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浅谈猪瘟的防控问题

浅谈猪瘟的防控问题

农信网 2019-12-25 06:39:57 养猪 971

浅谈猪瘟的防控问题

许多临床实践证实,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综合征的罪魁祸首,但不是唯一病原。如果猪场的猪瘟免疫和综合防控措施做得好,即使发生了疫情,其死亡率和发病率也都会很低,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所以,猪瘟仍然是危害养猪业的最严重的疫病。

一、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

1.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

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2.先天性感染猪瘟病毒的仔猪产生免疫耐受

妊娠母猪感染猪瘟后,可经胎盘将猪瘟病毒传染给胎儿,使其所产下的仔猪发生先天性感染,出现免疫耐受,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不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这种猪终生带毒,长期向外排毒。如果作为后备种猪进行培育,则会形成新的带毒种猪群,形成新的恶性循环。

3.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造成免疫抑制

临床上常见猪瘟与蓝耳病或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等混合感染,现在继发感染最严重的细菌病是猪副嗜血杆菌病,主要是慢性心包炎导致猪只的死亡,此外还继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巴氏杆菌出现了新的血清型,所引发的猪肺疫比较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弓形虫、附红细胞体和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疾病都能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

4.猪瘟病毒毒力不断增强,典型猪瘟有抬头趋势

当前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毒株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毒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致使典型猪瘟有所抬头,死亡率高。

5.免疫猪群发生猪瘟越来越多见

有些规模化猪场发现,免疫猪群产下的仔猪发生猪瘟。其主要原因是,当母猪免疫水平低下时,感染强毒能引起亚临床感染,并可垂直感染仔猪,由于免疫耐受,用猪瘟弱毒疫苗给带毒仔猪进行免疫接种不会产生免疫效果,这是导致免疫猪群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疫苗免疫剂量不足,致使免疫抗体达不到保护水平,也是原因之一。

6.猪瘟疫苗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优秀的猪瘟疫苗,其作用应当肯定。但是,高密度的长期反复接种猪瘟弱毒疫苗,猪只不断地受到剌激,易导致免疫麻痹,在这种情况下,疫苗弱毒会不断地通过机体,在猪场内反复循环,引起病毒毒力逐渐返强。

妊娠母猪最好不要打猪瘟苗,虽然毒株对母体和胎儿都没有影响,但是病毒通过母体一代代的传下去,病毒可以返祖,毒力可以增强,长期下去,就会存在隐患。

超前免疫可以解决仔猪慢性猪瘟的问题,但是也不可以长期使用,在解决慢性猪瘟的问题以后,就应改为常规免疫。长期采用超前免疫也可导致仔猪产生免疫耐受,当对其进行二免的时候,仔猪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也会大大的降低。仔猪母源抗体下降得快,而免疫抗体上升得慢,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7.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病毒(BVDV)

BVDV近年来在猪群中的感染率逐年升高,引起发病猪只在临床上出现与猪瘟十分相似的症状,往往被误诊为猪瘟,并且BVDV能够抑制猪瘟疫苗的效果。

对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出现的问题与猪只接种被BVDV污染的猪瘟弱毒细胞苗有关,甚至在猪瘟脾淋苗中也检出了BVDV。在脾淋苗中检测出BVDV可能有两个可能:一是疫苗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所造成;二是造假,将猪瘟牛睾丸细胞苗掺到猪瘟脾淋苗中进行出售。

二、猪瘟的防控措施

1.慎重引种。严格检疫

据报道,有50%的猪场发生猪瘟都是由于引种不慎而引起。

2.加强疫病监测,严格控制种猪

造成一个猪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总祸根是带毒的生产母猪。可每季度检测l次猪瘟免疫抗体,每半年监测1次猪瘟病毒抗原,检出阳性猪,立即淘汰,结合其他综合防控措施净化猪场。

3.实行“全进全出”的隔离饲养制度

4.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5.免疫预防

(1)猪瘟的免疫接种

①猪瘟兔化弱毒脾淋组织疫苗:脾淋苗可用于猪瘟的加强免疫与紧急预防接种,效果优良。小猪每次肌注1头份,大猪肌注2头份,4d产生免疫力,保护期为l8个月。有的小猪打过脾淋苗会出现过敏反应等问题,原因主要是生产厂家的粗制滥造,而并非是脾淋苗本身的问题。而乳兔组织苗对仔猪首免的效果较好,并且比较安全。

②猪瘟兔化弱毒细胞疫苗:通常是采用兔化弱毒C株接种牛睾丸细胞生产,存在BVDV污染的问题。现在新研究的是猪睾丸细胞生产的细胞苗,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更好。

③推荐的免疫程序如下。

仔猪:可选在25—30日龄进行首免,每头肌注细胞苗4ml;60一65日龄进行二免,每头肌注脾淋苗2ml。

后备种猪:购入后观察3d立即补注疫苗1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配种前10d加强免疫l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

生产母猪:产后10d免疫l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l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头份。

(2)做好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接种

免疫抑制性疾病能损害猪体的免疫系统,干扰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在防控猪瘟时也要同时把免疫抑制性疾病控制好。

对于种猪群来说,只要把伪狂犬、猪瘟、口蹄疫、乙型脑炎(1次/年)、细小病毒苗(打3次则终生免疫,无需再接种)这5种疫苗免疫好即可,避免接种过多的疫苗造成免疫麻痹,蓝耳苗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接种,并要防止对猪瘟疫苗的干扰。

6。药物预防

除猪瘟以外,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可以通过饮水或饲料加药来预防的。通常使用的药物有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干扰素、板蓝根、溶菌酶、黄芪多糖等,通过使用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提高抵抗力的药物来抑制病毒和细菌,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机能,能有效预防控制病毒病及其继发的细菌感染。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钦宜

    钦宜

    猪瘟防控关乎整个养猪产业的稳定发展,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监管和宣传,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2021-01-27 08:07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