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蔬菜种植技术 > 番茄种植技术 > 番茄斑疹病的发生与防治

番茄斑疹病的发生与防治

农信网 2017-09-16 17:55:26 番茄种植技术 672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斑点病,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

为害特点: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为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叶片感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毫米,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秆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秆变黑。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发生规律: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幼苗发病后传入大田,并通过浇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以致造成流行;在田间只要*初有10%的植株发病,就可传染到整个地块。在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权、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

2.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或用0.6%醋酸溶液浸种24小时,或用1.05%次氯酸钠浸种20~40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掉药液,稍晾干后再催芽。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600倍液、20%噻菌灵(龙可菌)悬浮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连喷3~4次。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我的黑夜比白天多

    我的黑夜比白天多

    对于番茄斑疹病预防真很重要要注意通风和排水及喷洒杀菌剂希望农民们能够注意防治工作。

    2021-01-07 01:07

  • 602909184

    602909184

    这篇文章很有帮助我前对番茄斑疹病还不是很了解了以受益匪浅谢谢作者。

    2019-05-13 21:31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