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综合内容 > 烹出美味致富路:粤菜师傅的烹饪技艺和创业经验

烹出美味致富路:粤菜师傅的烹饪技艺和创业经验

农信网 2020-03-02 04:25:01 综合内容 214

烹出美味致富路:粤菜师傅的烹饪技艺和创业经验

粤菜师傅烹出美味致富路”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粤菜师傅的故事,《粤菜师傅烹出美味致富路》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展现了他们在烹饪美食的过程中,不仅传承了中华美食文化,更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粤菜师傅们经过多年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掌握了传统粤菜的精髓,同时融合了现代烹饪技术和时尚元素,为食客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他们用心烹饪,呈现出食材的原汁原味,令人垂涎欲滴。通过他们的努力,许多粤菜师傅已经成为了商业成功的创业者,拥有了自己的餐厅品牌,并在美食界享有盛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执着的追求和不断的创新,就能够在美食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烹出美味致富路。

豉油皇蒸鱼、白切鸡、凉拌猪肚……7月9日中午,在云南怒江州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巴尼小镇的四海缘餐厅里,李秀春为游客们上了一桌丰盛的午餐。

李秀春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35岁的她做过女工、开过五金店,但都未能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一年多前,她从珠海学习粤菜手艺后回家乡创业,清淡鲜美的粤菜在巴尼小镇受到游客欢迎,“现在年收入有6万多元,一家四口的生活越过越好了”。

在珠海,类似李秀春这样的学员还有很多。近年来,珠海依托“粤菜师傅”工程开展精准帮扶、省际技能扶贫行动,目前已帮助5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技能就业,帮助120余名贫困人员实现技能脱贫。同时,将“粤菜师傅”列为珠海十大重点培训项目,带动近8000人实现就业创业。

江海情深“粤菜师傅”成大山里的“金钥匙”

七月一到,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巴尼小镇游客逐渐多起来,李秀春的餐厅人气很旺。云南怒江当地菜品口味以“咸、辣、酸”为主,“很多游客喜欢清淡饮食,粤菜就很符合他们的口味。”李秀春说。

实际上,这并不是李秀春第一次创业。几年前,她还开过五金店、夜宵摊。“那时候没什么手艺,摊位生意不好就没有继续做下去。”一年多前,李秀春从当地人社部门得知,可以去珠海参加免费的“粤菜师傅”培训,她立即报了名。

“在珠海培训的一个多月里,我很快就学会了做粤菜。”李秀春学得很认真,“白切鸡三上三下过热水保证肉质鲜嫩”“广式蒸鱼最重要是做好腌制”等粤菜烹制的关键要领,她都烂熟于心。

回到怒江后,她重新燃起信心,决定在镇上再开一家菜馆,把自己最拿手的广式蒸鱼、白切鸡、杂鱼豆腐汤这些粤菜,做成店里的招牌菜。“很多游客都喜欢我做的菜。”李秀春说,店里生意越来越好,夫妻俩齐上阵,她还雇了3个员工在店里工作。

半个月前,珠海今年新一期的“粤菜师傅”之广式厨点培训(怒江)班再次开班。李秀春看到群里新学员的照片,由衷地感叹道:“真的感觉自己很幸运,‘粤菜师傅’培训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改变”。

为了让更多学员在短期内掌握粤菜本领,珠海市职业训练中心也一直在提升标准化培训水平。据了解,该中心与珠海市工贸技工学校合作开发粤菜一体化教学标准化课程,从菜品选择、操作流程、配料配比等方面均进行标准化研发,让培训学员可以快速掌握粤菜技能。据统计,自珠海开办首期“粤菜师傅”(怒江)培训班以来,截至目前,共开展八期培训,已帮助120余名怒江贫困劳动力实现技能脱贫。

以赛促学扎根珠海培养粤菜人才

与李秀春一样,拥有粤菜厨师经历十余年的王东海,也是“粤菜师傅”工程的受益人。

青瓜雕刻为舟、鱼肉切粒为米、撒上松子、芦笋点缀……一道名为《香埠鱼满仓》的创意粤菜,让王东海在珠海香洲举办的“香埠味道”粤菜师傅决赛中取得第一名,荣获“香洲工匠”荣誉称号,并获得人才奖励5万元和配套服务。

在去年比赛同期,王东海在珠海开了一家名为“吃煮常乐”的餐厅。获评大赛第一名后,越来越多的市民慕名而来品尝餐厅的菜品:皮脆肉嫩的白切鸡饭常常卖到脱销,秘制烧腊、牛腩饭、脆皮烧鸭经典粤菜,经常让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排队爆满。

珠海通过举办各类粤菜师傅技能大赛,为粤菜师傅提供展示平台,也让他们站在了万千食客注视的聚光灯下。“以粤菜手艺获得人才称号,真的很有成就感。”王东海说,“香洲工匠”人才还能享受子女优先就读公立学校的优待,“这更加让我坚定了留在珠海、钻研粤菜的信念”。

凭借精湛的厨艺,王东海也受邀到各技能培训平台传授粤菜烹饪经验。今年,他让精心培养出来的两名厨师管理小店,自己去海鲜酒楼担任行政总厨,带领厨师团队专注粤菜的创新和研发。“以前做粤菜是工作,现在做粤菜是责任。”王东海说,希望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努力成为粤菜大师,让更多人认识粤菜、爱上粤菜。

随着粤菜师傅人才的重视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王东海们学习粤菜、传承粤菜。近两年来,珠海依托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训平台集聚粤菜师傅人才资源,将“粤菜师傅”列为珠海十大重点培训项目,截至目前,珠海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3200人次,带动近8000人实现就业创业。

乡村振兴在非遗传承中探寻粤味经典

“珠姐,来两盒豆沙馅艾糍。”上午采叶制料、中午出炉成品,每到下午,珠海金湾区三灶镇金茶花巧姐美食合作社的生意都很好,附近村民路过都会买些新鲜制作的茶果,作为餐桌上的甜点。

软嫩滑爽的糯米糍、皮薄馅厚的艾糍、咸香可口的萝卜糕……茶果,是广东一带的传统民间小吃,也是粤菜系糕点的一种。在金湾三灶镇,一种名为定家湾茶果的粤式糕点,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被纳入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如珠就是这项手艺的非遗传承人。茶果制作的过程依靠纯手工:上山采叶榨汁作为馅皮的原材料,再调制各类馅料将其制作成精美的糕点。从小耳濡目染,制作茶果点心近30年的她,去年开启了茶果制作的新思路。

去年,珠海推动“粤菜师傅”工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组织一批专业的粤菜师傅下乡送技能、做培训。“跟老师们学习以后,茶果制作的用料配比更精准了,茶果的花样也更多了。”吴如珠说,向专业的粤菜师傅取经后,她们计划改变手把手培训教授的方式。

结合粤菜大师们教授的茶点烹制知识,吴如珠和团队计划将定家湾茶果制作流程,按标准化流程编制成书,让更多人通过更便捷、快速、准确的方式,学会这道美味的粤菜经典。

今年,在珠海开展“粤菜师傅”乡村工匠的评价中,吴如珠还获评为金湾区“乡村工匠”,并获得5000元奖励,旨在鼓励一批珠海乡村工匠,以粤菜人才力量推动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旅游日益旺盛,一批定家湾茶果美食陆续在旅游点心中出现。“我还会继续做好这件事,让更多人了解粤菜文化。”吴如珠说。

南方日报记者 黄鹤林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都是戏子,何必入戏太深

    都是戏子,何必入戏太深

    @Mentos゛我超爱吃粤菜希望有天能学习到粤菜师傅烹饪技艺实现自己创业梦想!

    2022-03-25 08:34

  • Mentos゛

    Mentos゛

    太棒了!学习粤菜烹饪技艺和创业经验或许也能成为我致富路呢。

    2021-03-13 18:2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