育肥/后备猪群爆发

若育肥/后备猪出现PEDV感染,其他猪群暂未出现腹泻症状时,应迅速做好腹泻猪群所在猪舍及相关人员(包括饲养员、疫苗接种员等)的隔离和封锁,同时做好配种舍、怀孕舍及产房的生物安全工作,杜绝不同猪舍相关人员的串岗,杜绝不同猪舍之间设备及工具的交叉使用;暂停后备猪引入配种怀孕舍。

2 怀孕猪群爆发

若怀孕母猪出现症状时,需要对离预产期4周前的怀孕母猪进行返饲,离预产期4周内的母猪禁止返饲。临产母猪禁止调入产房与未发生腹泻母猪/小猪同在一栋猪舍,防止其将病原带至产房,可将发生腹泻怀孕舍的母猪调至单独的一栋产房待产。若产房紧张,可将产房仔猪提前断奶至保育舍,空出产房给腹泻怀孕母猪待产。

3 全场爆发

若PED在猪场全面爆发,各个阶段猪群均有腹泻发生,此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护产房仔猪安全,因此返饲及加强仔猪护理是重点。

(1)怀孕母猪紧急处理措施

首先对离预产期4周前的怀孕母猪进行返饲,在预产期4周内的怀孕母猪(无论发生腹泻与否),需要单独一栋干净的产房(没有发生过腹泻)待产。笔者曾经遇到过将怀孕舍腹泻的母猪放置干净的产房产下的仔猪不发生腹泻,而将腹泻的怀孕母猪置于发生过腹泻的产房产下的仔猪大都出现腹泻的情况。

(2)产房仔猪紧急处理措施

在PED爆发的早期,10日龄以上的仔猪,在尚未表现临床症状时可考虑全部断奶,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将其转移至保育舍进行人工护理;如果10日龄以上的仔猪已发生腹泻,可将其强制断奶,赶走母猪,以人用奶粉、兽用人工乳或水料代替哺喂小猪,再提供合适的环境,可加快小猪康复,成活率很高,但小猪康复后一般会出现生长缓慢的情况。仔猪一旦断奶,由PED导致的死亡率就会直线下降。10日龄以下的仔猪可考虑寄养或者收集健康母猪的初乳进行人工喂乳,并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适当延长断奶日龄。发现可疑窝的腹泻仔猪可考虑寄养,如立即与带仔超过7天以上未发生腹泻的母猪互换带仔,可减少或减轻腹泻死亡,并且这头母猪带日龄偏大的仔猪腹泻比例也会较少;为解决母猪不够更换的问题,可以将这种带仔出去的母猪哺乳5~7天后再调回带仔,仔猪也不下痢。也可尽量搜集返饲母猪的初乳,保存在-20℃,使用前用温水解冻,给初生仔猪5~10mL/猪来预防仔猪腹泻。

(3)提高产房温度,减少对猪群的各种应激

腹泻仔猪更容易受到冷应激,因此应该提高产房及保温箱的温度,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产房整体温度在22℃以上,而保温箱的温度更加要有保障,要在25~28℃以上,但也要保持产房的适度通风,保持大环境空气流通,降低环境中病毒及氨气的浓度。

发生腹泻时,猪群抵抗力差,免疫反应性也差,发挥不了疫苗的免疫效果,应暂停其他疫苗的免疫,以免增加猪群应激。暂停产房哺乳仔猪剪牙、断尾、阉割等常规操作,以免造成仔猪之间水平传播病毒。

(4)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工作,预防产后三联症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防止母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的发生,防止由于仔猪缺乏或失去母乳中的PEDV被动免疫抗体,而二次爆发病毒性腹泻。如果猪群中出现大量母乳免疫力不足的仔猪,PED就会变成地方流行性疾病,所以应当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工作,饲料中添加利高-44 1kg/吨,可预防产后三联症。

(5)给发病猪及时补液、控制继发感染

大部分仔猪死亡是由拉稀脱水引起的,因此及时补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肠绒毛萎缩严重,所以建议进行腹腔补液,补液时注意对其加温至接近体温,补液频率也很重要,争取4~5次/天,做得好的猪群爆发时死亡率也会降到50%以下。5~7日龄以上仔猪可腹腔或口服补液,每次20~30mL,每天4~5次,同时添加适量抗生素以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如新霉素、甲氧苄啶、磺胺、林可霉素等。7日龄以上哺乳仔猪最好让其自由饮水,水中富含电解质及多维。

(6)保持产房干燥、干净,加强栏舍消毒

出现腹泻的栏舍,可用带1:300百胜-30消毒药水的半干拖把及时清理粪便。不可用水清洗,否则增加栏舍的湿度,更易导致拉稀。栏舍上、保温箱内潮湿的地方可撒上霉卫宝或其他干燥粉,保持栏舍干燥。

(7)分娩舍全进全出,加强栏舍消毒并保证空栏时间

为了避免PEDV的病毒循环,分娩舍务必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另外注意空栏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一般要求程序是:打扫卫生→病:250强力泡沫清洗剂洗百健全方位(漏缝地板、镀锌管、保温箱、保温板等)低压冲洗→位:100~150洗百健浸泡30分钟后高压冲洗→晾干后用1:300百胜-30进行常规消毒→漏缝地板、产床下地板、赶猪道铺撒20%石灰乳+2%烧碱,干燥3~5天后进猪,进猪前在产房内赶猪道铺生石灰粉,在产房四周墙角地板铺上饲料袋后堆放生石灰块。腹泻过的单元保障7天以上的空栏消毒时间,否则会反复发生并传播。同时注意均衡配种分娩,腹泻后仔猪死亡的母猪会提前发情,应空一个情期后配种,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保证产房空栏消毒时间及生产流程顺畅。

(8)返饲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效果评估

采取科学的返饲是当前猪场控制PED的主要方法。返饲对于防控PED来说是迫不得已的办法,首先返饲不能保护母猪不感染PEDV,另外返饲还可能带来其他风险,如其他疾病的交叉感染等。但在有效的疫苗出来之前,返饲仍然显得非常有必要。

①返饲的原理

返饲的原理是:母猪口服抗原,抗原在母猪肠道中被识别后,分泌IgA的免疫细胞移行至乳腺,并在乳腺集中分泌IgA抗体,抗体随之进入初乳和乳汁中,初生仔猪吸食后,乳汁中的IgA抗体随之吸附于消化道上,从而形成被动免疫抵抗PEDV的感染,IgA抗体是初生仔猪抵抗消化道疾病最重要的抗体(Saif LJ et al.,1972)。

②返饲的操作方法

返饲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腹泻猪的粪便,另一种则是腹泻仔猪的肠道及内容物。

粪便返饲:要求收集刚刚腹泻的仔猪粪便,收集500mL,分3、5、10mL 3个剂量,分别饲喂150斤以上的肥猪各5头,选择肥猪都腹泻的剂量,喂产前4~5周的所有母猪。

仔猪肠道及内容物返饲:采集发病后17~18小时的仔猪小肠内容物,剪碎,用冰过的生理盐水1:3稀释加入打浆机打成匀浆,低温下绞碎,温度不超过25℃,再将匀浆液用生理盐水1:5稀释后,在1小时内喂给产前4周以上的怀孕母猪,每头母猪20mL。另外也可对健康仔猪进行人工攻毒使其发病,并采其肠道内容物进行返饲。

记录好返饲母猪的耳号、胎龄、返饲时间及返饲次数,仔细观察返饲后的临床症状。

③返饲的效果评估

返饲后原则上要见到大比例的腹泻症状出现,母猪返饲后一周内可能会出现发烧、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另外这些症状是否出现,还受到猪群免疫、胎龄、营养状况等影响,综合的评估可参考如下标准(祝卫国等,2013):近6个月,种猪病毒性腹泻(含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免疫在2次以下或者没有免疫,且种猪胎龄以3胎以内为主,应有70%以上的母猪出现腹泻;近6个月,种猪病毒性腹泻(含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免疫在3次以上,且种猪胎龄以3胎以上为主,猪群整体的腹泻比例要在40%以上,群中后备猪、一胎猪的腹泻比例要在80%以上;对种猪胎次及免疫情况不详的群体,以后备猪及一胎猪出现80%以上腹泻为返饲有效的标志。

猪场PEDV的净化措施

一个猪场在PED爆发后稳定下来,如果没有采取持续的措施,通常会出现地方性流行,产房、保育仔猪尤其容易出现散发性的腹泻,并且很难根断。要做到整个猪场PEDV彻底根除,封群、返饲、全进全出、栏舍的彻底消毒和保证足够的空栏时间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

封群的做法是一次引进未来3~4个月需要替换的后备母猪,进行封群(4个月内不再有后备猪引入,与PRRS控制相似)。经过返饲或者混群将所有繁殖猪群都感染PEDV,并在返饲过程中适当使用抗生素防继发感染,保证猪群健康和环境卫生良好,保证各栋猪舍全进全出,4~5个月后再从PEDV阴性场引入后备猪群作为补充。

若无法确定后备猪来源场是否为PEDV阴性场,为保证引入生产线的后备猪是PEDV抗原阴性,需对后备猪在隔离舍进行本场PED病毒的返饲,返饲30天后,使用哨兵猪与后备猪混养,哨兵猪必须是经检测PEDV抗原、抗体均为阴性的保育猪,若30天内无临床症状并且PED抗体为阴性,则认为后备猪群PEDV清除成功。若哨兵猪出现了腹泻症状,需对哨兵猪进行PEDV抗原、抗体的检测,若为阳性,需对这些后备猪重新进行返饲,直至哨兵猪没有PEDV抗体转阳为止。

控制PED的启示

1 爆发PED后栏舍能否彻底消毒?空栏时间是否足够?

在常温下,金属表面粪便中的PEDV需要7天的时间才能灭活(Paul Thomas, 2014)。这点提醒我们,当猪场存在PEDV时,猪舍的消毒必须彻底,并且空栏时间最好有7天以上,这样就能避免病毒通过栏舍等间接传播感染猪群,现实中很多猪场因为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栏舍紧张导致消毒不彻底、空栏时间不够长,因此造成PED在猪场持续很长时间的流行。

2 返饲后/感染PEDV后的母猪带毒/排毒时间有多长?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实验环境下,猪接种PEDV24天后,尽管有很多猪只不再腹泻,但有40%的猪只粪便仍然带毒(Kyoung-JinYoon, 2014);4周龄的仔猪通过口腔和鼻内接种PEDV,接种后21天,大部分猪只经过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检查PEDV均呈阴性,但有些猪排毒时间可长达35天(Dick Hesse,2014);3周龄的仔猪通过灌胃接种PEDV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粪便中带毒的比例分别为100%,88%,42%和0%(Luis G Giménez-Lirola, 2014)。这些实验数据表明,猪感染PEDV后带毒时间较长,并且不再发生腹泻的猪只可能仍然在排毒,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即使PED得到控制,但生物安全工作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发生过PED的猪群不能随意调动。发生过PED的猪场,一方面要慎重引入腹泻后的后备猪到配种怀孕舍;另一方面要慎重调入怀孕舍腹泻过待分娩的母猪至未感染PEDV的产房。

3 返饲后的母猪多久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抗体水平维持多久?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实验条件下,将3周龄仔猪通过灌胃接种PEDV后21~28天,猪只产生的IgG和IgA抗体水平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Luis G Giménez-Lirola, 2014);在母猪怀孕80天时给予返饲,3周后其PEDV抗体均转阳,但是6~8周后,平均抗体水平又下降到基准线水平,其产下的仔猪10日龄时也检测不到抗体(MichaelP. Murtaugh, 2014)。表明PEDV感染诱导了免疫反应,但其抗体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不能对母猪和仔猪提供坚实的免疫保护。返饲的目的是使母猪分娩时不再排毒,并且已经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通过奶水来保护初生仔猪。这些实验结果提醒我们,给怀孕母猪做返饲时,既不能做得过早(如产前6周),若返饲过早,母源抗体在分娩时已经下降到临界以下,对初生小猪产生不了保护;也不能做得过晚(如产前1周),返饲时间太晚,一方面会使母猪在产仔时仍处于排毒时期,仔猪刚生下来就被PEDV感染,另一方面,返饲过晚导致母源抗体在母猪产仔时还未达到高峰,不足以保护初生仔猪免受PEDV的感染。结合抗体水平高低和母猪返饲后的排毒时间长短,笔者认为给怀孕母猪做返饲的最佳时间是在产前4~5周。仔猪出生后要吃足初乳,否则母源抗体摄入不足,容易受到PEDV的攻击。

总结当前PED仍然是我国养猪业最棘手的疫病之一。PEDV属于RNA病毒,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发生疫情的猪场往往可能是多种毒株并存,这给将来PEDV疫苗的研制及其有效性的保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有效的疫苗出来之前,猪场做好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科学的返饲及净化PEDV是控制PED的关键。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詩話ㄋ、邂逅

    詩話ㄋ、邂逅

    这个话题真的太重要了,大家一定要多加关注,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2023-05-04 06:16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