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害虫图谱 > 鳞翅目害虫 > 谷蠹(长蠹科)

谷蠹(长蠹科)

农信网 2017-04-27 16:46:10 鳞翅目害虫 292

谷蠹图片,谷蠹长怎么样?谷蠹怎么防治,谷蠹用什么药最有效?谷蠹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谷蠹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谷蠹(长蠹科)

一、中文名称:谷蠹

二、别名:硬谷虫、米长蠹

三、学名:Rhizoperthadominica

四、分部地区: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

五、危害作物:禾谷类、粉类、谷类、干果、中药材及竹木器材等均能危害,以稻谷、小麦、面粉最严重。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它为害禾谷类、豆类、粉类、干果、块茎和根茎类、蔬菜类等,其中以稻谷、小麦及粉类被害最烈。为害粮粒能蛀食内部成空壳,还能侵蚀木材,蛀害粮仓木板。其耐干、耐热能力强,大量繁殖时,常引起储粮发热,达 37~38℃。成虫身上有臭腺分泌臭液,当大量感染时,能使被害物发生霉臭气,粉类被害严重时常结成块状,色污昧臭不能食用。

谷蠹(长蠹科)

八、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2.3~3mm,细长圆筒形,长为宽的3倍,深赤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头部大,被前胸背板掩盖。触角锤形,暗褐色。前胸背板前方狭小,后方略大,中央隆起。鞘翅具数条纵列小刻点,并着生稀疏黄色毛,10多条足粗短。

2、幼虫体略弯曲,乳白色。头部小,褐色。3对胸足细小,气孔小,环形。

谷蠹(长蠹科)

九、发生规律:

1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一般在发热粮中。若粮温降低则向粮堆下层转移或蛀入仓底和四周木板内越冬。越冬成虫约在翌年4月间开始活动交配产卵至7月间变成第一代成虫,8~9二代成虫出现,此时为害严重,尤以9月份为甚。成虫寿命长达1年,一生产卵量随温度和粮食含水量的不同而异,卵多产于粉屑中或谷类表面,卵的孵化率高,一般能达100%。谷蠹耐干燥,在含水量只有8~l0%的粮粒内能正常发育,同时抗热力高达38℃以上才停止发育,粮温高达39℃时 ,不论季节,成虫一般在离地2尺以内为害,当粮温降低时,成虫渐向粮堆中央移动,平时多集中在粮食发热高温处为害。

谷蠹(长蠹科)

十、防治方法:

1、切断害虫的传播途径,使粮食不致受感染 (采取粮食清洁卫生,空仓消毒,粮堆上层覆盖等方法以限制其传播 ),在存放粮食前对仓库、及周 围的沟渠、水道,彻底进行大扫除,并结台消毒工作消灭越冬场所。仓库消毒最好采用全面喷雾,然后把整个仓房密闭起来.效果更为显著。一般选用敌敌畏等注意分开保管粮食,即有虫粮与无虫粮、新粮与陈粮、干粮与湿粮、成品粮与原粮均应分别隔离贮藏。

2、采取降低粮食水分和温度,消除杂质或密闭充氮绝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改变粮堆气体成分的方法,来控制谷蠹的生长环境。一般采用日光曝晒原粮,再结台过筛的方法。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采用曝晒趁热入仓密闭保管小麦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在小麦收获后,当其休,眠期未渡过之前进行。这样非但不影响其发芽率,反而可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制粉后工艺品质的改善。 

3,利用谷蠹的生活习性进行引诱集中消灭。利用谷蠹向上爬的群集习性,用裂缝、孔隙很多的术棒插在粮堆高峰,预先拨成1尺多高的堆峰1引诱害虫,群集顶峰,最后集中歼灭,也可用食物诱集。选用谷蠹喜吃的食料,如甘薯丝炒干后略拌和点红糖或者炒米糠,放一小撮在粮食堆高峰处,诱集后用过筛法进行分离和处理。

4、利用熏蒸剂在粮仓内挥发出来的有毒气体,使害虫吸入而死亡。熏蒸时必须注意粮仓密闭,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选用不同药剂,谷蠹一般选用磷化铝、马拉硫磷、敌敌畏等。用药量:磷化铝,每立方米2.5~5片,时间一般为3~7天,应用磷化铝熏蒸操作较简便,只要根据粮堆体积划区分片,在顶层或四周设置施药点,将片剂或粉剂分散投入各施药点的盛器中加以密闭即可,但必须注意药物要用瓷盘或搪瓷盘散开放,每盘放250~500克,厚度在3厘米以下,以免分解出的磷化氢气体不能及时扩散造成着火或爆鸣。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谷蠹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心卓俄仙

    心卓俄仙

    希望能多了解些关于谷蠹知识。

    2020-10-24 14:35

  • 紫色花雨

    紫色花雨

    这个话题很有趣我前对长蠹科了解不多谢谢分享!

    2019-01-25 15:41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