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养猪场设计原则及设计思路

养猪场设计原则及设计思路

农信网 2018-07-10 09:10:58 畜牧养殖 370

养猪场设计原则及设计思路

一、猪场设计原则

1、猪场选址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

2、猪场规划时,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

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

4、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

5、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只的生活。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

6、本设计方案本着勤俭节约、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猪舍,囿于条件限制,产房适当放宽。配种舍与妊娠舍合用一幢猪舍.一、 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20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19.8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8天左右(24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1256头

基础母猪:124头,其中空怀9头、妊娠90头、哺乳25头。

公猪:6头

后备母猪:12头

后备公猪:2头

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90%

二、 生产工艺程序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配种妊娠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6头,保证每周能有5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待产前转入产房。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4周,仔猪平均4周断奶。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培育阶段。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培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育仔舍5周。

中猪饲养阶段。9周龄仔猪由育仔舍转入到中猪舍饲养7周(16周龄)预计体重可达50公斤左右。大猪饲养阶段。将50公斤左右的猪群转入大猪舍饲养至24周龄,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一般每周可出栏60头猪左右。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山水晴浪

    山水晴浪

    养猪场设计原则及设计思路,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相关的分享和讨论。

    2020-06-24 17:03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