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业种植技术 > 药肥常用知识讲解

药肥常用知识讲解

农信网 2020-07-08 11:10:18 农业种植技术 628

药肥常用知识讲解

目前,国外的药肥合剂已成为一个庞大的肥料工业分支,品种繁多,消耗量逐年增大。我国对药肥的研究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有待大力发展。

一、药肥的优缺点

药肥是将农药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并通过一定的工艺而生产的农药与肥料的复合剂。理论上它具有以下的优缺点,在一定的实践上也已经证明。

1.药肥的优点

(1)平衡施肥,养分齐全药肥的养分含量是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通过田间试验确定的,其中含有作物所必需的多种大中微量营养元素。

(2)药肥结合互作增效,提高安全性,减少损失农药和肥料结合后,表现出良好的互作增效效应,克服了农药使用中与肥料自然相遇相减的影响。例如,据报道的除草剂药肥一般肥效增加6%~8%,药效增加1 0%以上。由于农药均匀分布在肥料中,所以在施用时,人员可避免接触高浓度农药,并能减少撒播时的接触机会,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农药飞溅损失少,对环境污染小,特别在土壤中施用时,流失到江河中的数量明显减少。

(3)操作简便,省工节本,增产增收使用药肥,将施肥和使用农药的田间作业合二为一,既简化了农事操作程序,节省了劳动力,又减轻了劳动强度;因为肥料代替了农药中的填充物从而可以降低农药成本;同时药肥还能使作物增产。例如使用除草剂药肥,一般水稻增产8%一1 0%,小麦油菜增产1 0%以上。因此,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著,根据大面积生产应用证明,一般可创增收节支效益达70~90元/亩。

2.药肥的缺点

(1)使用范围受限制,特异性强 在一定的作物区内,大部分作物感染了病害

药肥常用知识讲解

还有一部分没有感染,对于这一部分来说是没有必要施用的,这就造成了使用范围受限。而且药肥是针对不同的病害和不同的植株而使用的,这一植株施用效果好,而对于另一种植株来说,效果就不一定那么明显。

(2)养分比例固定药肥中的农药和肥料是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的,它的养分比例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药肥兼而有之农药与肥料的特性,所以必然也会存在着这两者的一些缺点,比如污染、残留等缺点。

二、药肥混配的原则与生产方法

1.原则

一般在混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不能因t昆合而减低肥效和药效。如除草剂西玛津和阿特拉津,宜与石灰以外的任何固体肥料混用,不降低除草活性。但与普钙混用时,应随混随用,若混合后存放一段时间,如2≈个月,则会降低药效甚至失效。

(2)混合后对作物无害。有些农药如扑草净与液体肥料混进时会增大对作物的毒性,但2,4一D类除草剂与肥料混用,在一定条件下有提高效能的作用。

(3)混合后要求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稳定。如2,4一D与普钙混用后存放1个月左右仍性质稳定,但有些农药会失效。

(4)肥料与农药的使用时间和部位必须一致。农药肥料的施用时间与施肥深度须考虑到肥效和药效的充分发挥。一般基肥施用时宜稍浅,追肥时主要用在苗期,液体农药肥料也可采用液面喷施。农药一般有固体和液体之分,一般来说,固体农药可与肥料直接混合,要求不太严格,而液体混用使用之前先进行试验。要求农药和肥料容易混合均匀,不产生化学不良反应,药效和肥效不降低,也就是说不能低于各自单用的效果,对作物安全。取小量农药和肥料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摇动。1 0min左右,然后静置半小时,如没有沉淀或分层现象,说明物理可混性好,可以施用。有沉淀或分层现象,轻轻摇动仍能重新分散也可以施用。

2.生产方法

按肥料、农药性质的不同,农药肥料的生产方法可大致分为3种:混入法、包覆法、浸透法。

(1)混入法混入法就是将肥料和农药混合在一起,经过造粒、干燥、筛分等工序最后得到产品。采用混入法生产农药肥料时,所需的设备少、成本低,但在连续生产时,肥料设备和农药设备混杂在一起,难于管理。因此,该法多数采用间歇式生产。

(2)包覆法 包覆法所用的肥料产品与农药肥料厂分开,无肥料设备折旧费,但多数需加入添加剂。因包覆法实施方便,故多数采用此法生产农药肥料。

(3)浸透法浸透法是先将农药溶解到高沸点溶剂中,而后再浸透到颗粒肥料里,并通过回收溶剂得到产品。因农药和溶剂用量有限,而浸透到肥料里的浸透量更少,且溶剂回收成本高,故浸透法应用范围较小。

药肥常用知识讲解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龙吞四海

    龙吞四海

    对于药肥常用知识讲解非常有用学到了不少实用信息谢谢分享!

    2021-10-10 23:19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