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蔬菜种植技术 > 番茄种植技术 > 番茄常见病害多识别症状防治好

番茄常见病害多识别症状防治好

农信网 2019-07-02 21:28:40 番茄种植技术 116

番茄在栽种过程中易发各类病害,常见的病害有早晚疫病、脐腐病、筋腐病等。为减轻各类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生产中要对不同种类的病害进行有效识别,根据症状确定番茄是否发病及其病害的类型,进而及时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近日,农科110特别邀请到了阳曲县蔬菜办研究员温变英就夏秋季番茄常见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进行了详细讲解。

记者:温老师您好,番茄疫病分为早疫病和晚疫病两大类,是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请温老师分别对这两种病害的发生症状及防治做个介绍。

温变英(以下简称温):(1)晚疫病。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幼苗染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霉层。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形成暗绿色水浸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迅速腐烂。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利于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均易于该病发生。病菌经气流、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该病为多次重复浸染的流行性病害。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中蔬4号、5号、强丰、佳粉、中杂4号等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肥水管理,晴天浇水并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浇灌后适时通风,施足底肥,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中心病株。②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良好。喷雾施药:可选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粉尘施药:可选用5%霜脲锰锌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每次1千克,于傍晚棚室封棚前施药,过夜即可。7~8天一次,连续3~4次。烟雾施药: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667平方米,傍晚施药,封闭棚室。灌根施药: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株灌药液300克左右即可。

(2)早疫病。该病为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病害严重时可减产30%~50%,甚至绝收。此外,还能危害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叶片发病初生水浸状暗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达1~3厘米,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黑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有时破裂,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茎杆发病,多在分枝处发生病斑,呈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有轮纹或不明显,严重时可造成断枝。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黑褐色,稍凹陷,具有同心轮纹的病斑,上面长有黑色霉状物。此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能从表皮直接穿透侵入。病菌侵入后,在适宜环境下,只需2~3天就可以形成病斑,并经3~4天可在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露滴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气温在20℃~25℃且遇连阴雨或高湿度环境时,病情迅速发展。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提倡与非茄果类蔬菜实行3~4年轮作。③加强管理,棚室番茄要在晴天上午灌水,灌后加强排湿。④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4次。棚室番茄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防治,每667平方米用药250克。

记者:番茄脐腐病在保护地和露地均有发生,但保护地重于露地,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果实黑斑、腐烂,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那么脐腐病有哪些危害症状,如何来防治呢?

温:青果最易发病。病斑发生在果实顶端脐部,即花器残余部位及其附近,故称脐腐病。病部初期呈水浸状暗绿色,发病部位的果肉组织崩溃收缩呈显著扁平状。受害果实的健全部位提前变红。病部在潮湿条件下,往往被腐生菌侵染,在病斑上产生墨绿色、黑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番茄的幼果和未成熟绿果容易发病,果实成熟后一般不发病。在多雨季节过后接着干旱,或前期灌水过多、后期不灌水,植株骤然遭受干旱的情况下常严重发病。番茄根系发育不良,或根部受伤,不能正常吸收水分,也易诱发脐腐病。如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或施肥过浓引起烧根,从而影响水分的正常吸收,发病常严重。砂质土壤或粘重土壤,会使土壤中水分变化过大,土壤碱性过重,影响根系吸水能力,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保证植株水分的均匀供应,特别在初夏温度急剧上升时,须注意掌握水分的供应,田间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②选择保肥水力强、土层深厚的砂壤土种番茄。对土壤过粘或含砂过多,应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等,改良土壤性状,增强其保肥水能力。③合理施肥。避免使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或施用肥料浓度过高,烧伤根系。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勿过多偏施氮肥。在番茄开始座果后30天内,适当增施钙素肥料,可用1%过磷酸钙、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进行根外追肥,从初花期开始喷1次,隔15天再喷1次,能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记者:番茄筋腐病是一种危害果实的生理性病害,此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是什么?

温:番茄筋腐病的主要症状是果实着色不匀,横切后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发病较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外形虽没有变化,但维管束变褐部位不转红。发病较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呈黑褐色,病果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果实表面呈明显的红绿不均,严重时发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变硬。除轻微发病的果实外,均无商品价值。发病植株的茎、叶没有明显症状。番茄筋腐病的发病时期,由于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所差别。越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二、第三穗果大量发生,冬春栽培的番茄多在第一、第二穗果大量发生。病果在转红期暴露病症。此病主要是日照不足、低温、多肥、过湿、缺钾、地下水位高、土壤板结等因素造成的。

防治方法:①注意轮作换茬。大棚栽培作物种类较少,轮作换茬比较困难,对于轮作换茬一般也不重视。重发病大棚实行轮作换茬尤为必要,以利于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状态。②提高管理水平。保护地蕃茄栽培,要避免光照不足、多肥、土壤供氧不足等现象。要注意改善光照条件,增加保护地覆盖材料的透光率。③幼苗定植不要过密和生长不要过于繁茂,冬春茬栽培苗龄不小于60天。④适量施用化肥,氮、磷、钾肥配合适当,避免偏施氮肥,尤其注意不要过量施用氨态氮肥。增施钾肥,多施用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排水能力和通透性。⑤适当灌水,一次不要灌水过多,保持土壤适宜湿度。雨后注意排水。果实坐果后,15~2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复合微肥,连施2~3次。增施光碳核肥,最大限度提高光合作用。

记者:番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危害番茄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容易发生在果实的转色期,果实产生裂痕后,使果实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此病如何进行防治呢?

温:番茄裂果主要症状有两种,在果蒂附近发生放射状的裂痕,为放射性裂果;在果肩部出现同心状的龟裂,为同心状裂果。实际种植中很多裂果是由两种裂果现象同时出现的混合型裂果。从栽培类型来说,夏天露地栽培的番茄和秋季塑料薄膜温室栽培的番茄裂果发生较多,高温干燥时期也易发生。

防治方法:①预防裂果的方法,主要是防止果实的老化,以及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水分含量的急剧增加。避免雨水与果面的直接接触也是很重要的。②果皮的老化是由日光直射果皮引起的。番茄坐果后的叶片可对果实起到遮荫保护的作用。如果阳光很强,也可在花序上用报纸做成纸筒套在花序上。在果实的上方如能有大的叶片把果实遮住,防病效果较好。在摘心栽培中,对一些上部果实和叶片较小的品种要多加注意,及时采取防止裂果的措施。③土壤中钙和硼含量少也易引起果皮的老化。应充分供应钙肥和钾肥,并使植株很好吸收。④在干燥情况下,钙的吸收变差,在多肥多钾的情况下,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要注意土壤深耕并施上适当数量的基肥,使根能充分地生长,很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另外,要注意经济灌水,避免干旱后下雨造成土壤中水分的急剧增加。加强土壤管理,使根能向深部扩伸。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牛三少

    牛三少

    番茄作为种常见蔬菜作物病害确实是需要重视和防治多谢分享这些识别症状和防治方法。

    2021-02-07 10:13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