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安全猪肉生产中的营养问题探讨

安全猪肉生产中的营养问题探讨

农信网 2022-12-17 03:40:01 畜牧养殖 692

安全猪肉生产中的营养问题探讨

一、“安全猪肉生产”的理念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能向国民提供足够猪肉食品是我国养猪业同行的共同骄傲。市场经济提供的政策空间使养猪业有利可图,经济利益的驱动又进一步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并由此带动了其它的相关上,下游企业,这种良性循环的经济运作,才使我们养猪业有了今天大辉煌。但是这种主要由经济利利益驱动下的养猪业在近几年所出现了一些我们必需面对的问题

1、猪场的无序竞争和农产品价格的不合理使猪场的利润空间很少,局限了猪场向高科技和高水平的发展。

2、追求近期利益的猪的育种方向使我国种猪的来源更依赖于国外种猪

3、面对不断地,主要地从国外传入的复杂病原,猪场主处于不知所措的地步。

4、经济利益是经营猪场的重要目标,有利于获取经济利益的猪的饲养技术和营养对策不一定有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不一定有利于食用者的健康;不一定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维护。

5、过度追求猪的生长发育的速度等综合性原因引起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猪肉的卫生水准和品质下降国内市场的猪肉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方市场对健康食品需求欲望越来越强烈的压力已经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也逼使我们从“追求经济效益”的养猪主导理念向“提供健康食品”的方向转变,我们还了解不多的“人畜共患疾病”对人类的威胁使到“提供健康食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有可能转变为影响民生的政治问题。

向市场提供健康的猪肉食品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涉及的是一个由国家监控的农业生产的大环境问题,它包括农业用水和土壤的净化环节;谷物生产和谷物加工、储藏、运输环节;饲料生产环节;猪的饲养环节;猪肉的加工和销售环节。

尽管“提供健康食品”的目标不易达到,但“需要健康食品”的社会群体不断地增加而形成的经济需求压力必导致“提供健康食品”的生产和经营者得到新的获取经济利益的空间。在这种经济利益的支撑下,将实现养猪业的主导向“安全猪肉生产”的理念的方向转变。并将使养猪业从“安全猪肉生产”中获得更高程次的经济效益。并最终使“安全猪肉生产”的理念主导我国养猪业的未来。

二、“安全猪肉生产” 的关键是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安全猪肉生产” 有两个目标,一是向国民提供的猪肉产品是健康的;二是养猪生产过程减少对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和近期的或长期的污染。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猪群整体健康水平下降的情况下,猪场不用甚至不大量使用药物的情况下,猪场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因而如何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将是

“安全猪肉生产” 目标实现的一个瓶颈口。猪场主期望国家有关部门能采取强有力和有实际效果的措施为他们提供一个让猪能安全饲养的平台。这包括严防境外传染病的传入;疫情的控制和扑灭;疫苗生产的质量的监控和提高;地区性猪群病原净化的建立等。除此之外,如何通过调整猪的饲养技术和营养对策的目标,“使猪不易得病”成为猪的饲养技术和营养对策的基点;“使不得病的猪” 更有经济和政治的价值而可能成为养猪业的一个新增长点。

三.安全猪肉生产的关键措施猪群病原净化的营养问题

建立病原净化的猪群的欲求越来越强烈应该是对我国传统的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生长肥育猪“一条龙”养猪模式反省的结果。

母猪得病传给仔猪是猪场摆脱不了疫情不断干扰的重要原因。

仔猪早期断奶隔离分段式饲养模式(Segregated Early Wearing, SEW)为建立病原净化的猪群带来了可能。

“仔猪早期断奶”这项技术在我国推行已有一段时间,“仔猪早期断奶”的目的是在仔猪从初乳获得的母原抗体提供的被动免疫失效之前,一般14天,实施断奶而避免母猪体内可能存在的病原对仔猪的攻击。通过对断奶后无病原的仔猪分批,隔离饲养,避免水平感染来达到建立病原净化的猪群的目的。

对断奶仔猪的营养对策,营养学家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也积累了不少的饲养断奶仔猪的经验,英伟公司的诱食奶、妈咪妙,PS-1-100,PS-2-125等教槽料自2000年投放市场以来,以高科技和高含量的辅助日粮帮助断奶乳猪度过断奶第一应激和第二应激起了很]好的作用,因此而赢得很好的市场声誉。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断奶小猪由于断奶而丢失的母源营养到底有那些以及由于断奶而丢失的母源营养对仔猪有那些影响还远远没有了解清楚。我们过去对断奶仔猪的营养对策也只是偏重于通过营养补充而使仔猪尽快适应断奶后的日常的饲料。因而在这个领域,营养学家仍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最近,我们注意到关于断奶会对仔猪免疫系统做成损害的报道。

断奶对仔猪免疫机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乳源免疫活性物质消失,断奶也会对仔猪还不完善的自身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blecha等报道认为5周龄以前断奶会造成对仔猪细胞免疫有害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如2周龄和3周龄断奶仔猪与吮乳仔猪相比,对皮下注射抗原的应答下降32%和16%(p<0.01),体外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转化率降低。

而且断奶亦会造成体液免疫中抗体合成减少从而损害抗体介导的免疫。gwazdauskas 等(1978)研究了断奶对用猪和马红血细胞免疫的牛产生凝集抗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使牛对异种血红细胞免疫后而合成抗体的水平下降。

断奶对仔猪免疫机能更长远的影响就是乳源性活性物质的丢失,初乳和常乳中的乳源性生长因子、激素及其它活性物质对生后仔猪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胃肠道的分化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断奶时,这些因子的突然消失将对肠细胞生长、分化以及细胞功能的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这个报道对我们最起码的启发是:免疫系统的建立和免疫应答需要营养的支撑。

这个报道对我们进一步的启发是:可以也应该用营养手段来帮助断乳仔猪免疫系统的建立和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应答能力。

动物免疫应答的建立和维持到底需要多少营养?有报道说禽类免疫应答的建立和维持需要量大于生长需要量,尽管这并不意味猪的免疫应答的营养需求比值也类似于禽类,但免疫应答的建立和维持是要消耗营养的。从而一个合理的推测是,仔猪在低应激状态下和高应激的状态下免疫应答的营养需要量的也是不同的。同样的是,仔猪在受到病原攻击而得病后或者在接种疫苗后,免疫应答的营养需要量的也应该是不同的。正是这个“不同”,就指出了营养学家应关注的一个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近几年来,通过营养手段来提高重症病人的免疫功能,从而使病人康复的研究报告逐步增多,使用的营养手段也逐步走向分子水平,这很值得我们畜牧兽医学界注意。

猪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免疫应答到底需要那些对特别营养,营养学家已做了很多的研究。

据报道:氨基酸,小肽类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ω-3不饱和脂肪酸、生长因子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都和免疫应答有关。在这些众多的相关报到中,引起我们感到兴趣的是关于大豆黄酮与免疫功能关系的报道。该报道提到:

大豆黄酮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对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有促进作用,可提高210 %;怀孕母猪经大豆黄酮处理后,血液中猪瘟抗体提高41%,初乳中提高44%。血液中绵羊细胞致敏的溶血素水平提高34 %,初乳中提高 274 %。

引起我们感到兴趣的原因不仅仅是大豆黄酮能明显地提高哺乳母猪初乳的抗体水平而使仔猪得益,而且它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性免疫促进剂。根据我国的国情,植物性免疫促进剂更应受到我国营养学家的关注。

在2002年11月,Calder PC( Institute of Human Nutritio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在Br J Nutr. 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The immune system: a target for functional foods?”

免疫系统,是下一个功能饲料(预混料)的目标吗?

文章总结了免疫营养学目前研究成果,前瞻性地指出免疫系统是下一个功能预混料的目标,使靠营养学为基础的预混料的生产目标从主要关注提高猪的生长速度转向关注提高猪的免疫功能的方向上来。这种动向不得不引起国内同行的注意。中国预防医学学院在“中国

食品和营养”也发表一篇论文“强化赖氨酸面粉对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这论文对我们的启发不仅仅在于这个实验的结果,而在于我国预防医学的核心科研部门已通过营养手段来提高本民族的健康水平的做了一个重要尝试。

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得发教授在最近在“畜牧养殖”专刊发表的文章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指出,“从免疫学角度研究畜禽营养原理和营养需求模式,制定最佳饲养方案,保障动物健康,具有重大的预防价值和实践意义” 。

同样基于这种认识,英伟公司对仔猪预混料:人工乳、妈喵妙、教槽料的配方进行了调整,使这些仔猪预混料既能帮助断奶乳猪度过断奶第一应激和第二应激,而且是强有力的免疫增强剂。

四、安全猪肉生产的关键措施---提高母猪健康水平的营养对策

我们用金字塔来比喻母猪健康状况在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中的地位。也就是说,母猪养的好,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就有了保证。关于这一点已是行业同仁的共识。在生产实践中,母猪群的健康状况仍是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的瓶颈口,这不仅仅是仔猪出了问题往往要从母猪上找原因,而是近年来,母猪的饲养中的一些新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

(1)生产母猪的补充和淘汰

我们在目前猪场疫情复杂的情况下重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不少猪场主忽视了母猪群体极可能会成为猪场的 “病原库” 这一现实。母猪的饲养周期长和母猪的“隐性感染”是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

无论从母猪经济利用率和维护母猪群的健康水平这两个角度来看,生产母猪的正常补充和淘汰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美国饲料谷物学会的资料介绍,在一个500头母猪的猪场,能配种的后备母猪的每周的更新率是0.40%,也就是说平均每周有4头年青母猪进入待配母猪的行列,同时将有4头老母猪或不健康的猪离开待配母猪的行列。这样,一年下来,将有近200头母猪被更新,也就是说,配种母猪的使用寿命大致3-4年。每周0.40%的母猪的淘汰率自然是维护母猪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接触过的几个出现“小猪综合衰竭症”的猪场,这些猪场的母猪的健康状况都很差,带病多胎母猪的比例较大可能是其中引发此症的原因之一。

(2)“限饲”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作用和“限饲不当”对母猪健康水平的影响

“限饲”是提高对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一种饲养手段,分别用于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的一定饲养阶段。目的是使控制母猪的背膘厚度,配种的最佳体型和体重,使其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母猪哺乳时的采食量。

但“限饲”只是限制能量的摄入并不是限制营养的摄入。由于不少的猪场在“限饲”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减少了母猪的日饲喂量,并没有在意“限饲”的日粮达到了限制能量的摄入目标的同时,这种“限饲”的日粮是否满足母猪的各种生理活动营养的需要。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母猪免疫应答的营养需求。免疫应答既包括对疫苗的反应,也包括母猪受到病原攻击的免疫反应。

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易出问题的时间都可能直接或间接与盲目的“限饲”有关。因而通过营养特别配方来补偿因

“限饲”而造成的母猪的营养不足和通过营养特别配方提高已经免疫的怀孕母猪的抗体水平是提高母猪健康水平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英伟公司针对母猪各个饲养期不同生理特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营养补充料,在喂饲母猪基础料的同时按需进行添加。这些营养补充料包括:适合于怀孕前期母猪的多仔灵;适合于怀孕中期母猪的壮仔灵;适合于怀孕后期母猪活仔灵;适合于分娩期(产褥期)母猪的辅助日粮的初乳旺;适合于哺乳期母猪的辅助日粮乳多素;适合于返情期母猪的辅助日粮催情散。

五.安全猪肉生产的关键措施---有关安全饲料的营养问题

“安全” 是饲料营养配方第一决定因素,这也逐步地成为饲料工业界和养猪业的营养专家们的共识并成为自我约束的戒律。在2001年11月29日国务院对1999年5月29日颁布施行的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进行了全面修改,在2002年9月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

[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使饲料生产的“安全性 ”得到法制的规范。

英伟预混料跨国集团的公司把“健康的饲料造就健康食品”作为公司饲料生产的准则。我们不仅仅是严格把好原材料关,使到生产饲料的所有原材料都不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猪的氮和磷的排放,严格控制微量元素的添加,减少猪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公司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在多方面和多角度开展科研,跟踪和采用国内外的科研成果。使到饲料不但更有效,而且更安全。例如:

使用维生态制剂,减少饲料对抗生素的依赖;

使用寡糖,促使有益菌增值,克服活菌剂的缺陷;

使用酶制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使用有机微量添加剂来代替无机微量添加剂来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使用生物肽添加剂来满足机体的特殊营养需要;

使用特别氨基酸来调节机体的特殊功能,利用赖氨酸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利用色氨酸来调控

IGF系统基因的表达,促进泌乳,胎儿生长发育,和维持肠道的健康。这是用营养调控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猪的生长发育的尝试。是营养手段进入分子水平的开始。

根据英伟欧洲总部的经验,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深圳)有限公司于2001年开始,向市场推出用植物性蛋白原料代替动物性蛋原料的产品,并成功在包括全国有名的广东白石猪场等多个现代化猪场使用,为避免一些象疯牛病这样的动物性传染病通过饲料传染给人带来了保证。

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深圳)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全面建立和实施 HACCP

质量监控体系。使公司所有产品的安全性地到了体制上的保障。

畜牧业向国民提供安全和健康的肉食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个光荣任务,相信在政府积极的组织和领导下,全体同行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目标就一定能达到。

来源:中国饮料行业信息网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蕾★娜家杰宝贝→制图

    蕾★娜家杰宝贝→制图

    猪肉营养和安全性确实需要重视,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2023-09-08 22:45

  • 屋顶的雪

    屋顶的雪

    猪肉安全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希望生产商能够解决营养问题,确保我们吃到的猪肉健康安全。

    2023-04-29 01:1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