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防治仔猪拉稀的五点误区(2)

防治仔猪拉稀的五点误区(2)

农信网 2018-11-27 10:02:36 畜牧养殖 538

防治仔猪拉稀的五点误区(2)

误区三:水肿病是由喂配合饲料而引起

笔者在下乡时候同养殖户谈起仔猪水肿病时。一些仔猪发生过水肿病的养猪户曾错误地理解水肿病是由喂配合饲料而引起,他们说:不喂配合饲料的仔猪都没发生过水肿病。但他们在选择饲料时候却还是很注重蛋白质的含量,他们认为选择含蛋白质比较高的饲料仔猪长得快。

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后数日龄,四月龄仔猪也有发生。常常是比较健康的仔猪发病率高,发病后死亡率也很高。正常情况下是仔猪刚刚断奶时候采食量并不是很高.大约断奶7~20天,仔猪采食量会快速上升,这时候养殖户往往认为是好事,会很高兴.殊不知,这时候已经为水肿病的暴发创造了条件。他们任由仔猪自由采食,结果发生水肿病的仔猪都是食欲比较好,长得比较健康的。由于仔猪食欲比较好,采食饲料量超过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粪便里还剩下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到大肠后,使大肠里本来平衡的大肠杆菌群由于得到良好的营养而快速繁殖,这样体内菌群紊乱,大量繁殖的大肠杆菌产生大量的毒素,毒素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当毒素到达脑部时就表现出急性水肿病,仔猪会很快死亡。

为了减少水肿病的发生,应该注意减少仔猪的应激,如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管理,防止突然换料和改变饲养方法.换料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尽早补料,少喂蛋白含量高的饲料,多喂青绿多汁、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在天气突变时,仔猪因皮下脂肪层薄、体温调节能力差而无法适应,会引起胃肠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泻,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除此之外还应该给仔猪适时断奶。受养猪高利润的影响,农户和养猪场都在缩短断奶日龄,断奶日龄越来越小,一些规模化猪场断奶日龄提前到21日龄,由于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不够规范,加上应激较大,仔猪过早断奶,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的现象比较严重。断奶越早,水肿病发病率越高。在农村。仔猪配合料大多以玉米、豆粕为主。不适于仔猪的早期消化,所以说断奶时间以35~40日龄为宜。断奶工作应在3~5天内逐渐进行,做到少给勤添.控制刚断奶仔猪因饥饿而暴食和好强仔猪的抢食暴食行为。

误区四:消毒可有可无

一些农户认为消毒不能直接见到效果,消毒不同于治疗性药物,有时不消毒也不生病,也有时消了毒猪也照样生病,如果没发生疫病可以不进行消毒。但实际情况是即使没有疫病发生,外界环境也存在传染源,也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和其他生物等途径,入侵易感猪。引起疫病发生。所以说没发生疫情时候也应该严格按规程消毒。

消毒时候必须做到定时、到位、彻底、规范,同时结合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才能做到猪不得病或少得病。一只下痢生病的仔猪,很容易由操作人员的手、靴子或注射针头将病原菌传染给健康的仔猪。因此凡是使用过的器材设备。一定要经过适当的清洗和消毒,才能再做下一次魄使用。操作时要先处理健康的仔猪再处理下痢的仔猪。同时还应该注意分娩床的清洗和消毒,分娩床常是病原残留滋生的地方,特别是前一次使用时仔猪有下痢的情形发生时,在下一批母猪进入分娩舍前,必须更加做好清洁和消毒的工作,否则仔猪下痢的困扰将永远持续不断的发生。仔猪吃奶前,先用温水擦洗母猪乳房区,再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的腹部和奶头消毒好,防止病从口入。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可消除带菌猪,彻底消毒圈舍,净化养殖环境,有利于预防仔猪下痢病的发生。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逗逼我有药@

    逗逼我有药@

    这篇文章真是太及时了,希望能帮助更多养猪户避免误区,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

    2020-04-11 09:0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