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科学养猪(猪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科学养猪(猪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农信网 2018-12-05 00:42:53 养猪 556

科学养猪(猪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一、猪传染病防疫术语

1.动物检疫(animalquarantine)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的是否感染特定疫病或是否有传播这些疫病危险的检查以及检查定性后的处理。

2.口岸检疫(portquarantineinspecltion)在口岸对出入国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可疑染疫的运输工具等进行的检疫和检疫处理。

3.进境检疫(entryquarantine)对从国外输入境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可疑染疫的运输工具等进行的检疫和检疫后处理。

4.出境检疫(exitquarantine)对从我国口岸输出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非本国物品进行的检疫。

5.产地检疫(quarantineinoriginarea)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地区(如县境内)进行的检疫。

6.检疫场所(quarantineestablishment)对动物实施检疫(特别是进出口检疫)的建筑物或专用场地,在这里要求被检动物处于与其他动物无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完全隔离软态,接受不同期限的观察和各种检验,以使检疫当局、官方兽医能够VP行的动物无特定疾病。

7.疫区(epidemicarea)疫病暴发或流行所波及的区域。

8.疫点(epidemicspot)发生疫病的自然单位(圈、舍、场、村),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疫振地。

9.受威胁区(riskarea)与疫区相邻并有疫区疫病传人危险的地区。

10.患病动物(siskanimal)表现某种疾病临床症状的动物。

11.疑似感染动物(suspiciousinfectedanimal)与患疫病的动物处于同一传染环境中且有感染该疫病可能的易感动物,如与患病动物同舍饲养、同车运输或位于患病动物临近下风的易感动物。

12.假定健康动物(supposedhealthyanimal)发病动物的大群体中除患病或可疑感染动物以外的动物。对这些动物要采取隔离、紧急预防、观察和诊断等措施,直至确认为健康动物并经必要安全处理后,方能与健康动物混群。

13.免疫监侧(immunesurveillance)普检或抽检动物群体的抗体水平,以监控群体的免疫状态,为实施计划免疫和加强免疫提供依据。

14.隔离(isolation)将疫病感染动物、疑似感染动物和病原携带动物,与健康动物在同空间上间隔开,并采取必要措施切断传染途径,以杜绝疫病继续扩散。

15.封锁(block)某一疫病暴发后,为切断传染途径,禁止人、动物、车辆或其他可能携带病原体动物在疫区与疫区周围出入。

16.无害化处理(bio-safetydisposal)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破坏毒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

17.扑杀(stampout)将感染某疫病的动物(有时包括可疑感染动物)全部杀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

18.销毁(destroy)将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或附属物进行焚烧、化制等无害处理,以彻底消灭它们所携带的病原体。

19.控制(control)采取措施,使疫病不再继续蔓延和发展。

20.净化(cleaning)对某病发病地区采取—系列措施,达到消灭和清除传染源的目标。

21.扑灭(elimination)在一定区域内采取紧急措施以迅速消灭某一疫病。

二、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有效的防疫措施,是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特性而确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流行病学特性包括病原因素、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种因素对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所引起传染病的作用是不同的。内源性感染是在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宿主体内常在的病原体大量繁殖而发病的感染类型。而宿主的防御机能义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凶此,对内源性感染所致的传染病,主要采取改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等防疫措施。外源性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原则上对上述三因素之一采取彻底有效的措施,即可达到预防或扑灭的目的,但多数情况下很难做到或不现实,因而有必要对病原因素、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时采取可行的综合性对策。

有些传染病不易区别内源性或外源性感染,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如猪支原体肺炎常由致病性猪肺炎支原体和其他常在性支原体或细菌类混合感染形成,当饲养环境恶劣、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病原体在体内大量增殖,导致病情加重。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清除猪肺炎支原体,常用的措施是接种疫苗、改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使用抗生素等。国苗、改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使用抗生素等。国际上正在推行的彻底消灭本病的措施是,在严格封闭条件下饲养无肺炎支原体的SPF猪。

另一方面,驱除传播病原体的动物,如蝇、蚁和鼠类等,也是很重要的防疫措施。以节肢动物为媒介的传染病,随着传播媒介的数量减少而降低发病率。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畜群采取综合性措施,具体分为兽医卫生措施和医疗措施。清除病原体和防止病原体侵入的卫生措施包括清毒、隔离和扑杀等,医疗措施有免疫接种和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一)对传染源的措施

对传染源的措施是传染病发生时首当其冲的技术,,关键技术是消火和控制传染源。

对患畜、可疑患畜及病原携带者采取扑杀、深埋或焚烧处理;对以慢性病原携带者为主的传染源,如结核病动物和布氏杆菌病动物,主要采取定期检疫,阳性动物进行扑杀或送隔离区酌情处理。1.消毒对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进行消毒,达到杀死病原体为标准,是传染病防疫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根据消毒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作业服、长靴及车辆的消毒:出入畜舍必须更换已消毒的作业服和长靴;畜牧和兽医工作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次氯酸钠或洗必泰等消毒药,随时进行消毒;畜舍出人口须设消毒池并及时更换有效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石炭酸和来苏儿等,以防车辆和外来人员的鞋携带病原体。畜舍的清扫和消毒:用机械或人:r清除舍内粪尿,以高压泵充分冲洗畜舍地面、天棚和墙壁后,用漂白粉液、次氯酸钠、来苏儿和石炭酸等消毒液,按2L/rr12量计算,彻底进行喷雾消毒,或者使用甲醛蒸汽消毒畜舍。必要时对产房育仔间的水泥地面、金属栏栅网格等进行火焰消毒。动物体的喷雾消毒:用洗必泰、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喷雾动物体和畜舍空气,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使用消毒药时,应考虑影响消毒效果的一些因素,如消毒液中有机物含量高、有效浓度低、直射光线等均会降低消毒效果。消毒池中的消毒液至少在l周内更换l—2次,同时防止雨水流入,避免直射光照射。

2.扑灭计划在特定地域内扑灭特定传染病,必须做到彻底清除传染源,并切断从外地传人这种传染病的一切传播途径。扑灭某种传染病的计划,应由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组织和实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充分掌握所列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性,并能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②从家畜卫生学或公共卫生学意义上有必要扑灭的传染病,或扑火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远大于扑灭经费;③具备可靠的诊断方法和实施体制;④健全可操作的限制家畜流动和扑杀患畜等强制性法规和补偿制度;⑤加强对畜主等有关人员的教育,以便理解和协助扑灭措施。

(二)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传播途径是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之一,是传染病在猪群中流行蔓延的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必须切断传播途径,是消灭和控制传染病关键技木之一。

在一个国家,为防止从国外传人某种传染病,要加强国境检疫和口岸检疫,有疫情时禁止进口动物及其产品。在养殖场,要做到对引进的家畜隔离检疫,检出畜群中的病原携带者,限制外来人员出人,进入场内的物品要进行消毒等。在放牧场地,要经常巡视栅栏,防止野生动物和其他家畜进人场。如果有条件,在放牧场设间隔2m以上的双重栅栏,以避免栅栏内栏,以避免栅栏内外动物的接触,提高隔离效果。切实有效地控制传播途径的办法,有封闭式饲养和培育SPF动物。

1.封闭式饲养发生外源性传染的主要原因是引进病原携带者,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难以从引进家畜中检出带菌(毒)者,因此尽可能不从外地引进家畜。采取封闭式饲养管理,是加强群体防疫的有效措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岛国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在严格控制进口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条件下,保持封闭的饲养系统。

养猪场,多数是采取白繁自养的饲养模式,即繁殖母猪生产的什猫仕物网胃肥。这种封闭的饲即繁殖母猪生产的仔猪在场内育肥。这种封闭的饲养方式对生产带来的困难是育种问题,也就是如何确保引进的种畜安全可靠。为了扩大优良的遗传性状,养殖场采取繁殖塔式的饲养模式,即分别饲养祖代和原种,将原种扩大繁殖后再提供给一般的养殖场。如果年产150万头肥猪,就需要500乒篡膨和6000头原种猪。若祖代和原种猪场发生传染病,则生产猪场很可能全场发生该传染病。因此,对祖代猪场和原种猪场需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疫措施,避免生产猪场的猪逆向移动到种猪场,保证以种猪和商品猪为一体的完整封闭系统。另外,人是携带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因此这种封闭系统必须健全人员出入的规章制度,加强消毒、更衣等措施。

2.培育SPF动物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和猪痢疾等,均为难以净化和预防的传染病,彻底净化这些传染病的唯一途径是培育SPF猪。

(三)对易感猪群的措施

易感猪是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之一,消除猪群的易感性,是消灭和控制传染病关键技术之一。主要技术措施是免疫接种,来增强易感猪群的免疫水平。即通过免疫接种,增强畜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使易感猪转化为不易感猪。其次是抗病育种和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抗病育种虽然是发展方向,但尚未应用于生产。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幼畜的细菌性传染病,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但是,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出现和药物残留,已成为公共卫生学的一大难题。为此,许多人致力于开发免疫增强剂和免疫调节剂,以替代抗生素添加剂。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招商小二|▍佛尘

    招商小二|▍佛尘

    希望能多推出一些类似的科普文章,对养猪行业有很大帮助哦!

    2022-03-08 04:03

  • 爱你—辈子

    爱你—辈子

    这篇文章内容很丰富,对于我这种新手养猪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啊!

    2021-02-04 18:56

  • 主角不再是我i

    主角不再是我i

    这个话题太实用了,养猪的朋友们必须要重视猪传染病的防疫工作!

    2020-01-05 09:4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